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片影迷皆知,導演溫子仁和制片溫子仁,不僅僅是片場職責劃分的不同,同時也意味著截然不同的影片質量。
前者推出的《電鋸驚魂》、《潛伏》、《招魂》等等,無一不是過去20年裡最令人激動的恐怖片。
拍攝《招魂》時的溫子仁導演
而掛著後者姓名的恐怖片,諸如《安娜貝爾》、《修女》、《電鋸驚魂9》則是實打實的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所以,當《招魂3》這一「招魂宇宙」的正統續集,確認溫子仁不再擔任導演時,影片的質量乃至整個系列的走勢,都令人捏把汗。
《招魂3》海報
果然,這則規律在《招魂3》再次應驗。該片爛番茄新鮮度目前為63%,IMDb評分6.6分,Metacritic評分53分。
比起2016年《招魂2》的 爛番茄新鮮度80%,還有2013年《招魂》的 爛番茄新鮮度86%,這部《招魂3》口碑差得可不是一星半點。
(劇透預警!下文內容含有影片部分劇透)
熟悉「招魂」系列電影的朋友都很清楚,每一部電影都以真實案例為原型進行改編。
到了《招魂3》,影片取材自80年代震驚全美的「厄恩·夏恩·強生審判案件」。
該案件是美國第一宗被告聲稱被魔鬼附身來證明自身無罪的案件,庭審中雙方的辯詞也與影片中的主線情節大致吻合。
故事發生在名為布魯克菲爾德的小鎮上,格拉策爾夫婦一家遇上了麻煩。他們搬到新家後,小兒子大衞總是在屋中遇到一名陌生老人。
老人口中時常呢喃著聽不懂的拉丁語,還聲稱要偷走大衞的靈魂。
大衞的行為越來越奇怪,身上也出現莫名其妙的抓痕,家人最終決定邀請著名的華倫夫婦——也就是招魂系列的主角原型,埃德·沃倫和洛林·沃倫來到家中為大衞驅魔。
惡魔似乎的確從大衞的體內被趕走了,但根據現場人士的說法,惡魔並沒有離開,而是潛伏在了大衞姐姐黛比的男友,同在驅魔現場的厄恩·強生體內。
這對年輕情侶隨後搬到了黛比僱主布魯諾的出租的房子中,但很快強生身上也有了和當初大衞同樣的奇怪行為。
幾個月後,強生與房東布魯諾發生激烈口角,情緒激動的強生將布魯諾用刀砍死。
值得一提的是,這樁謀殺案也是這座小鎮歷史上第一宗謀殺案。
強生的辯護律師敏尼拉用「惡魔附身」的措辭辯護,但證詞被認為是「無關聯且不科學」的,強生最終被判處一級誤殺罪。
好了,以上正是原型故事的大致脈絡,如果讓你來拍《招魂3》的話會怎麼拍呢?
想必無論是大衞在家中遭遇的各種靈異事件,還是驅魔過程,以及強生被附身後的一系列遭遇,每一段單獨拿出來,都是恐怖電影中值得大書特書的橋段。
再加上埃德·沃倫、洛林·沃倫這對驅魔夫婦,與惡魔正面硬剛的驅魔儀式,補償觀眾心理的溫情戲碼,以及安娜貝爾這樣的老熟人再串串門……
在這些慣用元素的勾兌下,一部「招魂系列」電影哪怕沒有新意,但絕不會顯得平庸乏味。
但導演邁克爾·查維斯,似乎偏偏想和溫子仁的「招魂」前作有意區分開。
《招魂》系列能夠獲得巨大成功,得益於結合了 「驅魔」和 「鬼屋」兩大恐怖片經典題材,再將這兩種亞類型電影的元素靈活調用,整合為可供觀眾消遣又不失溫情的商業恐怖大片。
冒險創新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但效果卻未必盡如人意。
尤其在聯想到查韋斯此前唯一一部導演作品 《哭泣女人的詛咒》, 爛番茄新鮮度僅有28%,是整個「招魂宇宙」中唯一跌破及格線的電影。
在《招魂3》中,導演極大弱化了已取得成功作品中的這兩大的元素, 轉而將筆墨都花在了探案上,意圖拓展「招魂」系列原有敘事類型的寬度。
果然,步子太大了,容易(扯著蛋)駕馭不了。
故事原型中最精彩最恐怖的場面,在《招魂3》前四分之一就馬不停蹄地集中展示完畢了。
然後在剩下的一個半小時裡,這對驅魔夫婦突然做起了偵探,著手調查靈異案件背後的事實真相。
原本應該出現在鬧鬼老宅中,安撫需要他們的人們的沃倫夫婦,如今只能在法院、警局、監獄中找到他們的身影,並將調查取證這一與他們身份背離的職責扛在肩上。
拜托,和公檢法們打交道的驅魔夫婦,完全消解了他們身上原本神祕、傳奇、正義的超自然魅力。
坐在辦公室裡西裝革履的艾德,一本正經地就像是美國一名普通的公務員。
《招魂3》中主角形象的偏離,恰似整個故事早已偏離了系列主旨。
倘若案件本身足夠吸引人,故事邏輯也較為縝密,剝繭抽絲的揭開事實真相也有相當的敘事快感。
但無奈的是, 此次《招魂3》故事原創的部分——即探案部分也顯得波瀾不驚。
在一般的恐怖電影中,觸發詛咒——解除詛咒的敘事糢式,即可保證敘事邏輯的閉合。
至於為甚麼會有詛咒,壓根不是敘事的核心,重要的是在一定空間內調動視聽手段完成影片高度類型化的敘事,正如前兩部《招魂》所做的那樣。
但《招魂3》在觸發詛咒後,為強生洗刷冤情成為人物的動機,探尋詛咒背後的真相成為敘事的核心。
但當謎底揭曉時,反派做如此大一個局,居然沒甚麼明確的目的性,而理應出現的庭審戲份,也沒有正面展示。
觀眾忍耐了近兩小時後得到的,只是沃倫夫婦愛的見證——導演居然用一碗狗糧驅散了「80一錘」的黑暗詛咒。
此外, 《招魂3》的反派是影片的另一大敗筆。
通常來說,恐怖電影中反派角色的塑造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影片的命運。
甚至一個突出的恐怖形象,可以彌補影片在其他方面的不足,並賦予更多的商業價值,《猛鬼街》、《月光光心慌慌》、《咒怨》等皆是如此。
《招魂》裡的安娜貝爾
深諳此道的溫子仁也在「招魂系列」中,塑造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怖形象,安娜貝爾、鬼修女、扭曲人等都算得上恐怖流行文化的新符號。
而到了《招魂3》,反派女惡魔是一位瘦骨伶仃的老嫗,外在形象上就打了折扣,除了迷惑人心智,自身並沒有展現出壓迫感十足的實力。
此外,「招魂系列」前兩部作品中,都介紹了將於之後衍生電影中出現的反派惡魔,而在《招魂3》中並沒有安排這樣的彩蛋。
據說華納公司在影片試映後,刪除了新反派登場的段落,雖然頗為可惜,但也能窺見 華納公司對「招魂宇宙」的態度,正在變得微妙。
簡而言之,讓只有26歲的邁克爾·查維斯執掌《招魂3》這樣大的商業片項目,本身就不見得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溫子仁
衍生電影幾乎拍一部砸一部,正統作品續集的口碑,如今也迎來滑鐵盧。
或許溫子仁正是感受到了「招魂宇宙」的瓶頸才逐漸抽身,《海王2》才是更適合他施展野心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