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爽被調查,是誰在害她?

鄭爽

文:萬小刀

一、

近日,鄭爽被曝日薪 208 萬天價片酬,上海市稅務局第一稽查局依照稅收法律法規進行調查核實,北京市廣電局也已啟動對相關劇目製作成本及演員片酬比例的調查。曾火爆一時的鄭爽,算是徹底涼涼了。

那麼,到底是誰在害她?是什麼原因,導致那個曾經光鮮亮麗的 ” 頂級流量小花 “,走到了今天這一步?看完她的成長經歷,相信大家自有判斷。1991 年 8 月,鄭爽出生在遼寧省會瀋陽。

父親鄭成華做點小生意,整天掐算著怎麼發財。母親劉豔是一個普通職員,但她有個不安分的演員夢。因為自己不能親自實現這個夢,她便把這樣的夢想轉嫁到孩子身上。

小時候的鄭爽,既聰明又懂事,長得也很漂亮,這讓她媽媽有了更多的發揮空間。所以,鄭爽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遊走在各種各樣的藝術補習班之間,像一個機器一樣,向她媽的演員夢狂奔。

4 歲的時候,鄭爽就已經開始登台表演了。

5 歲時,她開始學習長笛、鋼琴和舞蹈,同時又在電視台參加各類比賽 ……

幼小的鄭爽,似乎承受不了如此強度的壓力。她也曾經試著和爽爸爽媽表達自己吃不消,但胳膊擰不過大腿,爽爸爽媽一意孤行,決定將揠苗助長進行到底,從來沒有因為女兒的抗拒而妥協過。在他們眼中,鄭爽的小情緒只不過是小孩子做事不堅持的矯情。

隨著鄭爽越來越優秀,爽媽也覺得鄭爽距離接替自己的明星夢,越來越近,非分之想也更加蠢蠢欲動 ……

因此,爽媽對鄭爽的要求也越來越嚴,越發接近軍事化管理。

一次鄭爽考試沒能拿到第一名,爽媽就否定了鄭爽所有的努力,批評她,說鄭爽讓她十分失望。

在這樣沒有溫度的環境裡,被 ” 工具化 ” 的孩子,遲早會變成沒有溫度的工具。

二、

2002 年,11 歲的鄭爽被父母扔到了成都,開始了孤身一人的求學之路。

當時正處於青春期的鄭爽,心中充滿了不安。她原本以為等適應了成都的生活,一切都會有所改變。不過她還是高估了自己的適應性,也低估了人性。

因為體態苗條,成績優秀,鄭爽很快就成了班級其他同學的攻擊目標。大家都孤立她、排擠她,每次她來上課時,同學就都喊 ” 東北鄉巴佬來了 “,開始起鬨。

最開始的時候,鄭爽只會哭。後來她認真地思考了自己被擠兌的原因,結果把原因歸結於因為自己很瘦,所以才不受歡迎。從那天晚上開始,鄭爽開始逼著自己多吃米飯,開始增重。

她想要用一切辦法融入環境,可當她融入同學之後,她又被老師批評。處處討好別人,卻無法八面玲瓏的鄭爽很是苦惱,她怕父母擔心,就只好把所有的心事都寫進日記本裡,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 ……

一個青春期的小女孩,處在人生地不熟的環境之中,得不到親人的溫暖,也得不到同齡人的友誼,還得不到老師的關懷,在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必然會產生巨大的扭曲,要麼多愁善感,要麼冷漠無情。她越來越內斂,也越來越自閉,不擅長和人溝通,也沒辦法擺脫討好型人格,但她只是父母實現 ” 夢想 ” 的工具,這些方面統統被忽視。

2007 年,為了能讓孩子早日實現自己的 ” 夢 “,媽媽把 16 歲的鄭爽拉到了 ” 北電 ” 表演系的考場。鄭爽十分害怕,跟媽媽商量能不能晚兩年再來,但爽媽卻認為,” 反正我也不指望你考上,就是去長長見識。”

沒想到,就這一試,鄭爽竟同時收穫了北電、中戲、上戲三家院校的入學通知書。

最終,父母替她選擇了北電。

於是,16 歲的鄭爽,成了北電 07 級年紀最小的女生。爽媽自己很爽,十年磨一劍,” 夢想 ” 近在咫尺了,他們也更加亢奮了,哪裡管女兒的感受呢?

