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小米
鐘孟宏導演的電影《瀑布》前四分之一有不少介乎懸疑恐怖片的瘮人場面:光照不足的房間裡,真實和幻覺的交界變得糢糊,母親的眼神逐漸失去現實的對焦能力,很快從幹練的職業女性蛻變成失去自控力的病人。
《瀑布》
而電影後半段,她接受了自己身患思覺失調的事實,從高管階層降級為超市打工者,失序的生活反而開始變得可控,失神的目光也有了焦點,她平板的面孔上能夠看到和精神疾病共生的麻木,以及麻木背後隨時可能噴發的恐懼。別的不說,《瀑布》中有兩個比較飽滿的女性角色,這在鐘孟宏的電影裡非常少見。
母親羅品文的扮演者是賈靜雯。
自從賈靜雯因為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獲得金鐘影後,相信沒有人會對她在《瀑布》裡的表演太過驚訝。賈靜雯的大銀幕角色並不多,她對這次的機會相當重視,以方法派的方式理解角色。
為了體驗母女間的疏離感,在同行丈夫修傑楷的建議下,她離家獨住了一段時間,並故意不跟演女兒和前夫的演員交流,為了保持彼此間陌生的感覺。
形象方面盡力做到導演要求的浮腫,而且浮腫還得在角色開始服用精神類藥物之後出現,於是我們第一次看到了一個接近素顏的賈靜雯,並時常暴露在對容貌並不友好的頂燈之下。這些都是她為了放下電視劇演員的套路表演習慣所作的努力。
賈靜雯在接受臺灣《Elle》採訪時坦白表示:「我拍過廣告、兒童、青春、古裝、時裝等劇,覺得慶幸可以在演藝圈待這麼久,我把自己當演藝公務員,大家都對我很熟悉了。對我來說,戲劇就是工作,也是賺錢的方法,我從沒想過會跟得獎有關系。」
的確,在《與惡》和《瀑布》以前,演藝圈「公務人員」的賈靜雯最為觀眾熟悉。她是世紀初的熒屏古裝女神,在同樣外形甜美的年輕演員當中,她的特色是表演自然,哪怕整部劇很比較尷尬,她也是最不尷尬的那個。
《倚天屠龍記》
她的外形又極有觀眾緣,從古靈精怪到溫柔大氣都可以輕松駕馭,和各種類型的男演員配對都順眼。她可以是《小李飛刀》裡的妹妹情人孫小紅,在吳京和焦恩俊身邊都很合適,也可以是《大漢天子》裡的一代才女念奴嬌,和陳道明雙雙出現竟也頗有神仙眷侶的糢樣。
《大漢天子》
《至尊紅顏》裡的古偶版武則天在眾多熒屏武則天裡也占有一席之地。而讓她在內地知名度大增的是《倚天屠龍記》,她的趙敏至今是很多人最認可的版本。
金庸筆下的男女被一代又一代電視演員集體定型,每一次得到認可的演繹都給後來者留下了可資借鑒的元素。賈靜雯的趙敏除了公認的嬌俏刁蠻特質,又獨帶少女漫畫氛圍,除卻故事背景,完全是偶像劇,但她撒嬌賣萌又極有分寸,甜而不膩。
賈靜雯有別於其他同代花旦的地方在於她獨有的少年氣質。高中被星探發現之後,她開始拍廣告,並主持華視兒童節目《神仙指頭》(一起主持的有《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裡小馬的扮演者,後因車禍早逝的譚志剛),很快出演了喜聞樂見的親情劇《佳家福》。那時她的銀幕形象是俊俏的短發少年。
《佳家福》
小S曾在《康熙來了》評價賈靜雯私下是「女生會喜歡,男生也會喜歡的那種,漂亮但是哥們型的。」
賈靜雯的天性滲透進了人物,古裝角色柔美中見英氣,不是俠女也有劍氣。現代劇裡她的角色往往粗枝大葉,自帶喜感,比如《四千金》裡讓長輩頭痛的運動型「男人婆」,《超人氣學園》裡跟男主角學習舉止文雅的麻辣女教官。
《超人氣學園》
因為戲路穩定,也沒有遇到過太失水準的作品,她的演藝之路一直順風順水,一度和林心如並稱為最能吸金的一線臺灣女演員。抱著公務人員的心態演戲好處是熟極而流,知道觀眾和編導要甚麼,但壞處就是難有突破。
站在制作方和觀眾的立場都難以想象一個不一樣的賈靜雯,幾乎沒有劍走偏鋒的作品會想到她。這當然不是她一個人的困境,所有曾經靠青春和天性就能賺得收視率的熒屏小花們遲早都要面對同樣的問題。在同輩電視劇女王紛紛尋求轉型的當口,賈靜雯結婚生子,放慢了事業腳步。粉絲們在看到她轉型之前,不幸先等來了她的婚變新聞。
