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隔壁羊發起的古裝劇醜男p圖大賽大家都給玩到飛起,可以看出我們觀眾真的是苦圈內無美男久已。
近幾年這個「美男圈」審美風向的變化確實有點超乎想象,審美降級飛快。
不說那些辣眼睛的「醜男」,就算把如今這些能被稱作新古裝美男的人和過去的老牌古裝美男相比,他們都還處於鄰家帥哥和天人之姿的巨大差距里。
和同樣量級的女性演員相比,現在的男演員們大多不用多符合書里的氣宇軒昂儀錶非凡,只要加上角色光環,粉絲就能自動腦補美貌,他們一樣可以獲得巨大流量。
而同樣是給美貌評級,大家對於美女的嚴苛程度和想象力總是會比男性要高。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與四大美男的普及度和詮釋能力的差異。
近30年內,國內扮演過四大美女的演員,或講述四大美女故事的影視作品不計其數。(要不是篇幅有限光楊玉環我就能放一整篇)
在這過程里,這些神話版的美女的相貌人設在我們的腦海中逐漸豐滿起來,我們知道楊貴妃通曉音律美貌豐腴,知道王昭君貌若天仙又正直倔強聰慧過人…
但似乎很少看到有關中國古代四大美男的作品出現。
我們不知道他們在史料中和代代相傳下都擁有什麼樣的面貌性格,甚至有的人很本不知道這四個人都有誰,上網搜索一下古代四大美男,你只能看到這種橙光立繪式的人物畫風。
我們有理由懷疑,是不是就連影視劇製作方看到如今的「古偶男主」質量都會心裡沒底,不知道該如何選角才能匹配得上四大美男這個title,不知道由他們演了之後還能不能獲得好口碑,才最終選擇放棄講述這類的故事。
那麼今天,乾脆就由我們先來由里到外全方位評估一下:如果古代四大美男要選角,娛樂圈真的會有與之最匹配的男演員嗎?
沒錯,大家即將進入古代四大美男選角現場。
潘安——「陰柔腹黑」的憂鬱忠犬
一切拋去時代背景聊美的說法都是不準確的。潘安一直以來是四大美男之首,也是大家在這四個里最熟悉的一個。長時間以來,他的美貌是作為一種形容詞出現的。
比如有人形容白古↓就是潘安再世,粉絲為男明星控評也會說貌比潘安。
但大家一直忽略一點,就是歷史上的潘安生於西晉時期,而西晉時期崇尚奢靡、華麗的女性美,甚至對男色取向也偏好柔美陰柔,那時候能被公認的美男子都要以潔白秀麗的形象出現。《世說新語》里記載下他們那時候夸人的誇法是「哇!他手和玉柄是一個顏色的,真美!」
到這裡,我們首先就能得知,潘安能在時代的審美下被供為神顏,上街能造成交通癱瘓,大姨小姑娘都給扔水果,起碼是完全符合其中的陰柔+皮膚白皙兩大基礎屬性。
他的顏面風格上,柔和線條大概率會比陽剛的硬線條多,史書上直接說他長得漂亮的就三個字———「美、姿、儀」。由此可分析出,他的面部輪廓應該更偏向女性的流暢,身量不一定是高挑,但一定瘦削,重要的是儀態好。
如果按照這個基礎地顏面標準去選角,我大概會想到這幾個相對合適的人選。
年輕演員里,羅雲熙的外形上最符合潘安「陰柔」中「陰」的特質,而且潘安不要求高個頭,重點是偏瘦削,體態好,這些點和羅雲熙的外形都很適配,匹配度+15分。(這部分滿分20分)
他骨架小臉型瘦削,眼型略微上揚,在氛圍里也相對比較符合男性身上「美」的屬性。
唯一的問題是羅雲熙的鼻型,主要是鼻頭處帶來的硬線條不算流暢帶著點鈍感,所以從臉上缺乏「柔」的特點,不算能100%合適。
成熟演員里,上文我們舉過的白古的臉匹配潘安的特徵也不算太好,英俊有餘會顯得太正氣硬朗,可能氣質上相對比較搭嘎的是陳坤。
陳坤的顏面風格走陰柔會比羅雲熙要更全面,外輪廓線條流暢,同時個頭身段都適中,不算太壯碩,唯一的問題是陳坤一直有點偏黑,但這點靠技術手段比較好改變,外形匹配度+18分。
我感覺陳坤如果演起潘安一定會很帶感。
史料記載,潘安雖然貌美但極度忠誠守男德,他老婆出身名門,妻子過世三年後還在不斷寫詩懷念,那時候是他奠定文學地位的關鍵時期,詩句整體風格偏憂鬱,忠犬深情設定有。
另外他還會有打破他古代偶像派頂流光環的大缺點,潘安在政治上其實很勢力,有攀附權貴之嫌,腹黑潛質有。
不過歷史不是戲劇,這樣性格的人結局往往極度悲慘。歷史上的潘安後來因為他這勢力的莽撞性格捲入一場奪權陰謀里,被人當做棋子沾上了謀逆罪,最後株了三族,關於他的真實相貌也沒能被記載下來。
宋玉——「儒雅靈俏」的最佳辯手
宋玉存在的時代背景要和潘安有較大差別,他是戰國時期宋國公室的後裔,這個時期的審美也很有代表性,整體社會審美開始偏向男性凝視。男人開始提倡「柔弱順從」的美女觀念,貴族士大夫中流行「精緻細膩」。
這時候對於男性的審美不用那麼瘦削陰柔,但是社會還是會更喜歡細膩透亮有貴族氣質的男性。(現在也是這樣)
