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把趙雅芝P成這樣?

趙雅芝

羊今日份感嘆,知名「優雅老去」代言人趙雅芝也翻車了么?

她在《萌探探探案》里扮演了仙氣飄飄的聖母,妝容各方面都在和她30年前創造的白娘子靠攏。

羊這次看到了網友們的「反骨」,他們沒有一味的被宣傳帶著走。

大家認為節目組根本沒必要宣揚趙雅芝依然凍齡。

因為沒人能抵抗的了歲月。

眼角有皺紋代表了在某個年齡段的另一種美。

最早,宣傳凍齡是對女性保養有術的誇獎,但漸漸變成了非常狹義的審美束縛。

害怕觀眾失望的她們必須端著這份凍齡感,強化這種刻板印象。

而觀眾將這份對年齡的恐懼折射到了女明星身上。

也有網友認為,如果真的對每個年齡段女性一視同仁的話。

為什麼老去的她們不能開濾鏡、P圖呢?畢竟那也是愛美的一種方式。

而最近羊認真看了一群女性的生活方式。

開拓了羊對老去的認知。

穿JK,玩跳傘,這屆奶奶真的很潮

這是一群擁有超模氣場的奶奶。

滿頭銀髮的她們喜歡穿旗袍,走起路來就像是從容的鶴。

在生活方式上,她們也不走常規。

喜歡挑戰新鮮事物,比如跳傘,潛水、走秀,玩B站,穿Jk

身上沒有任何苦大仇深感,不會有「過來人」的口吻和姿態。

2019年,穿著蠟染旗袍的奶奶們自信優雅的樣子火爆網路,一天播放量達到4000多萬次。

追求相似的她們組建了「時尚奶奶團」。

在這兩年裡,”時尚奶奶團」沒有曇花一現,她們在視頻里分享自己的生活方式,被奶奶們吸引來的粉絲叫「奶粉」。

她們分享怎麼身材管理,化老年妝。

還用自己的影響力來引導大家破除對老年人的刻板印象。

比如教其他同齡女性破除對兒媳婦的偏見;教育男性不要搞穿衣歧視;

談到老年人的節儉,她說年輕人節儉是生活美學,老年人節儉卻變成了他們一廂情願的偏見。

非常言簡意賅了。

她們在巴黎走秀,在網紅店打卡下午茶,在塞納河欣賞美景。

每到一個地方都會精心設計自己的形象,更好的和這個城市融為一體。

在日本👇

在菲律賓👇

很多外國人對她們讚不絕口,奶奶們成了輸出中國美的一部分

奶奶團里的四個奶奶,年齡加起來已經快要300歲了

很多奶奶的曾經也並不是那麼如意。

有的奶奶早年被婚姻困住,中斷了自己的夢想;有的奶奶兩度中風癱瘓后重新站起來。

有個叫小華的奶奶本以為自己一輩子就要這樣過去,直到遇到了奶奶團,才開始活出另一種可能。

在錄製節目的時候,有個項目是叢林飛索,很多年輕人都覺得過於驚悚。

但小華奶奶堅持要挑戰一把,告訴大家「我能行」。

完成潛水、爬火山、跳傘的她,在夕陽下燦爛的揮著手微笑,像個孩子一樣。

很多人會覺得,老了就該有老了的樣子,這樣實在太招搖了。

而孫駿奶奶說:

