為什麼周冬雨演仙女宛如雞崽飛天?

周冬雨

如今圈兒里好似有個定律,只要劇播超過10集還是撲的一塌糊塗,那麼該劇主創成員一定會跑出來挽尊,感嘆感嘆曾經的良苦用心和好劇緣何蒙塵。

這回出來挽尊的是周冬雨許凱主演的那部新劇《千古玦塵》的製片,她轉了一篇為周冬雨劇中扮相平反的文章,並配文如下。

這句話,網友理解為「看似在為這部已撲的劇叫屈,實則在埋怨觀眾的審美跳入的固定的套路和公式,沒有給予國產劇更多的寬容。」所以在被發出的同時也受到了更猛烈的攻擊。

說起來,叔也是「被批評」的那伙人,因為在劇播之前我就聊過周冬雨與這部劇的不匹配感和在劇中突然五官亂飛的問題,點這裡回看。

時至今日劇播已到20集,作為一個美學博主,我想不去跟大家探討該劇在影視層面的建樹如何如何,但既然提到了「審美」層面,我要說,我對於這份「寬容審美」的觀點仍舊不敢苟同。

美可以是多元的,但不同風格的作品里也應有其最適合的美感,作品的其他方向重要,美,亦永遠不能被忽略。

尤其是在仙俠劇越來越虛浮簡化的今天,如果觀眾再對他們「寬容」,那未來,我們真的很難再從影視作品里看到真正符合大眾審美、有中國古典審美韻味的神仙臉了。

▲左至右:永樂宮《朝元圖》中某仙子,《西遊記》萬聖龍王之女,《千古玦塵》四大真神之首

神仙演不好,問題出在哪

首先要聲明,說周冬雨在《千古玦塵》與神仙臉有著極大差距,並不是說她不好看,或者是業務能力有問題。

相反,無論在《後來的我們》還是《少年的你》,周冬雨的靈氣都依舊存在,演技都依舊在線。

但這次,她挑了一個和自己顏面風格基調極其不適配的人物去演,那就是大錯特錯。

其實周冬雨本身是秀氣的中式長相,早期形象雖然偏淳樸老實,唇形小又偏厚,而且還是略腫眼泡的單眼皮。但好在她五官整體小巧,面部留白適中且乾淨,所以還多了一絲清純天真意味。

這時候因為她還沒開始往「鬼馬少女」方向上調整,原生底子的秀氣條件還能讓她在駕馭古裝角色的時候沒那麼費勁。(但古典歸古典,自身離「神仙」的硬體條件還是有很大距離)

她應該也知道走這條路的話八成殺不出來,所以在《宮鎖沉香》之後立刻轉變路數,那點在她身上占不了多大份額的古典韻味,也在調整里被取捨掉。

之後我們見到的周冬雨成了娛樂圈獨一份的靈氣少女,時尚屬性更強。

但注意,此刻她身上的靈氣更像是西方神話中的Fairy形象,是一種擁有翅膀且身材小巧的生物,這與中國神話里神的形象差距巨大。

歐洲神仙臉和中國神仙臉在顏面基調上就有根本不同。歐式的精靈設定里:皮膚白,個性開朗熱情,眼神狡黠靈動,時而天真可愛,時而調皮搗蛋,是萬物的朋友。

而中式神仙所達到的是至高神界,他們修鍊成仙,凌駕於三界之上,看透世間疾苦,所以逍遙自在、無牽無掛,所以莊嚴,有威儀。

用萬物之友式的歐洲精靈臉,去詮釋超脫塵世的中式神仙臉,結果就會變得,無論是長相本身還是行為都散發著濃濃違和感,不斷打破著觀眾對中式神仙臉的幻想。

▲見過神仙翻白眼嗎

▲在飛,勿擾

「神仙臉」的真正樣子

叔在查找資料的時候,看到有人對於神仙臉的既定印象產生質疑,他說「誰說神仙就要長得漂亮?就要成為我們以為的那種超凡脫俗的模樣?」

當然,誰都沒在天庭生活過,中式神仙未必不會有天真無邪,鬼馬精靈的樣子存在。

所謂「真相」無從考證,但我們至少可以從各種史料與文物壁畫中看到創造「神仙」辭彙的前人理解下的「天界」是什麼樣的,最貼近於我們文化底蘊的神仙樣貌該是什麼樣的。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叔認為,符合我們文化中的神仙臉,可以是天真無邪的,可以是靈動自然的,但永遠不能缺失那份端莊敦厚和寶相莊嚴。