有關宋玉的外貌形容,史料中沒有過多細緻的記錄,最多是風流倜儻,儒雅不凡(划重點),反應敏捷、師從屈原,談吐不凡(划重點)這樣的形容詞。據說宋玉曾經靠美貌讓隔壁鄰居暗戀三年,讓同性嫉妒到處誣陷他好色。
有考古學家分析推測,宋玉的身高大約170cm(那時候已經很高了),因為出生於王族,大概率多食肉,毛髮重,男性的陽剛氣要更鮮明,年輕時期體格處於正常男子的健康狀態。
未必真實,不要幻滅,保留想象
從這一點看的話,同時具備「機靈」、「儒雅」又「健壯」特質的男演員本身就不多。
新生代里許凱比較健壯,陽剛氣和貴氣都可以,但是機靈和儒雅都處於有點但不太多的類型。偶爾他還冒著點傻氣,要知道宋玉可是能因為別人說他「長得太帥不是個好人」他就直接作詩陰陽怪氣說別人「娶個丑老婆還敢說我」的性格。
中青年演員里陳曉的氣質好像能更合適一些,儒雅和機靈健壯能兼備,匹配度+20分。
宋玉是史書有記載以來第一個會去描寫女性的文人,而且他非常懂女性的美,曾經讚美女性的美貌「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感覺如果把他放在影視劇里,也會被刻畫成一個很婦女之友的性格,這麼看陳曉的桃花眼讓他和這份「懂女人的儒雅帥哥」氣質也很搭。
同樣適配戲劇版宋玉這份氣質的還有有頭髮版張衛健,溫潤如玉,機靈敏銳的氣質要比陳曉更強,但是儒氣要弱些。
貴氣逼人說的就是DK。
衛玠——「脆弱纖秀」的社恐選手
衛玠應該是四大美男里最獨特也最悲慘的人物了,我敢說這個人物如果影視化選角一定非常困難。
他和潘安生於同一個時期,時代的審美不多說,還是一樣的崇尚柔美,男女老少會每天上街圍堵帥哥。衛玠也是「貌若天仙」,據說他臉上時常沒表情,但是長得又極其好看,有一次被人誤以為他是「玉人」,也是一出街就會被圍的里三層外三層的類型。
此處放面無表情帥哥圖增加想象
但為啥他沒有潘安出名呢?因為衛玠身上有一個最大的bug,他體弱多病+深度社恐。
他是第一個真的因為自己太好看而被活生生看死的美男。據說當時人們因為太想目睹他的美,每天都跑去看他,他本身身體又虛弱,時間長了就作了病,後來因重病去世了。
因為英年早逝,史料對於他的描述太少,我們只能從已知信息里推斷出他的具體長相風格,因為體弱多病和時代審美,他應該身體極度瘦削,不常出門導致皮膚偏白,「觀看的人都以為他是玉人」,應該是五官量感適中,五官中冷清氣居多。綜合來看比較像一個男版脆弱小白花。
脆弱感這點的話,年輕演員里朱一龍還挺合適的,但我認為他的匹配度最多只有10分,因為他五官整體量感偏大+頭大,搭配儒氣重的人物要更合適一些,想要匹配「遠觀似玉人」和脆弱多病這個故事和形象比較考驗演技和服化道。
老牌演員里可選擇性會多一些,論玉人之姿喬振宇一定是最合適的。五官量感適中,走脆弱感路線也合適,唯一的問題是他身形比較公子氣,不太符合魏晉時期風一吹東倒西歪的美感,匹配度18分。
高長恭——「貴氣邪魅」的悲情男主
高長恭應該是四大美男里大家最熟悉的人物,因為他的傳奇屬性更多,人物故事更豐富,影視化起來更輕鬆。
不過已有的影視版高長恭,好像並不是那麼讓大家買賬…
好的,讓我們來重新給他選個角。
蘭陵王高長恭身上的最大傳奇點,在於他「相貌過於柔美,不足以威攝敵人,因此每每戴面具上戰場」這段故事,據說他摘下面具,露出美艷的面貌還能振奮軍心。
相關史料也對他的面貌進行過描述:《北史》「貌柔心壯,音容兼美」;《蘭陵忠武王碑》「風調開爽,器彩韶澈」;《隋唐嘉話》「白美類婦人」。
雖然大家多是以「美」形容高長恭,但作為優秀將領,習武小能手,高長恭身上一定不會是魏晉的陰柔美,從史料記載的語句來看,他更像是擁有硬朗的輪廓骨相+女性化柔美的皮相五官,同時身上有皇室的貴氣和武將的威儀。
具備這個特質年輕演員其實不太好找。陳星旭比較有貴氣和硬朗的輪廓,但是五官中不具備柔美特質,達不到美艷絕倫的效果,匹配度10分。
最近很多人說的新古裝男神劉學義,算是有比較柔美的皮相,但是不太靠近武將氣質,而且顴骨偏高會削弱貴氣,匹配度10分。
想來想去可能還是年輕版嚴寬的貼合度高一些。
他眼型唇形比較有邪氣,高立體度讓他有武將氣和貴氣,唯一的問題是他頭大,年輕時不顯現,年紀大後會稍微影響他的邪魅氣質,不過一般武將都頭大脖子短,這樣的人在搏鬥的時候致命處不太容易中招,也算比較符合高長恭的人設,總體匹配度18分。
叔寫來寫去,發現這個比拼結果總是「老牌男演員更能適配這種複雜的,風格多樣的角色。」
可問題是,老牌演員都慢慢變老了,他們的巔峰期只存在於大家的回憶里,現在的古偶又都是這種局面,新生代演員一點不像是能承接衣缽的樣子…
只能說,如果他們再不成長,也許我們就真的等不到四大美男被成功影視化的那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