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立這事怪不了別人,自從被架上資本這艘船,哪有甚麼回頭路 

張國立

前段時間娛樂圈迎來「大破大立」,多位明星因為劣跡被封殺,可在大眾的議論聲中,偏偏還夾雜著一位老戲骨的名字。

他就是張國立

張國立身上有著很多「優良」標簽。

他是德高望重的演員,出演過很多經典的影視劇,他的演技和臺詞功力早就可以封神了,圈內晚輩敬重他,觀眾也喜歡他。

他也是一名讓人欽佩的影視工作者,早年隨電視臺赴南極拍攝科考題材電視劇時船隊遇險,他冒險點燃炸藥炸開浮冰,得過個人二等功;

他還是一名優秀的主持人,曾經主持過春晚,現在是《國家寶藏》的主持人,他渾厚又充滿磁性的嗓音讓人著迷;

他還學過相聲,在《相聲有新人》裡和郭德綱一起擔任導師,指導學員時也說得頭頭是道。

多個身份曡加在一起,可以說張國立就是「國民男神」。

可張國立並非完人。

細數這幾年的幾起娛樂圈事件,很多都能和他搭上關系,雖然不至於把他拉下馬,但也惹得他一身騷。

比如今年的某女星因代孕和天價片酬被封殺。

這名女星沒出事之前就因性格問題頻頻遭遇網友指責,可張國立在公開場合誇獎她「特別可愛」。

再比如吳亦凡因為涉嫌強姦被批捕。

在他出事之前,張國立也曾對其進行過公開誇贊,在多個場合表揚他「有演技,特別幹淨」

簡單回顧了張國立這些被劣跡藝人受到的牽連,我們就發現國立叔是個聰明人,啥事兒他都能摻和一下,但每次出事後他都能置身事外,隔岸觀火。

有人說這叫中庸之道,有人說這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但皮哥覺得,如果是一個娛樂圈的新人這麼做無可厚非,畢竟娛樂圈也是個小社會,少不了人情世故,少不了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

可是到了張國立這個段位,再這樣「討好」就有點讓人看不過去了。

看完現象,我們再聊聊本質——

面對流量明星,張國立為何能如此「放下姿態」?

找尋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要把時間拉回到2013年。

2013年5月,張國立註冊了一家新公司,取名浙江常升

3個月後,上市公司華誼通過一些渠道收購了這家公司70%的股份,總共花費2.5億人民幣,現金支付,張國立一方則用其中的1.52億買入華誼股票

這筆交易看上去對張國立很劃算。

成立3個月的新公司換來華誼股票和近1億現金,這幾乎就是「天上掉餡餅」

但實際上,雙方在收購背後也有一系列約定。

比如承諾浙江常升連續5年業績增長,如果利潤未能達標,需要張國立本人實額補齊。

也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對賭協議」

收購那一年張國立58歲,為了完成一系列指定任務,之後幾年他確實是「拼了老命」。

在接受採訪時,他自己如此形容:

「變得不從容了,沒法再等喜歡的劇本,接業務不再有門檻。」

在公開場合,他也略顯委屈地表示:

「我的日子非常苦。」

在皮哥看來,張國立這事也怪不了別人,自從被架上資本的這艘船,哪還有甚麼回頭路

當然,張國立這樣做無可厚非,想多掙點錢完全是個人的自由。

但很多喜歡他的人會很失望,畢竟張國立對於大多數國人來說不只是一個演員

以前他飾演的康熙、紀曉嵐,都是體恤百姓和為民請命的形象;

以前他演的父親、丈夫,也都是謙遜、顧家的好男人形象;

