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又常稱為演藝圈、演藝界、娛樂界等,是泛指從事表演藝術方面事業的人的群體及其生態環境。

一般認為專長於電影、電視、相聲、小品、歌唱、舞蹈等藝術的人士都屬於演藝界。
表演者在現代通稱為藝人(artist)。
在某些地方,從事演藝事業必須加入當地的工會。
2018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宣傳例會上,宣傳司司長高長力提出廣播電視邀請嘉賓應堅持「四個絕對不用」的標準,
即:對黨離心離德、品德不高尚的演員堅決不用;
低俗,惡俗、媚俗的演員堅決不用;思想境界、格調不高的演員堅決不用;
有污點有緋聞、有道德問題的演員堅決不用。
另外,總局明確要求節目中紋身藝人、嘻哈、次文化(非主流文化)、喪文化(頹廢文化)不用。
娛樂圈,想要進去不容易,想要全身而退更難。
一旦因為不當言論和行為成為「污點藝人」被封殺。
想東山再起,比孫悟空逃離五指山還難。
前一秒還在屏幕上大紅大紫,演主角、當導師指點江山,后一秒就被鐵棒迎頭痛擊,凄慘謝幕。
在習慣掙快錢的娛樂圈裡,離開了屏幕就相當於離開了金主。
今天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
黃海波,趙立新,樂嘉,吳秀波,張默,范冰冰,李小璐還有鄭爽,這些被封殺的明星們,現在都靠什麼賺錢。
吃演技的老本兒-黃海波趙立新
在當下的演藝圈,,演技已經成了一種稀缺能力。
而稀缺就意味著有市場。
所以那些有污點的戲骨們雖然不能再戰熒屏。
但也能靠專業能力混口飯吃。
自2014年因嫖娼被收容教養后,黃海波跌入人生谷底。
一度落魄到靠父親的退休金,靠媳婦拍戲賺錢養家。
中間幾次試圖復出無果《長安十二時辰》里演的崔六郎被刪減。
唯一露臉的畫面結果被p的根本看不出來是誰。
至此黃海波徹心灰意冷,退居幕後。
他和友人合夥開了個表演培訓班,給年輕人們上表演課。
據稱人氣很火爆,竟有「小北電」之稱。
黃海波講起課來毫不含糊,畢竟他是白玉蘭獎影帝、。
表演課分標準班,定製班,和提高班。
黃海波親自交的是提高班。
按照網上流出來的價格表來看,黃老師本人的授課應該不便宜。
同樣開班授課的還有趙立新
2019年,風頭正健的趙立新因發表不當言論被官媒點名批評。
被廣電封殺,事業跌入谷底。
他曾參演的電視劇《風聲》也不能播出。
兩年後趙立新被AI換臉成了周一圍才得以播出。
現在這 PS技術厲害啊,P得又像趙立新,又像周一圍。
趙立新如今無戲可拍,無奈之下之下在北京開了。
一家沉浸式戲劇酒吧,叫「拽馬」(drama)。
每周趙立新都親自演幾場劇,過過戲癮。
演出的都是國外知名劇作家的經典節選。
太太做老闆娘,親自在後台負責接待。生意不錯。
趙立新還開了個戲劇研修班,招生授課,每期學費7萬8。
對於像趙立新這種戲癮大、真正熱愛表演的人來說。
自己不能在熒屏上演戲。
如今可以教別人演戲也算是一種職業成就了。
重抄舊業-樂嘉
情感導師樂嘉在《非誠勿擾》渡過金以後,知名度大漲。
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他在其他各個節目中擔任主持。
事業如日中天,一躍成為了紅遍全國的金牌主持。
那時樂嘉的發展是令其他同行羨慕的。
可惜好景不長,樂嘉在節目中的種種行為舉止引發了極大的爭議。
特別是在《超級演說家》中的不當言行。
讓他的口碑急速下滑,事業一落千丈。
那以後就沒有什麼電視台請他做節目。
漸漸退出了大眾視野的樂嘉,重拾起自己的老本行。
在各大街頭進行演講。
他在社交平台調侃自己說,看來我這幾年很糟啊。
現在已經淪落到要到人家年會上去做演講了。
先前演講少於1萬人不做,現在居然聽眾只有三千我就去了。
從樂嘉這段話中,字裡行間都透漏著心酸與無奈。
吃投資的老本兒-吳秀波張默
明星從來不會把錢放到銀行里吃利息。
