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綠瑩
一
楊天真又有新動作了。
前幾天,她通過綜藝選拔,簽約了一位合夥人。
目的是為她的大碼女裝事業添磚加瓦。
從職業經紀人,到直播帶貨,再到發展大碼女裝,楊天真永遠在行動。
「只要在原地停留下來,就是在浪費時間。」
她金句頻出,做事雷厲風行。
又常自曝和主流價值相違背的個人觀點,而被送上熱搜。
有人喜歡她的一腔孤勇。
也有人討厭她的瘋狂偏執。
但我認為,這份魅力是迷人的。
我一直覺得,一個人過分偏執和孤勇,一般源自兩個原因。
- 這人天性好強,需要通過完成一個個自己設定的目標,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 這人一無所有,但不甘於平庸,只能奮力前進,來達到自己認為的成功。
毫無疑問,楊天真屬於前者。
好強,讓她比一般人都清楚自己是誰,想要做甚麼。
成為國內知名經紀人,把事業玩得風生水起,離不開她強大的自我認知。
二
楊天真最開始學導演。成績不算好。
為了追趕進度,她一天看7部電影。
結果是,毫無觸動。
她很快明白,自己不適合做導演。
「但是我很擅長組織協調的工作。」
楊天真通過競選,當上學生會主席。
當時學校要舉辦一個晚會,沒有贊助商。
楊天真決定去拉贊助。
「我當時用的是笨辦法。」
甚麼笨辦法?
就是在雜志內頁上,一個一個撥打廣告商的電話。
和他們洽談,協商,成功拉來贊助。
才20歲的楊天真,就已展現出過人的勇氣。
她還具有超前的經濟頭腦。
大學時,父母給了楊天真18萬,讓她出國留學。
她轉手就在北京買了套房。
3年後,她拿了50萬給媽。
那時的楊天真,人生只有「想要」和「不想要」。
不想做導演,不想花錢留學。
她到底想要幹嘛?
誠然,她擅長組織關系,有經濟頭腦,但具體職業呢?
在大三時,楊天真開始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她嘗試過5份工作,答案是,統統都不喜歡。
「這個過程很奇妙,排除了不喜歡的,就是喜歡的。」
楊天真最終確認,她要成為一名經紀人。
她拿到了當時國內第一代經紀人,王京花的行動電話號。
並毛遂自薦。
強大的自信,豐富的工作經驗,讓楊天真順利進入橙天娛樂。
經紀公司人才濟濟。
楊天真卻能脫穎而出,一戰成名。
憑甚麼?
憑她夠「狠「。
2007年,楊天真負責的藝人孔維,要和FBB一同出席品牌見面會。
FBB當時是一線女藝人。
無論咖位名氣,都遠超孔維。
品牌見面會上,採訪者寥寥。
楊天真不服。
她不顧其他人反對,以孔維當天生日為由,送上一個三層高的蛋糕。
成功吸引媒體目光。
第二天,新聞通稿標題都是:
「FBB在孔維面前黯淡無光」、「孔維美貌壓過FBB」。
楊天真沒多想。
她想的,只是想讓自己藝人獲得更多的曝光量。
所有人都以為,楊天真得罪了FBB。
沒想到在2008年,對方向楊天真拋來橄欖枝。
理由是,「我很欣賞她的膽識。」
果然,楊天真沒有讓對方失望。
一加入就發揮她最大的優勢——強大的公關能力。
2010年,FBB被曝「和老戲骨王學圻同居,牽手」等。
輿論兇猛,十分不利。
楊天真苦思冥想一夜,出了一個堪稱教科書式的「公關文」。
先是列舉FBB一直以來遭遇的不公。
圖來源:搜狐網
然後再把輿論方向「引」至王學圻。
以王學圻「老戲骨」「老藝術家」等身份,襯托不良媒體的「無恥」。
圖來源:搜狐網
三
楊天真這一招實在高明。
與其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占據道德制高點,讓人一下子閉嘴。
僅這一項舉動,楊天真足以載入「經紀人史冊」。
但別忘了,她一直是個「我想要」的人。
想要前進,想要突破。
2014年,她辭去經紀人總監一職。
和幾個好友成立了壹心娛樂,成為中國首家提供定制化服務的經紀公司。
2019年,有綜藝將鏡頭對準壹心娛樂。
意在向大家展示經紀人和藝人最真實的工作狀態。
楊天真一出場,氣場全開。
一件綠色呢大衣顯得亮眼又不失大氣。
一坐下,就開了個小玩笑。
「為甚麼我們公司全是女的?」
「因為男的還沒有成長起來。」
暢快的笑聲,一下子打破開會時的緊張氣氛。
緊接著,楊天真宣布正式進入主題。
她提出壹心的問題。
一是節流,二是開源。
節流,重新制定財務預算批報流程。
開源,重新打造藝人的定位,具體到成長和發展。
每個人都有條不紊地匯報,思維清晰。
只有一個叫琪仔的,回報大部分的成果,都是不確定。
琪仔負責的藝人是白宇。
那段時間,白宇的爆紅及成長速度,讓人吃驚。
楊天真心有預感,琪仔可能不適合再帶白宇。
她先是咨詢白宇的意見。
白宇沒有完全否定琪仔的工作能力。
但指出一點:琪仔作為一個經紀人,不能給他安全感。
之後等琪仔來匯報工作,嚴厲「批評」。
但這個嚴厲,並非是劈頭蓋臉地罵。
而是一針見血指出問題。
琪仔匯報宣傳內容,但具體主題和步驟,都糢糊不清。
楊天真的臉色逐漸凝固。
「作為一個老板,很不希望員工匯報工作是不確定的。」
楊天真最後問琪仔,還有問題嗎?