何為寶相莊嚴?看佛像的樣貌和這種樣貌帶來的威懾力,非凶非怒,但足夠有力量。

而這種真正的文化底蘊,這種屬於中國文化獨有的神仙樣貌,已經在影視劇的「拋棄式」傳承中逐漸消失了。

在以《西遊記》為代表的第一代「天庭」里,無論是大仙小仙,都有明顯的、區別於凡人的莊嚴感。

從壁畫與文獻中我們能看到,神仙們的顏面上少有削腮和精細的眉眼,大多為方圓臉,有著寬闊的額頭和飽滿的大耳,整體呈端正大氣氣質,無論老少亦無悲無懼無媚態,神態自若。

這些特徵,在86版《西遊記》里幾乎都完美地呈現了出來。

這其中也有古靈精怪的調皮神仙。演員何晴在《西遊記》「四聖試禪心」一情節中飾演了靈吉菩薩化身的少女憐憐。這一幕足夠可愛,但仍舊是源自神仙形態的天真。

她還在電影版《紅樓夢》里飾演過太虛幻境之主警幻仙子的妹妹秦可卿。感覺一下第一代天庭里這種無論是顏面和神態上都做到滿分的端莊氣。

被改變的「神仙臉」

也許是覺得神仙的日子太過單調,2000年之後的二代天庭保留了一代的部分莊嚴感,又為神仙們額外添加了情愛和懵懂。

是的,神仙要開始大張旗鼓地談戀愛了。

所以在一代追求方正、端莊的審美基礎上,二代的仙女姐姐加了更多女兒姿態,神情里有了更多的媚態。舉例有《春光燦爛豬八戒》里,仙姿綽約的嫦娥。媚態體現在陳紅的柳葉眉和桃花眼上。

這種來自神仙的媚態與莊嚴產生的差值,會隨著時間推移變得越來越大。

看01年和05年兩版《寶蓮燈》里的三聖母長相能很明顯地看出這種區別。

▲01年更莊嚴,05年更有媚態

對了,05年仙界還誕生了一個巨大bug,那就是史上第一個「神仙集體談戀愛」的電視劇,《歡天喜地七仙女》問世了。

那時候國產劇忽然墮入了高飽和度色調。但在當時,就這樣的服化道都比現在的仙俠劇更能讓觀眾有代入感。

至少,你還能從她們身上看到凡人與仙人的差別。

而在當今,第三代天庭里,上神、天尊可以批發出現,台詞告訴我們,她們都是天下第一,蒼生之主。

可你卻無法從她們身上找到和凡人的區別,也無法再次總結出「神仙臉」的特徵。她們既不夠莊嚴,又不通情愛,你從她們臉上找不到屬於神仙獨有的共同點。甚至連能構出女兒姿態的珠釵和髮髻都被統統捨棄掉了。

這是凡間的大小姐還是天上的仙子,我認不得。

叔一直認為,「仙俠」由兩部分組成,「仙」與「俠」。

如今的仙俠劇愛用飽和度低的白、粉、藍、翠綠的長紗呈現出她們以為的一塵不染的神仙模樣。

用神仙與神仙幾十萬年的愛恨情仇和宮斗來呈現天庭的彈指一揮間。

《三生三世》里,素錦害白淺被挖了雙眼這件事,可以算是整部劇里的核心故事。

《香蜜》里,反派的黑化和涉及到蒼生的安全問題,也都是因為女主不懂情愛而產生的誤會。(神仙們整天沒事做研究談戀愛然後黑化)

天真、懵懂、為蒼生戰鬥,好像這就是她們努力呈現出的仙。但她們卻完全忘了仙的俠義。

仙,是天下蒼生的希望,是凡人瀕臨絕境時的情感寄託,他們不是以蒼生為借口戰鬥,而是為了拯救蒼生存在。

《春光燦爛豬八戒》里,深愛豬八戒的小龍女依舊會為了拯救東海而犧牲自己,化作泉眼。

《仙劍奇俠傳三》的結局是:一切安定,戰鬥結束,但景天卻選擇用自己的陽壽換得了他人的性命。

在過去的影視作品里,他們不會把蒼生寫在台詞里,但會為了蒼生而到來。

她們的愛恨都與人有關,她們愛蒼生,又能為蒼生放棄愛這才是仙俠的俠。

如今,「天下蒼生」倒是在仙俠劇中經常出現,可我們卻完全看不見蒼生的一片衣角。

蒼生是他們渡劫的工具,但她們就算渡劫,也一定是王孫公子,皇家嫡女。

真正的蒼生,只是不配出現在他們的上神故事裡的一粟。

看不見的蒼生,虛無的仙俠,又何談神仙。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