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之謎,為啥臺灣八卦中心總是圍繞著黑人和範瑋琪?

未解之謎,為啥臺灣八卦中心總是圍繞著黑人和範瑋琪?

眾所周知,臺灣娛樂圈有一對傳奇夫婦。

他們的朋友圈龐大,學弟周傑倫、唐志中,閨蜜團大小S,好基友王力宏、潘瑋柏、彭於晏,球友蕭敬騰、餘文樂、霍建華、林俊傑……幾乎覆蓋娛樂圈半壁江山。

他們的黑料驚人,包括但不限於學歷造假、公益騙錢、形婚、撕逼、濫交……幾乎匯集所有可能發生在藝人身上的醜聞。

而他們的存在感也極強,每次臺灣明星出事,總少不了牽扯到他們。

比如王力宏離婚大戰,兩位居然都被列入王宇直疑似出軌對象名單。

喜提預言家金水

大S離婚,汪小菲母親向網友哭訴兒子被黑人陳建州按在地上暴打。

喜提當事人道歉

梁靜茹被曝離婚,當事人還未回應,倒是好姐妹範範趕來提油救火,一句「這麼好的朋友,隱隱約約有聽說啦!」入選插刀教年度金句。

流水的瓜主,鐵打的「黑白配」。

相信各位猹心中都有一個疑問,臺灣娛樂圈怎麼就成了這對夫妻檔的天下?

毫不誇張地說,範瑋琪的塑料姐妹淘+陳建州的球友圈約等於臺灣娛樂圈。

範瑋琪的朋友圈比較「簡單」,其中知名度最高、續航時間最長的,要屬以大小S為中心的S幫姐妹團。

最狗血的是福茂公司捆綁銷售的同門師姐妹(張韶涵-範瑋琪)塑料CP。

還有陪產貴婦媽媽團——包括吳佩慈、梁靜茹等。

因口罩事件沉寂一年之後,範瑋琪最近一次公開亮相是在好朋友徐若瑄的直播局。

範範直播倒苦水

這位「氧氣天後」早年還是有一些膾炙人口的作品的,比如《最初的夢想》《一個像夏天一個像秋天》《最重要的決定》等等。

陳建州的大眾知名度顯然不如範瑋琪,可能大部分人只知道他是「範瑋琪老公」。

然而在臺灣圈內,他的名氣可不小。

陳建州有兩大愛好,一是打籃球,二是打籃球電子游戲。

家境很一般的他,能有這麼複雜交際圈,多半都是靠這倆愛好+社牛癥打出來的。

從國中開始,校籃球隊的陳建州就是學校的風雲人物,周傑倫、唐志中在那時都還只是久聞學長大名的小學弟。

而據他爆料,愛打籃球的周董曾經也加入過籃球隊,可是沒兩天就嫌太累轉去了合唱團。

21歲時,陳建州順利成為職業籃球運動員,也是當時臺北籃球隊最年輕的一名選手。

但沒過多久,他就因腳傷不得不退役,後來被制作人王偉忠發掘,於是轉戰演藝圈。

他平時工作是拍戲,做主持,業餘活動就是約人打球。

節目裡認識的明星朋友,他帶他們去打球;打球認識的明星朋友,他邀請他們上節目……

籃球可以說是他擴展朋友圈的重要交際工具。

2005年,陳建州主持了一檔明星養成類節目《我愛黑澀會》,好比臺灣古早版的《偶像練習生》,在當年火爆異常,還一度成為臺灣娛樂臺Channel [V] 開臺以來收視最好的節目。

黑人最愛之基友情景劇

從《我愛黑澀會》的成功其實就可以看出陳建州的交際能力,這個節目邀請的嘉賓分為兩類,一類是當紅的明星藝人,一類則是SBL職業籃球運動員,前者大部分是陳建州的球友,比如潘瑋柏、林俊傑、王力宏、蕭敬騰等;後者則是本家,畢竟他早年就是SBL職業選手之一。

娛體兩開花,但這還只是陳建州的一小步。

《我愛黑澀會》火了以後,催生了另一檔同類型的節目《糢範棒棒堂》,主持人範瑋琪,他倆當時已經是公開的男女朋友關系。

範範的靈魂拷問

這兩檔節目促成了兩個偶像團體的誕生,男子「棒棒堂」,女子「黑澀會美眉」,後來這群人一起拍了一部偶像劇《黑糖瑪奇朵》,在無數90年後的非主流歲月裡留下了抹不掉的殺馬特痕跡。