這些角色太過深入人心,以至於張國立在大家心中就是演藝圈的品行糢範,他說話做事應該是李雪健那樣的,才符合大家對他的期待。

可現在他卻因為參與資本操盤,大幅增加業務量,做了這樣那樣的俗事,甚至要去迎合流量明星,錯是沒錯,但難免讓人感到唏噓。

當張國立離大眾的期待漸行漸遠,遭遇口碑反噬也就在所難免

這也是為何有次張國立深夜發文感嘆工作不易時,被網友反問「收入這麼高,上個夜班怎麼了」

這也是為何他拍攝電影《朝雲暮雨》時封路2天,網上批評聲一片。

新華社也評論道:「人民群眾才是生活的主角,劇組和有關部門選錯了主角。」

整個事件中,輿論的風暴完全沖向了他一個人,誰讓他承載了觀眾的厚望呢。

皮哥覺得張國立的演技沒得說,人品也值得肯定。

但參與資本對賭、迎合流量明星這些事情,讓我們看到了明星光環之下的本質——

張國立並不能做到絕對的清高。

換句話說,他身上「人」的氣味兒,大於他對於「藝術家」的追求

這種「人的氣味兒」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商人的財富觀念。

他對金錢的渴求,他的「愛財」,和普通大眾也是一樣的。

甚至在演員身份之外,他完完全全符合商人的定義。

他和華誼之間的這一出「對賭」,說白了就是為了拿到更多錢。

其實早在2013年參與對賭之前,張國立就對財富有過具體謀劃,那時候他就已經開始自己做老板。

在後來的一次「股權投資討論版」上,他受邀演講,自曝自己是演員裡第一個做公司的人「2003年就和馮小剛聯合投了500萬辦了公司,當時有信心很快就能上市」

投資討論版的演講中,他還形容自己是「覺得自己失去了一次機會,拼命再想找下一次機會的人」

不過在這種「追求財富」的道路上,張國立也栽過跟頭

2009年他代言過一款營養品,廣告裡自稱含有十幾種氨基酸,特別適合大病初愈的人,有消費者稱購買後沒有效果,直接起訴了張國立。

名人想多掙一些錢有沒有錯?

當然沒有錯,但大眾想看到的張國立是「不向金錢折腰的」,是和李雪健、張譯一樣,安安靜靜演戲,只賺演員身份下的片酬,不亂接代言、不被資本捆綁、不隨波逐流參加真人秀賺快錢的藝術家。

當年張國立、王剛和李保田合作了經典《宰相劉羅鍋》,之後三人再無合作。

在一次採訪中主持人問到了這個問題,耿直的李保田直言:

「人和人不一樣,有些人不可能再合作,也沒有誰好誰對,只是不相合。」

第二,他也有人性的柔軟,甚至傷痛。

這從他對兒子的教育上就能看得出來。

當年張國立還沒出名是四川某文工團的報幕員,他和前妻羅秀春生下了兒子張默。

後來張國立和羅秀春離婚,和鄧婕走到一起,張默作為一個孩子也只能默默接受這個結果。

張國立在《今夜有戲》中被郭德綱讀過一封他寫給兒子的信,信裡說:從小到大,你都是一個叛逆到極點的孩子

並說道:「我覺得我這些年的確害了你不少。」(談到幫了張默還是害了張默的話題時)

從結果來看,張默確實在自我放飛的路上越走越遠。

2003年,張默在中戲讀書時毆打了當時的女友童瑤,張國立作為父親發表了一則聲明,字裡行間能看到他的無能為力。

2012年張默吸毒被抓,張國立再次發文,作為老父親的無力感再次溢出屏幕。

縱觀張國立對兒子的教育,他似乎又沒啥問題。

物質上、事業上都提供了足夠的支撐,出事後還主動出來替兒子道歉,可是從另一角度來看,他從小缺乏對兒子的陪伴,成長過程中又沒有擔負好教育、監督責任。

所以皮哥相信,很多時候張國立本人也不願意觀眾把他當成「父親、丈夫」形象的熒幕標桿,或者進行神化。

對他而言,這種標簽之下的傷痛很深。

第三,把演藝圈處成了社會人情。

這幾年張國立活躍在各個舞臺,很像娛樂圈的大家長,當然從晚輩到觀眾也都認可他。

他的情商也很高,隨機應變能力很強,基本上到各個年齡圈、各種類型的舞臺,都能輕松駕馭,應付自如。

比如在演技類競演舞臺上,他能用「希望未來有機會和你合作」給好演員最有分量的鼓勵。

只是面對晚輩,他有時候又近乎「溺愛」,又是「特別可愛」又是「特別幹淨」,這些肉麻的話也讓那些流量明星忘乎所以。

對於娛樂圈的亂象,他也很少站出來批評,大多數時候都在和稀泥,誰都不得罪,甚至在需要的時候「順勢而為」誇幾句。

大眾更希望看到的,是比如李雪健、陳道明那樣的痛批,不留任何情面,對就是對,不對就是不對。

這才是他們這個級別的演員應該有的態度。

總的來說,張國立是娛樂圈裡「四處平趟」的那一類。

他有演技、有身份、有底線,但又誰也不得罪,左右逢源,八面玲瓏,雖不能達濟天下但至少能獨善其身。

他做不了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藝術家,只是個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

對於一個66歲的老人我們不能要求太多。

但作為他多年的影迷和劇迷,皮哥還是希望國立叔能更有態度一點。

在娛樂圈經歷大地震的當下,誰不希望出現一個為民請命的紀曉嵐,一個微服私訪的康熙呢?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