這個世界上沒人規定說60歲不能穿旗袍,也沒人規定說60歲不能穿高跟鞋,更沒人規定說60歲了不能塗鮮艷的口紅…

奶奶團的幕後發起人何大令一開始想要展示「時尚奶奶」,是覺得大家對老年人的刻板印象實在太多。

中國老年群體中也有很多熱愛生活,品位很棒的人,而且論優雅一點都不輸法國女性。

有慾望很丟臉

在中國影視劇里,老=世俗加邊緣化。

她們咋咋呼呼,有時候很市儈,為了子女殫精竭慮。

《安家》中的媽媽形象,只會啃女兒

或者嚴厲專斷,且集齊封建糟粕於一身,她們彷彿從來沒有女性的柔軟。

惡媽媽專業戶陳瑾,演過蘇明玉的媽媽,知否里小公爺的媽媽

幾乎沒有自己的穿著審美,每次出場都是老年衫,大褲頭,凌亂或者誇張的頭髮。

老了有愛情,喜歡潮流,化妝,多半是「老來怪」。

用一部分真實來誇大老年人的多元化形象,真的很偷懶。

在《吐槽大會》上,李誕曾「吐槽」蔡明拍《男人裝》也不怕著涼。

雖然是笑點,卻是大眾對老年人的普遍理解。

影視劇抑或者是用一種戲謔的方式去呈現她們的慾望。

老年人找老伴兒,常常被刻畫的誇張又彆扭,被保姆騙錢,被人耍得團團轉,老年在這件事上面的固執要麼被放大,要麼被漠視。

訪談節目《和陌生人說話》,裡面有一期主題是”老年人的情愛江湖」。

裡面的老人有相親角,他們對愛的需求,非常熱切。

但屏幕上方飄過的彈幕,卻在嘲諷他們是「老流氓」。

人活著本來就有不死的慾望,80歲也可以追求愛,至死都可以浪漫且天真的活著。

這是我們作為人的權利。

據權威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老年男性艾滋病患者是1.3萬例,是2010年的3.6倍,而他們傳染的主要途徑是性行為。

因為不理解,所以發生在她們身上的遭遇會被認為「不正常」。

韓國去年上映了一部電影《老婦人》,一個69歲的婦人因為身材苗條穿著講究,在做理療的時候被護工性侵。

受害者和她相差40多歲,她的「老年人」身份被人認為不可能。

老年人怎麼會有性吸引力?」「年輕人為什麼會性侵老人?

韓國男性和女性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兩極分化,男性因為覺得不真實打出了超低分。

人到老年,無論過去的成就有多輝煌,都會被粗暴歸類為「老年人」標籤里。

數據顯示,到了2049年,我國老齡人口預計達到4億,占我國人口的29%。

老年人生相當於整個人生的一半多,抵禦那麼長的時光,僅僅靠「養孫子」「廣場舞」是不夠的。

她們的尊嚴,美麗,無法因為老去而消失。

變老的N種可能

而「時尚奶奶團」紅了之後,她們的官方微博每天收到全國各地的奶奶們的私信。

原來她們同樣對美有著高需求。

短視頻里,很多老年人的生活要比想象更精彩。

99歲成都「吃貨奶奶」喻澤琴,喜歡吃漢堡,假牙掉出來了也不妨礙她吃漢堡。

她還喜歡吃紅油火鍋,一邊喝冰可樂。

穿上旗袍笑起來還有點羞澀。

89歲的敏慈奶奶每天開播屏幕上方都是「認奶奶」現場。

她自己自學了剪輯視頻,寫提綱,經常教屏幕前的年輕人怎麼做菜,說話也超級逗趣。

是個學到老活到老的有趣靈魂。

誰能想到,下面這個只穿高跟鞋的汪奶奶是79歲。

一直被困擾的年齡問題,似乎在她們這裡只是一串數字。

比如大名鼎鼎的「特斯拉帝國太后」梅耶·馬斯克,73歲宣布回歸模特圈。

15歲出道,73歲憑一頭銀髮和幹練氣場依然站在巔峰。

她還把自己的人生秘方寫進了書里,叫《人生由我》。

在分享自己越活越年輕的訣竅時,她說道:「一切與年齡無關」。

林青霞在60歲的時候,感嘆終於找到了自己,開始追求自己的作家夢。

可能變老並不是人們恐懼的根源,而是止步不前的人生。

不再有任何新鮮可能划入我們的生命,也就真正的代表了枯萎。

而「時尚奶奶團」們揮發的浪漫因子代表了另一種老去的方式。

屬於自己的人生,從不假手於他人,把每一天都當做盛世光景去經營

這樣的老去,好比活了幾輩子那麼值。

來源:新氧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