2010年,陳建州和前Channel [V]總監合夥創作了一家藝人經紀公司——傳奇星,旗下藝人一大部分就是前棒棒堂以及黑澀會美眉的成員。

眾所周知,「回鍋肉」不好炒,雖然陳建州常常帶著這支收編軍去好朋友的節目裡做宣傳,但反嚮平平,唯一火起來的一位還要屬2018年參加《偶像練習生》出道的陳立農。

如何盤活手裡這些人脈,陳建州還有一招必殺技,那就是做公益。

陳建州、範瑋琪的公益活動LoveLife始於2009年,一開始是給患癌小孩拍紀錄片,後來他們請明星拍宣傳片,周傑倫、林志玲、張柏芝、彭於晏、阮經天等26位港臺當紅藝人義務出演,其影嚮力可見一斑。

此後,以LoveLife為名義的慈善演唱會、明星籃球隊(LoveLife basketball)搞得風生水起,到現在已經是第12年。

這十幾年裡,以公益為名,陳建州演藝圈、體育界兩手抓,逐漸形成了一個龐大的交際網。

而身處C位的他,一直在試圖扮演一個類似於精神領袖的角色。

不過,陳建州更大的野心版圖當然也少不了籃球。

2020年,陳建州組建臺灣男子職業籃球聯盟P. LEAGUE+,這是臺灣本土時隔20年之後,出現的第二個職業籃球聯賽。

這些年,臺灣一直只有一個半職業籃球聯賽,由於缺乏商業包裝,上座率越來越差。

而陳建州的PLG雖是在疫情期間開打,僅熱身賽就有超過三萬人到場,各路明星朋友也紛紛前來捧場,周傑倫是常客,王力宏還是股東之一。

不談球隊實力,陳建州的營銷絕對是最成功的。這麼多年積累下來的娛樂圈人脈幾乎都是他的活廣告,開場閉幕請來藝人開個演唱會,氣氛有了,宣傳也到位了。

這應該才是真正的娛體兩開花。

然而,娛樂圈的好人緣並不能說明甚麼,這對風雲人物在觀眾眼中,完全又是另一番八卦的糢樣。

本來明星夫妻檔,大家要麼覺得他們真恩愛,要麼懷疑他們早離婚,但是被質疑「形婚」,且這麼多年來還傳得煞有介事的,大概只有這一對。

範瑋琪和陳建州戀愛十年,結婚十年。而這二十年裡,「形婚」傳言甚囂塵上,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陳建州看上去很gay,二是範瑋琪看上去很裝。

陳建州的性取向迷惑程度大概有如宏迪CP,而他喜歡對男藝人「鹹豬手」似乎也是圈內公認的事實。

比如小S曾問王力宏有沒有被陳建州騷擾過,說他平常最喜歡問男生「你喜不喜歡我啊」。

好基友Jason說他是朋友圈裡「淩辱」男生的師祖,還配合他現場演示過一番「上下其手」;

小S也曾爆料他喜歡玩「脫褲子游戲」;

在早年的綜藝節目裡,他吻過蔡康永,親過羅志祥;

直男の痛哭面具

採訪男嘉賓有沒有跟男生接吻的經驗,和男演員現場演示專業深吻……

借著情景劇,他跟眾多男藝人表演過不同程度的親密接觸,當然有故意賣腐搞基制造節目效果的嫌疑,但他的表現實在太過自然。

舉一個例子,張震上綜藝宣傳電影,然後節目裡設計了一段撞球虐戀,陳建州演張震,張震演舒淇。

然而兩人一靠近,陳建州就開始摸臉、捏下巴、壁咚,手法嫻熟,嚇得張震不斷閃躲,全身都充滿了抗拒。陳建州反倒是一臉壞笑,看起來很是享受。

兩人截然不同的反應,簡直就是基佬調戲直男紀實。

除此之外,佐證這些傳言的片段還有很多,比如林依晨婚禮上他和陳柏霖的吻照。

比如愛偷穿老婆的高跟鞋和禮服。

還有微博曬結婚照王力宏C位;蔡康永問他是不是在內地玩得很兇……

但陳建州的gay氣也沒有那麼純粹,畢竟他還有個知名初戀大S。小S還在節目裡調侃過他們是國中CP;

