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式偽裝術:高冷的大明星和卑微的「傻」

吳亦凡

在叔動筆開始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關於吳亦凡所犯醜聞,仍舊沒有出現一個令公眾滿意的處理結果。

吳亦凡工作室發布的澄清文漏洞百出、自相矛盾,吳亦凡繼續神隱,相關熱搜消失。

就在昨天的10:07,事情發酵后再沒發過言的都美竹終於發了一條微博。

她無力的吶喊著「這個世界怎麼了」,但是該條微博發布的客戶端變了,打省略號的習慣也變了,讓網友們不禁心生懷疑「發微博的人還是不是她?」

叔記得在吳亦凡工作室發布的澄清文里,他們貼出了都美竹給吳發的郵件(不知真假),來證明她在威脅恐嚇吳亦凡,要把他「搞得跟羅志祥一樣」。

也有人把吳亦凡和陳冠希放在一塊比較,並且回顧當初陳冠希的經典退圈發言,讓吳亦凡學習。

但事實上,如果爆料屬實,那麼這次吳亦凡事件的嚴重程度遠不能和陳冠希、羅志祥相比。他必須要承受比前兩位更嚴厲的懲罰,遠不是「退圈」和「臭了」就能解決掉的!

甚至單從吳亦凡本人的自我包裝與騙女孩的套路來看,他的「道行」都要比羅志祥、陳冠希更高,根本不能放在一塊說。

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們大概都低估了這個「單純的大男孩」。

這兩天為大家梳理事件的人太多了,叔今天想從另一角度,拆穿吳簽的偽裝。同時,氧叔還想為關注叔的女孩子們「預警」,願在此事件之後,女孩們永遠都不要遇到「吳亦凡」。

吳式偽裝術:高冷的大明星和卑微的「傻子」

幾天前,都美竹接受網易採訪,在採訪中對吳亦凡有過這樣一段評價↓。

如今看,「傻」和「可愛」這種詞似乎不應當用來形容「欲與牙籤試比粗」的吳亦凡。

他精明的很,能讓團隊裡應外合搜羅年輕女孩,騙到酒店,送到床上,能用「幫助女孩實現夢想」做餌,假借面試之名行不軌之事。

他能肆無忌憚禍害人,不光「歸功於」他的「好背景」「好團隊」「好圈子」,他自己也很努力,把畢生的演技都用上,在女孩們面前扮演著一個單純大男孩,最大程度地降低著女孩們的戒備。

▲已對「傻豬豬」PTSD

這是他騙人、獲得年輕女孩信任、讓涉世未深的女孩降低防備的固定套路——利用外形的既定印象塑造反差。

經歷小G娜事件和《中國有嘻哈》再次翻紅后,吳亦凡的團隊決定放棄容易翻車的禁慾高冷路線,塑造了一個新的人設——純情傻憨憨。

他後期慣用的張嘴、發獃等微表情,既能彌補他那不夠專業和豐富的表情管理以及頜面短板,又能為人設賦能。

外加發坤難財的《大碗寬面》公關和靚麗的外形,那段時間根本沒人記得他的炮王本性,大部分人是真的相信他帥他憨他單純,他只是一個有生理需求的大男孩。(呸)

在誆騙女孩的時候,他還會把這種反差塑造的更極端一些。

如果「傻氣」還不夠讓對方降低防備掏心掏肺,那麼一個有著高冷外表的大明星用卑微和央求的方式溝通,足夠能強化這種反差。

▲聽3D環繞氣泡音

讓女孩們降低防備或者自我催眠「他真的在跟我談戀愛」。

▲套路化的溝通方式

注意!他可不是純粹的卑微。他還會潛移默化地制定規則,比如會在聊天的過程中不斷灌輸「什麼樣的女孩才是好?」傳達「你要聽我的話我才會繼續愛你」,完成一整套PUA流程。

這種社會地位、外表和行動的巨大反差+PUA套路,很容易讓年輕女孩陷入大明星只對我沉淪的幻境里,進而相信,聽話,受騙。

惡男培養皿:畸形生長環境+過多外貌便利+畸形生存環境

之前吳亦凡剛被拍到和小怡同學看電影的時候,叔出了一期從他的書單看他的擇偶心理和恐懼源頭的文章,回看點這裡。

現在回看這篇文章我要改正一點,他自始至終都不是在擇偶,更像是在通過對他人的傷害完成一次自我補償。

並且會和鄭爽一樣,事到如今仍舊認為,我沒錯。

惡男吳亦凡的誕生,是畸形的生長環境+過多的外貌便利+畸形的生存環境共同導致。

生長環境,讓他成為傳說中的「媽寶男」,無法像一個成年人獨立做決定,同時在兩性關係里走極端。

因為離異,吳母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吳亦凡身上,對他的教導即嚴厲又溺愛,屬於完全的「控制」。這種掌控範圍之廣,小到不讓兒子打籃球、不讓去韓國當練習生,大到找什麼樣的女朋友。