琪仔猶豫了下,說最後一個項目很難達到。
楊天真突然嚴肅地問了句:
「既然很難達到,為甚麼要定這個目標?」
琪仔很尷尬。
接著,楊天真總結了一句:
「說實話,整個方案我是不滿意的。」
琪仔畢竟年輕,被批評幾句,眼眶立刻紅了。
楊天真見狀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幫忙梳理問題。
琪仔卻控制不住,淚水橫流。
楊天真靜靜聽著琪仔抒發壓力,然後又給出建議。
當初看這一幕時,我都有點肝顫。
作為職場人,誰沒挨過老板的訓斥?
但楊天真最後的表現,讓我在她眼裡看到一絲同理心。
溝通主要是解決問題,而不是吵架。
對於琪仔的現狀,楊天真很理解。
因為她說,「情緒是要受到保護的。」
這是她嚴厲外表下,具有人文關懷的一面。
眾所周知,壹心的落地和統籌能力十分出眾。
經營糢式很超前。
但短板也顯而易見。
他們通常是一個經紀團隊負責好幾個藝人。
有點像流水線糢式,對於藝人來說,不是很友好。
有時為了強調藝人定位,經常替藝人拒絕「不合適」的劇本或者綜藝。
張雨綺就曾頗有微詞。
楊天真也被罵上熱搜。
四
其中有條熱搜,就是「楊天真旗下藝人發博畫風」。
楊天真的朋友圈被截圖,和她公司下的藝人作對比。
批評楊天真對藝人進行統一包裝。
一向堅強的楊天真,還是哭了。
第一次,她開始懷疑自己。
因為她、公司,還有壹心娛樂,都受到傷害。
她無法忍受。
她開始思考自己是否還要繼續「經紀人」之路。
2020年6月,楊天真給出答案。
她在微博上宣布,自己卸任所有藝人經紀業務。
正式進軍直播帶貨行業。
開播前,她特意去請教李佳琦,薇婭等直播大V。
越往深處聊,楊天真發現,直播帶貨很難。
但又怎麼樣?
一旦認準的事,她必須要做。
去年618,楊天真入駐淘寶直播。
但發現並不適合淘寶的節奏。
「我擅長的點,是內容輸出。如果不能發揮優勢,就會缺乏競爭力。」
調整戰略後,她將目光投向小紅書。
7月25日,楊天真開始直播。
雖然中間有點「小插曲」,但她迅速調整回來。
並遵循自己的三大準則:
第一,不是賣得好,而是不出錯;
第二,營造一個好的聊天氛圍;
第三,才是銷量好。
她努力用真誠的態度,去吸引粉絲。
付出總歸有回報。
當天直播5小時,就創下730萬元的銷售額。
圖來源:新榜
比預期的500萬還要高。
很快,楊天真又作出一個驚人的舉動——切胃。
很多網友不明白,楊天真這是對外形不滿意?
更有網友在底下評論,說切胃影嚮健康。
楊天真很快回覆,切胃無關外貌。
她只是不想在控制血糖和體型上,浪費時間。
啥是切胃?
看看這張圖。
將近把胃的2/3切除,留下主要消化部分,看著都疼。
楊太真義無反顧。
從簽字到入院手術,楊天真始終是一個人。
術後十個小時不能喝水。
輸液十五小時不能排洩。
自理
對於曾經做過手術的我,無法想象。
這是人最脆弱的時候,楊天真選擇獨自面對。
剛能下牀,還對著鏡頭比了個「耶」。
她說,「這是生命裡流淌著的孤勇與偏執。」
自己選擇的,就自己承受。
她甚至宣稱:
「為甚麼不能為了工作犧牲自己的健康?」
楊天真的每個舉動,可以說是「兵行險著」。
永遠違背主流價值,活得自我。
這也是她吸引我的地方。
即便引發各種熱議,但她從來沒有強行向別人灌輸自己的觀念。
只是在自我領域中,不斷較真和死磕,讓自己做得更好。
「甚麼年齡該做甚麼事,是我最討厭的一句話。」
繼直播帶貨後,楊天真又開始了新步伐——開始她的大碼女裝事業。
源自她一次買衣服。
一次,她看中店裡一件衣服,想買。
店員說,不好意思,這件衣服沒有大碼。
楊天真很不高興。
碼數為甚麼不能再做大幾碼?
她問好友朱一旦。
「如果你是剛認識我,看見這樣的我,覺得最吸引你的特質是甚麼?」
朱一旦說,「肯定不是你的身材。」
這就是男人的審美標準。
也是現在社會的主流審美——女人的身材就該又白又瘦。
那麼大碼女孩呢?就該被忽視?
「女性這個群體,在整個社會系統裡,是被忽視的群體。可能這個輿論環境造成了她們沒有辦法表達自己。」
楊天真決定站出來。
在時代的海浪中,她希望能為一個造浪者。
創造價值,發光發熱。
有人問,20歲的楊太真和35歲的楊天真有甚麼區別。
楊天真說,「現在的我,更能分清『為甚麼要』和『為甚麼不要』。」
要,就全力以赴。
不要,毫不拖泥帶水。
人生輕松上陣,以至於在每個領域,都舉重若輕,長袖善舞,風光一片。
誠然,楊天真不夠瘦,也不是眾人眼中的美女。
但這又有甚麼關系。
一個人是誰,不由她的臉來定義,由她所做的事情來詮釋。
你消費生命,你就是路人甲。
你創造意義,你就能閃閃發光。
楊天真是誰?
答案已然在眾人心中。
你可以說,她是流量制造機,是明星生產工廠廠長,是輿論弄潮兒,是資源在握者,是網紅,是老板,是品牌創始人……
都沒有關系。
關鍵是,她已由勇氣、資源整合能力和執行力,在時間中寫下答案:
我是楊天真。
我一直在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