賈靜雯在媒體面前聲淚俱下控訴婆家,請求丈夫讓她見女兒的畫面讓人不忍目睹。沒有觀眾見過這樣無助的她。之前的她即便談到父親突然患病離世,留下債務,她不得不從北京電影學院肄業,開始承擔家庭經濟壓力,也都語氣平靜,反而常常以玩笑的口吻講述小時候被父親小嚴加管教的糗事,父親不僅設門禁,還常懲罰她頭頂水桶蹲馬步。沒想到她在戲裡都沒演過的狗血劇情在真實生活中上演,而作為名人,也只有求助於輿論,代價是暴露最不想被人知道的創痛。
賈靜雯在《康熙來了》
賈靜雯後來回憶,打完離婚官司雖然也拍過幾部戲,但觀眾和她自己大概都不記得了。也許因為私事占據了太多精力和時間,加上苛刻的離婚協議不允許她離開女兒超過五天,她的事業進入了停滯期。
能夠有心力思考如何轉型的女演員已經很幸運,更多青春逝去,才華卻還來不及發揮的女演員被迫要在家庭和事業之間做選擇。
賈靜雯再度回到大眾視野當中還是因為私事,不過這次轉悲為喜。她和她口中的「老靈魂」修傑楷結婚生子,在親子綜藝《媽媽是超人》裡一臉幸福,老觀眾當然感到欣慰,但也以為這就是她的演藝之路的完美退場了:終於找到了幸福的女明星,童年回憶裡的電視女神,這都是提到她的文章最常用的標題。
《媽媽是超人》
除了偶爾客串演出和參加綜藝節目,賈靜雯前些年確實接近息影,雖然在電影《不能說的夏天(寒蟬效應)》裡那個忍辱負重的妻子角色讓人感到她還大有可為,不過即便是她的影迷也不會想到她後來的回歸會這麼成功。
《不能說的夏天(寒蟬效應)》
2017年賈靜雯出版了一本治愈系的圖文自傳《賈如幸福慢點來》。書中回憶了從小到大的幾次人生挫折,並總結從中得到的成長。也正是因為這本書,讓《與惡》的制作人想起了賈靜雯,認為她跟劇中主角相似,都是走過磨難的堅強母親,於是促成了賈靜雯水到渠成的第二次事業高峰。
暌違臺灣熒屏十多年,賈靜雯一回去就不在舒適圈內,也很幸運一回去就能碰到近年臺劇中的大制作,從編導到同劇演員,都是臺劇最高水平的配置。
《與惡》聚焦以真實社會新聞為藍本的無差別殺人案。賈靜雯扮演的是被害者之一的母親宋喬安,是全劇群像角色中最具爭議的一個。
《我們與惡的距離》
外表犀利幹練,卻終日靠酗酒逃避傷痛。這個人物一方面是無助的受害人家屬,另一方面又是博收視率的「嗜血」新聞臺副總裁,為了搶頭條可以罔顧道德基準,只要有新聞價值,甚至不惜讓鏡頭對準自己,讓人無法輕易同情她。大部分時候,這個角色都像個反派,代表了社會普遍存在的冷血態度。
這是賈靜雯從來沒有嘗試過的角色類型,第一次聽到有觀眾罵她演的角色,讓她感到自己做對了選擇,也讓她重新體會到了看到好劇本時的興奮感,找回了表演的初心,因為好玩。
當然也因為雖然出道幾十年,她還有潛力可挖。很快,電影《瀑布》的劇本上直接寫了她的名字。
賈靜雯在接連得到獎項肯定之後,開始嘗試當制作人,又是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驚喜。她第一部參與制作的劇集已經拍峻。改編自小說《我媽的異國婚姻》的電視劇《媽,別鬧了!》是關於喪偶的老母親通過網路交友遠嫁異國的家庭輕喜劇。
《媽,別鬧了!》
賈靜雯親自出馬力邀資深女星比莉出山,還請來實力派演員柯佳嬿和自己演姐妹,她本人的角色是一個宅女作家,也和她為觀眾熟知的角色不同。故事原作加演員陣容已經把觀眾的胃口吊得很高。
《媽,別鬧了!》
前不久賈靜雯推薦精神科醫生寫的小說《空橋上的少年》,推薦語完全站在影視制作人的角度:「我很想要把它拍成電影或電視。」看起來不管新劇成敗,她當制作人都不像玩票性質。有林心如轉型成功制作人的範例在前,讓人對賈靜雯作為制作人的眼光也十分期待。
賈靜雯那本自傳的副標題很長:「只要懂得轉身,傷與愛都是遇見美好的道路」,她在個人生活和事業上的華麗轉身有目共睹。但這樣的例子在娛樂圈很罕見,並不是每個曾經陪很多人長大的熒屏女神都有機會被重新看見,大部分都被封印在了一篇篇「回憶殺」文章之中。
而一個成熟的影視市場應該有讓各個年齡層的女演員都能遇到精彩角色的空間,賈靜雯和林心如也許已經明白,與其被動等待這樣的機會,不如自己來創造。
來源:虹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