甚至對於很多成年男性來說不會再和母親做出的親密舉動,在這對母子身上也很平常地發生著。

很巧,這事在羅志祥身上也存在,他不只能和媽媽當眾親嘴,還能在演唱會上跟媽媽開黃腔。

在極致地掌控下,媽寶男們通常很難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靈魂深處的唯一依靠是媽媽,堅信媽媽能給兜底,媽媽能解決好我一切的事情,同時,他們的媽媽也會失去理智地進行維護。

當初周揚青對羅志祥發出致命一擊后,羅志祥媽媽對媒體痛斥周揚青「毀了我兒子」。

小G娜去找吳亦凡的時候,他第一時間能想到的借口是「我媽來了」,正常男性都不會用這種借口。

30歲的吳亦凡在事業上遇到巨大丑聞時,還敢說是老媽跑出來打錢兜底。

他們一方面依賴母親,一方面又想要反抗母親,兩者自相矛盾,於是把對母親的反抗投射到兩性關係中,變成了對異性的玩弄和不尊重。

▲管虎如是說

如果生長於畸形環境下的人,在青春期以後再擁有過多的外貌便利,那麼這種局面會變得更糟糕。

我們根本無法用「人」的思維去規勸吳亦凡,因為他一路走來所獲得的一切都是通過外貌便利獲得,他在生活中經常能通過很少的付出獲得巨大回報,所以很難產生共情。

這點可以解釋為什麼同樣生長於畸形環境、擁有外貌優勢的陳冠希在出事後能做到有擔當的處理,給受牽連的女性道歉。

他雖然會因為家庭的不幸福變得歇斯底里、叛逆、不尊重感情;也曾因過於優秀的外形快速爆紅,但他的成就不像吳亦凡一樣完全依賴外貌條件。

嚴苛的生存環境——香港娛樂圈讓他體會到付出與回報的比例,讓他擁有人的得失思維。

反之,吳亦凡的生存環境,付出與回報的比例極其失衡。

他演技差,火,他rap爛,火。

他根本就不可能知道來之不易和失去的痛苦,而且在這生存環境中誕生的眾多擁護者,還會讓他更加意識到「即使我醜聞遍地,我沒有能力,我也能因為外貌便利獲得更多的愛和包容。」

這種愛不甚瘋狂,甚至能至今還維護他,相信他,認為被他傷害實則是受害者的便宜。

這種愛讓他更加無法在不健康的環境里醒來,就像他母親的接力棒,讓他30+仍舊能活在媽寶的世界里,在犯錯誤時仍舊能聽見支持的呼聲。

拆穿惡男偽裝:「傻」面相≠無害≠可以放低戒備

可以肯定的是,這世上不只一個「吳亦凡」式惡男。

他們擅長偽裝和欺騙,他們無法被規勸和改變,他們甚至會無視道德底線、甚至法律。吳亦凡這次的事是個社會新聞,讓我們在憤怒的同時也該警惕起來。

在第二天勇敢站出來說出自己經歷的張丹三對待吳亦凡的方式,是個拆穿惡男偽裝的很好案例。

1.卸除對方身上的任何光環,首先用「人」的思維衡量對方的一切行為是否合理。

妹子無視了吳身為大明星的示好,首先對其不當措辭產生質疑。

把自己放在一個冷靜的被追求者身份上,不輕易因為對方的身份不同,光環加持,而同意無理的要求。這個人的身份還包括你的領導,你的老師,你的長輩等等,只要不恰當且讓你心聲懷疑,請拒絕。

相反,張丹三的妹妹就沒能跳出節奏(很多人都不能,被騙≠受害者有罪)。

回到這次事件里,我們再次強調,如果爆料屬實,這仍是一個嚴肅的社會事件,我們等待著結果。

但叔通過這篇文章拆解吳亦凡,想要在關注事件本身之餘,給更多女孩警示,識別惡男的偽裝術。

同時也盼望著諸如「吳亦凡」這樣的人,能永遠不會出現,出現在女孩身邊。

「不被傷害」不該是一個只有女孩們在學習的課題。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