三、

2009 年,青春偶像神劇《一起來看流星雨》播出,還在上大學的鄭爽憑藉 ” 楚雨蕁 ” 一角,一夜爆紅。

火到就連楚雨蕁的髮型和穿著,都成了萬千少女競相模仿的榜樣。憑藉這部劇,鄭爽入圍了 ” 第 25 屆中國電視金鷹節電視劇最佳女演員 “,流量暴增。隨後,鄭爽再接再厲,又出演了續集《一起又看流星雨》,成功把自己送上了” 頂級流量小花 “的位置。

相比事業,這一年更讓她開心的事情是,她和劇中飾演 ” 慕容雲海 ” 的張翰的戀情。

張翰是鄭爽在娛樂圈的第一個男友,比她大 7 歲,也是東北人,畢業於中戲。當時兩人郎才女貌,打得十分火熱,事業也進入了一個小高潮。

2011 年,鄭爽參演電影《畫壁》,因此獲得了 ” 香港金像獎最佳新人 ” 的提名。隨後又陸續出演了電影《無極限之危情速遞》,並且演唱了主題曲《極限愛戀》。2012 年,鄭爽和張翰再次以情侶檔合作,出演電視劇《勝女的時代》,第一次挑戰一人分飾兩角。

2013 年,鄭爽客串電影《少年四大名捕》,同年又拍攝了《古劍奇譚》,飾演甜美又嬌俏的小狐妖,並藉此覺得榮獲 ” 第 13 屆電視華鼎獎全國觀眾最喜歡的影視演員獎 “

只有 22 歲的鄭爽剛剛畢業一年,就頭頂各種光環,成為了影、視、歌三棲全能藝人,前途一片光明。那時的她還會跟自己的粉絲說:” 雖然我經歷了那麼多事情,但現在一切都值得了。”

那時,她是一杯鮮美的雞湯,也是很多家長羨慕不已的 ” 別人家的孩子 “,然而誰也不會想到 ” 傷仲永 ” 的故事會發生在她身上。

四、

2013 年,整個娛樂圈都見證了鄭爽和張翰兩人的愛情。

張翰曾在《星月對話》中說:” 在這樣複雜的圈子裡,兩個人能沒有任何利益,那麼單純地走過五年是很難得的。”

甚至,鄭爽還在電話裡表示願意為張翰的親戚捐獻骨髓 ……

可惜,這份難得的感情,卻沒能走到最後。2014 年,23 歲的鄭爽和 30 歲的張翰宣布分手。同年,鄭爽被曝光整容。對此,鄭爽從未逃避,很大方的就承認。整容原因據說是因為鄭爽對自己的顏值不自信,想通過變美留住張翰。

原來,在她看來,自己的骨髓、顏值,也不過是用來挽回感情的工具而已。從小被當做工具的她,把身體也當做一個工具,以此來換取想要的東西。當感情變成能用東西來交換的物品時,就已經不單純了。

她的努力也根本無法挽回已經變味的愛情。最後,張翰陪她去醫院拿出了假體,物歸原主,可有些事情再也回不到過去了。

可惜,她並沒有意識到,感情是不能用東西來交換的。當鄭爽還沒來得及為這段失敗的感情進行反思時,就又一次淪為父母的工具,在他們的安排下,接下了新劇《抓住彩虹的男人》。

這部劇雖然讓她拿到了 ” 華鼎獎最佳女演員 “,但卻開啟了她口碑崩塌之路。隨後的《天天有喜》和《極品女士》,甚至和黃宗澤陳喬恩合作的《偏偏喜歡你》,口碑也繼續下滑。

然而,已經被父母送到了資本這架瘋狂收割機上的鄭爽,已經徹底淪為一個賺錢工具,哪裡還有反思的機會呢?