有人熱衷於買房,也有人熱衷於投資,比如吳秀波。
吳秀波是資本市場的老手,沒出事的時候。
曾有媒體把他叫資本大鱷,投資行業遍布影視、酒店、餐飲。
擅長以小博大,風格激進。
風光時至少參與了12家公司的投資。
其中還是兩家上市公司的股東,按照當時的身價算早已是億萬富翁。
但是,在「出軌門」后,他的事業停滯了。
演員做不成了,投資也受挫了,連美國的豪宅都賣了。
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錯綜複雜的投資鏈條里總有幾個能賺錢的。
投資的營收也足以支撐富足生活。
有人在機場拍到過吳秀波的近照,身材走樣日漸老態。
曾經的雅痞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溢出屏幕的油膩。
很多藝人同時也是生意人,仗著圈裡的資源和人脈。
成立個公司搞搞副業,也是不愁吃喝,那些星二代們更是如此。
比如張國立的兒子張默,當年被抓,,服刑6個月。
2015年刑滿釋放,從此以後在娛樂圈裡銷聲匿跡。
2016年張默以出資120萬元入股。
海寧常升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並擔任公司總經理。
海寧常升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主要作品也均由張國立出演。
如《老公的春天》《也平凡》等。
2018年,張國立被授予法國魯拉德騎士團封號並授勛。
張默罕見地公開亮相。
去年8月份宋丹丹過生日,在大合照的角落裡。
帶著標誌性帽子的張默一臉消瘦。
星二代的風光已不再,但是靠著張國立這顆大樹。
張默還是好乘涼的。
吃流量的老本兒一范冰冰李小璐
有的明星消失了立馬連個水花都沒有,有的明星即使不在線。
江湖上也一直都是人家的傳說。
補繳了8億稅款的范冰冰名義上消失在公眾視野。
可在網路上卻一直熱度不減,群眾基礎十分雄厚。
去年雙十二那天,至少有五個高仿范冰冰主播在直播間賣貨。
因為綁定了范冰冰才有人看,能賺錢。
事實上,范冰冰也是所有污點藝人里最積極為復出做準備的一位。
不斷地做慈善,也被不少活動邀請,只要能刷臉。
根本不在乎咖位,只不過迫於壓力,每次試水都以失敗告終。
演藝事業撲街,幸好電商事業還過得去。
去年雙十一范冰冰的網店單天銷售額破億。
被網友贊為「山東女企業家」。
同樣陷入污點困境的還有李小璐
離婚之後,李小璐徹底遠離了演藝圈。
傳言她曾特別想上《乘風破浪的姐姐)。
又方商量來商量去,好幾個來回最終還是未果。
如今的李小璐不得不告別大銀幕,放下身段當起了網紅。
做了個潮牌,自己當模特;搞起了直播,首秀就賣了4700多萬。
在直播間里,有好多罵她的彈幕,開播了四個小時左右。
網友也罵了她四個小時,當然前來捧場的粉絲也很多。
除了罵她的就是為她刷禮物的。
要知道作為李小璐這個級別的演員。
拍一部電影的片酬也到不了2000萬。
可她被罵了四個小時就賺回來了。
正如郭德鋼所說,藝人賺得一多半的錢是挨罵的錢。
一次李小璐接受採訪時被問她為什麼做直播。
李小璐坦言:為了生活啊。
我知道我要面對的是什麼。
壓力我也有,但是我會很用心地去做這個籌備。
也會很努力地去做。
希望它是一個好的結果。
這件事情是我喜歡做的事。
現在看來以她的吸金能力也可以過回以前的生活。
總結下來,他們都在吃老本兒。
雖然跟自己前半生的鮮衣怒馬,高光時刻相比是落魄了點。
但遠不至於到心酸的地步,也用不著普通人替他們喊慘。
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算下來,上面這幾位污點藝人已經都是兩三年前翻的車。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
最近翻車且同樣失了業的鄭爽,會選哪條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