甚至連他自己的微博裡也出現過可疑的玩咖發言。

範瑋琪的閨蜜情也一直被傳有百合味道,加上「人工受孕」雙胞胎的出生,更讓網友斷定了這種形婚猜測。

其實人們為甚麼會相信他們的婚姻很假,主要還是因為他們確實有造假前科。

陳建州早年的LoveLife公益就曾遭質疑,他們的公益T恤賣580元,捐100元;

範瑋琪曾營造「哈佛才女」人設,結果被人查出其實是哈佛延伸教育學院經濟學系,這就好比上北大青鳥,說自己北大畢業。

範範挽尊名場面

其次就是她的塑料姐妹情。

她和大小S是圈裡出名的好姐妹,然而她們相識其實還是陳建州介紹的,所以相當於她其實是老公發小兼前女友的好閨蜜。

範瑋琪生小孩,說好要讓小S陪產,然而直到生完才通知她,因為產房裡已經有另一群好姐妹了。

產房版《小時代》

小S吐槽範瑋琪的寶媽聊天室裡沒有自己,結果範瑋琪居然說沒見過小S給小孩換尿布。

插刀名場面

而她和張韶涵之間的恩怨糾葛,則是路人緣敗壞的一個開端。

範瑋琪和張韶涵早年同屬福茂唱片,範瑋琪算是師姐,但出道兩年知名度一直不高。

2003年,張韶涵憑借《海豚灣戀人》爆紅後,福茂公司便開始炒起了姐妹CP,首次合作就出了一首百合歌《如果的事》。

捆綁銷售後,兩人的名氣果然越來越大,直到2008年,張韶涵因為生病無法工作,又加上家庭變故,母親還爆料她吸毒,瘋狂潑髒水,導致她的人氣從此一落千丈。

但此時狂打姐妹情深牌的範瑋琪,不僅從未站出來幫她說過一句話,反而順利攬走她的所有資源。

包括後來她跟福茂鬧到打官司解約,範瑋琪也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一句「別人的合約與我何幹」,引起涵粉極度不滿。

這場大型姐妹撕逼連續劇一演就是十多年。

2018年,張韶涵憑借《歌手》翻紅,兩人的恩怨再次被扒出。網友紛紛指責範瑋琪虛偽,結果當事人多次沖到評論區回懟,陳建州也表演了一番霸氣護妻。吵到最後,張韶涵出來放話「黑白狗」,內涵指數七顆星。

‍‍‍‍‍‍‍‍‍‍‍‍‍‍‍‍‍
‍‍‍‍‍‍‍‍‍‍‍‍‍‍‍‍‍

此後,範瑋琪在內地的風評急轉直下。

當然,這些年她的招黑代表作還有很多,比如「國慶閱兵曬娃」「巴黎恐怖襲擊曬娃」「隱隱約約有聽說」「芒果臺耍大牌」……

2020年,範瑋琪因為不滿臺灣禁止口罩出口在小號裡大罵「狗官」,沒想到遭到臺灣抵制,只能淡出歌壇。年底,她再次發文道歉,結果又被兩岸群嘲牆頭草。

事實證明,路人緣是個很奇妙的東西,娛樂圈不怕黑料,就怕丟了路人緣。

敗光路人緣的下場,就是做甚麼都招黑。

陳建州和範瑋琪就是最好的例子。

結婚被說形婚;曬娃被罵;曬老婆受傷被罵;疫情發言被罵到懷疑人生……

如今,陳建州專註籃球,範瑋琪認真居家養娃,夫妻倆似乎離娛樂圈越來越遠,但娛樂圈卻總有他們的傳聞。以前用來和粉絲交流互動的社交平臺也被他們用成了辟謠和聲明專場。

身處臺灣八卦的風暴中心,像他倆這樣存在感太強、分寸感太少的人,就好比臺娛新聞裡永恆存在的NPC。

所以,曾經的娛體兩開花,最後變成了娛體兩吃瓜。

來源: 北戴河桃罐頭廠電影修士會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