五、

不久,鄭爽又被送上了《花兒與少年 2》,貢獻了無數撕逼崩潰名場面,開始走向了黑紅之路 ……

與此同時,鄭爽的一家人借著她這個工具,真正嘗到了” 雞犬升天 “的滋味。親表姐在橫店,打著鄭爽的旗號開了一家叫 ” 小蛋殼 ” 的炸雞店,因為有鄭爽這樣一個 ” 鎮店之寶 “,就可以讓普通的炸雞,價格甩肯德基一條街,差點賣出直升機的天價。

儘管表姐的炸雞味道被吐槽 ” 一言難盡 “,但這並不重要,因為粉絲們不過是某些人賺錢的工具而已,誰在乎呢?在鄭爽表姐的雞賣出天價時,鄭爽家的狗,也身價飛升了。《親愛的喵先生》中的萌寵一號,就是鄭爽的寵物狗,柴犬小七。

連狗都可以賺錢,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而爽爸則靠著女兒的名氣,在網上答題。就憑他是鄭爽的爸,所以一句 ” 有緣無分,沒有為什麼吧!” 就賺了 666.66,看來,這工具真好使!

為了開發出 ” 工具 ” 得更多賺錢屬性,爽爸還利用鄭爽的名字開餐廳,結果被查出經營異常,欠稅 2859.19 元!

沒關係,女兒的名氣也不過是工具而已,用完就扔,餐廳開不成,他又轉行做面膜。口口聲聲說想做一款好的面膜送給女兒,結果,女兒又成了 ” 工具 “,粉絲們渾然不覺,紛紛買單,結果被這面膜打臉了!

爽爸忙裡忙外,忙著靠女兒賺錢。爽媽自然也沒有閒著,一天到晚想打著女兒的名號,蹭進劇組混個能出鏡的群演噹噹,好親自實現自己的演員夢。還一不小心混成《怡養大咖秀》等節目的嘉賓,總算是露臉了,爽了。

當鄭爽家人利用她瘋狂撈金時,她也遭到了全網的吐槽。面對接連不斷的惡評,鄭爽也越來越沒有安全感,甚至一度萌生過退圈的想法。

可作為工具,哪有決定權?

六、

2015 年 8 月,鄭爽被拍到和胡彥斌親吻,沒拉窗簾 ……

兩人隨後大方的承認了戀情,但很明顯並沒有準備好接受鋪天蓋地的吐槽。這段感情很快就在雙方粉絲的互掐之中,走向了破滅。2016 年 3 月,鄭爽和胡彥斌一拍兩散。

這次分手後,鄭爽被拍到在街頭失意痛哭。

這一次,她連最後的避風港也沒有了,那兩年的狀態也格外的差,熱度全靠放飛自我來維持。可那時,她一定沒想到,有一天流量這個工具也會讓自己翻車!

2018 年 7 月 25 日,鄭爽和胡彥斌被拍到街頭相遇,那一記 ” 摸頭殺 ” 讓無數人都以為兩人會舊情復燃。

結果這又是一次收割流量的騷操作。第二天,媒體又爆出鄭爽和一個神祕男子十指相扣,舉止親密。

而這個人就是 ” 代孕事件 ” 的男主角,張恆。

當初劉天池曾評價過鄭爽:” 她在面對媒體時把自己保護起來了,分裂出來了一個極其飛揚的鄭爽,這個極其飛揚的鄭爽可以接受媒體的任何表揚和謾罵,她都無所謂。然後她最真實的那個鄭爽在逐漸地讓這個人在往後閃,她對人的擁抱都不會是實實在在的一個擁抱。”

連旁觀者都看出,這個 ” 行走的工具 “,連擁抱時也沒有任何感情了。於是後來,她把生孩子當做達到某些目的的手段,把活生生的人當做代孕的工具,也就不難理解了。

再當感情和生活一地雞毛時,自己的孩子,說棄養就棄養,棄之如敝履,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樣一個 ” 行走的工具 “,早就被訓練得毫無感情,如何能做成一個正常的人呢?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癒童年。如今,鄭爽又因陰陽合同、天價片酬、涉嫌偷稅逃稅等問題,被多部門聯合調查,這下算是徹底涼了。

那麼,是誰在害鄭爽呢?從小到大,那本不該屬於她的夢想,那大人硬塞給她的沉甸甸的責任和承擔,壓得她喘不過氣,沒空成長和反思 ……這個悲劇告訴我們:

孩子不是工具,哪怕是父母的夢想,子女也沒有義務替你去實現。沒有愛的幸福,賺再多錢,都不過是海市蜃樓,過眼雲煙,竹籃打水一場空。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