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亦凡事件壓不住背後 傳與中國官方整治新型毒品供應鏈有關

吳亦凡

都美竹此前在大陸社交媒體微博上曝料吳亦凡玩弄感情,在娛樂圈引發巨大風波。都美竹7月18日在接受大陸媒體採訪時表示,吳亦凡「以選演員等為借口,物色、誘騙年輕女性,包括自己在內共有8名受害人,其中有兩個女孩至今未成年」,並爆料吳亦凡有「誘姦」「迷奸」行為。

雖然吳亦凡19日在微博發文,否認都美竹此前爆料中的種種「細節」。並申明「從來沒有過什麼『選妃』、沒有『誘姦』『迷奸』、沒有什麼『未成年』!」如果有這類行為,他會自己進監獄,但網友並不買賬。

事件不斷發酵,有消息人士透露,吳亦凡事件或涉「新型毒品」供應鏈,官方要「殺一儆百」。所以吳亦凡今次陷入輿論漩渦,或不僅僅是一場明星八卦醜聞,背後關乎更為隱形且性質嚴重的供應鏈和利益鏈,是一場實實在在的法律戰。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19日,中國媒體新京報發布文章《「聽話水」可隨意網購,當納入「新型毒品」嚴管》指出,最近幾年,因為「聽話水」「乖乖水」「誘惑水」而引發性侵案件有上升趨勢,各地都破獲了不少類似案件,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

所謂「聽話水」,是GHB(全名Gamma-Hydroxybutyate)的俗稱。這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抑製劑,因具有強烈鎮靜作用,曾被臨床用作抗癲癇、抗驚厥藥物使用,是一類或者二類精神管製藥物,其生產、銷售、使用等環節都有嚴格管控。

吳亦凡本人及工作室回應,網友並不認可:

 

 

 

 

 

 

這種葯的一種「常見用途」,被用來實施性犯罪,其也被視作「新型毒品」。而當它在網購平台俯拾即是,也就意味著不少女性尤其是未成年人,都面臨著潛在風險。

隨著類似案件近些年多發,順藤摸瓜其實都不難找到源頭。因此,吳亦凡事件或許正是官方出手嚴打「新型毒品」的契機。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