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今天看到長澤雅美和新垣結衣同框的熱搜。
真實有感,好多人的女神就是這兩位👇
《龍櫻2》大結局:前作的學生回歸,幫助新的學生們。
兩位美女,時隔16年再度同框。
引發了大家的激烈探討:爺青回!兩位的美貌真的是看一次感動一次啊!
從少女走向人妻,時代的眼淚
年輕時,兩人有著不一樣的治癒力——
長澤雅美,是浴衣、是花火,是關於夏天的全部記憶。
沉靜迷人
新垣結衣,是冰沙、是果汁,是酷暑天里獨一份的清涼。
甜而不膩
srds(雖然但是),怎麼感覺16年後這倆人越長越像了?👇
都是圓圓團團的臉
配上親和力十足的笑容
應該不是羊的錯覺…
也有網友表示說:以前就分不清這倆人,現在更分不清了😅
這也是羊開篇就想問的問題。
可能有人會說,因為日系審美就是「好女人」審美啊…
低攻擊性,是為了更迎合男性偏好吧?!
🙂這樣說也沒錯。
但迎合單一性別審美,似乎不足以為她們全民女神的地位奠基,可知喜歡這兩位的女孩子大有人在。
說到這,羊發現日本女性的長相,也許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詮釋——
日本人的審美文化👇
日本審美:
曖昧、顏隱、不完美
很多人表示,難以get日本人的審美。
感覺他們似乎有意識的把大美人都篩掉了。
日本的審美底色是曖昧的。
日本女星的身上,總是有一種融合感。這代表了大部分日本女性的審美觀——
她們追求隱入人海背景的相似感,「世界就是馬賽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樸素又安靜。
印象中,每個日本女生都是這種髮型
羊之前寫過韓國造星追求的是不融於人群的星感。(戳我可查)
朴秀榮
日本簡直是韓國的反面。
AKB48的宮脅咲良,在跑到韓國改造后氣質上簡直判若兩人。
日本人眼中的美人在長相上要有朦朧感。我們也就很難在日本女星的臉上找到鋒利的線條。
團團圓圓的輪廓線條,是長澤雅美和新恆結衣的相似感來源。
那些長相特別有個人風格的日本女孩子,往往要走另一條賽道,以模特的身份出道。
她們的美是給國際看的,不是給日本大眾看的。
水原希子、三吉彩花
而日本大眾所認可的美人,是曖昧的審美。
她們的眼波永遠是煙霧蒙蒙的,無論是笑還是哭。
都像一塊柔和的毛玻璃,不清不楚、不明不顯。
曖昧就是被模糊掉的邊界感,這很像我們理解的侘寂美學。
不新不舊、斑駁暗淡的外表,反而會增添事物的美感。
註:侘寂一詞為現代翻譯錯誤延伸出來的一種美學。
相近的元素在日本女星身上不斷雜糅——
鄰家、友善、夏日、少女、自然…通通是溫暖又美好的氛圍。
我們管這種氛圍叫日系。
松隆子
羊覺得我們可以跳出性別視角,更包容性地看待日本美人的美感。
是低攻擊性的,也是曖昧的。
正是這種曖昧的審美,造成了日本女性在氛圍上的相似。
一國的審美不止體現在當地的女性身上,它也會融合方方面面。
日本人的語言一樣曖昧至極。
夏目漱石把「我愛你」翻譯成「月が綺麗ですね」(今晚的月色很美)。
這又引出了日本人的情緒表達,是靜水流深的。
即使是戰後的蕭條,也沒有為日本帶來大規模的抗議,他們的情緒是壓抑的。
表現在審美上,是古代日本女性會拔光自己的眉毛,在額頭高處重新畫兩根假眉毛。
放在現代,很難理解。
這是一種顏隱的審美。
那時候的日本女孩子,想要通過假眉毛來隱去自己的面部活動,不喜不悲沒有情緒。
現代日本女性的甜美笑容,就是一種新型的顏隱——
從明星到素人,日本流行各種各樣的表情訓練小妙招。
你能看到她們出色的表情管理,統一化的笑容。
禮貌甜美的另一面是疏離客氣的。
最有名的例子要屬「無丑瞬」的石原里美了吧?
她自己直接承認了經常會對著鏡子練習,這種完美的笑容是刻意訓練的結果。
而這種顏隱的審美,會造成日本女明星情緒上出現相似性。
全部、都是、甜甜的笑容👇
羊認為,這可能也是兩位女神越往後越相似的一個原因——
長年累月的表情管理,讓面部的肌肉走向趨於統一。
但是,這也沒什麼不好,畢竟表情管理也是女明星業務素養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日系美感的重點是皮膚。
通透感十足的肌膚才會白嫩飽滿緊緻,無論多久看還是會讓人有初戀般心動的感覺。
来源:新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