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直言,沒人比TVB更懂罵人

TVB

香港這波新冠疫情形勢屬實嚴峻啊。

不止市民的日常生活受到極大波及,連一向以「勤勉」著稱的TVB都不得已停擺了。

疫情兇猛,據稱臺前幕後的人員都有確診病例,2月24日,TVB宣布所有劇組全部停工,稱未來「在確保在絕對安全情況下再恢複拍攝」。

TVB停止拍攝了,上流君卻懷念起早期的TVB經典劇集。

如果為影視劇的撕X鏡頭排出戰力榜,「一言不合就開打」的泰劇與韓劇絕對穩坐前三席。

前者有「扯頭髮彈鋼琴」大法。

△來源:《丘比特的眼淚》

後者有「甩海帶抽耳光」神功。

△來源:《請輸入搜尋詞:WWW》

可論起文化底蘊與羞辱指數,它們遠遠比不上我們的翡翠經典——憑借著「噴天懟地滅空氣」的三寸不爛之舌、牢牢立於不敗之地的TVB劇。

表面上,只是唾液與口氣齊飛的齒舌之爭;暗地裡,卻是腦洞與心思共湧的世紀對決。

大家熟悉的「吔屎啦梁非凡」或「劉三好你蠢鈍如豬」這樣的名場面,在TVB劇裡充其量只是塊小餅幹。

內地撕X神劇《小時代》與《甄嬛傳》,罵來罵去至多是「賤人就是矯情」或者「發爛發臭」,而TVB裡歹毒又粗魯的詞匯卻是一抓一大把。

重要的是,無論甚麼角色,口吐芬芳的姿勢都絕對豪爽、直白。

簡單來說,就是想罵就罵,要罵得嚮亮,從不藏著掖著。

△來源:TVB版《西游記》

在發現富豪男友的真實身份不過是辛苦出賣勞力的貧窮打工仔後,前一秒還端莊溫柔的司徒迪迪女士,下一秒就袒露真實所想,並貢獻出了這段鞭辟入裡的經典獨白。

△來源:《華麗轉身》

為何要將「賤」分門別類?原來是為了在拉踩中進行精準打擊:明知是賤精卻還精心偽裝,只能說明達到了賤的至高級。

有人說,這個片段裡的「你」,換成死活不給苦等18年的鐘嘉欣頒發「最佳女主角」的TVB臺,好像也說得過去。

如果悉心觀察,你會發現TVB罵人也有技法可言。最常見的,就是借助外物比擬,例如以「蠢鈍如豬」為代表的動物類。

△來源:《溏心風暴》

女兒執迷於有婦之夫難以自拔,甚至尋死覓活。與其動用母女之情大打感情牌,不如嚴辭狠罵,讓她深刻了解自己如今墮落到了何種境地。

當然,關系調轉過來,小輩怒勸長輩,這個方法也不是不可以。

比如當父親患上了蘇大強綜合徵,篤信能與靚女有段絕美的忘年戀時,大可以進一步跨越物種。

△來源:《My盛Lady》

原本以為「小夥子」與「老頭子」的極端對比已經是致命一擊,沒想到「僵屍」才是終極形容詞。

話裡話外無不透露著:你最大的使命不是尋找真愛,而是躲避九叔的追查。

除了上述的直抒胸臆派,TVB還習慣在原有詞匯的基礎上創新,衍生出「惡毒」的另一樣存在方式。

對方想參加姐妹之間的聚會,如何動用直男發言成功勸退?

答:在年齡上作文章。

△來源:《誇世代》

利用對方的說法借力打力,把「姐妹淘」的姐妹換為大媽,不直接表明「你年紀大」,但處處透露著「粉嬌你幾」的同款嫌棄。

親密夥伴猶如此,遇到仇人更不會心軟。

△來源:《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

當得起小三卻不肯背負「第三者」的罵名,還試圖歪曲邏輯強詞奪理。幹脆為她頒發新的頭牌:第三者中的婊婊者,所有cheap精的集大成人士。

文採斐然,是TVB每位角色的共通點。

罵戰對於他們而言,不在勝負,在於才華是否得到充分的施展。

而這也是TVB罵人的另一絕技:罵人也要押上韻。

△來源:《皆大歡喜》

哪怕是茶餘飯後的妯娌吃瓜,咒人求子偏生女,也不會放過炫燿學識的機會。

△來源:《皆大歡喜》

必要時還可以來個中英混搭,上升格調。

△來源:《男親女愛》

或者來段順口溜版三字經。

△來源:《皆大歡喜》

如下篇章,請用心背誦,以備不時之需。

△來源:《公主嫁到》

但是最絕的,還屬TVB罵人教學中的看家武器——對對子神功。

星爺在《唐伯虎點秋香》裡那段令人拍手稱奇的神對,在TVB裡隨時都能欣賞到。

且看昭陽公主這首七言絕句。

△來源:《公主嫁到》

從面相入手,先一番誇贊,再中途轉折,問候父母,典型的欲抑先揚。

而金多祿同樣也回以絕句。

△來源:《公主嫁到》

幾乎沒一個字重合,但句式節奏與全詩主旨都完全相同。不得不說一句:絕。

但說實在的,只要對方不放在心上,這些語言攻擊就完全沒有了養料,所以罵人的最高級用法,就是不帶任何髒字和詛咒,直戳現實。

為了出書,桑尚恆試圖激怒司徒迪迪並拍下她的出糗現場,結果只得到一句:

△來源:《華麗轉身》

「三十歲,死佐噶啦。」

即使隔著屏幕,也能感受到十萬點暴擊。

為甚麼TVB如此會罵,完全得益於編劇的生花妙筆?實際上,這些絕佳的罵人詞匯,都是來源於生活。

如同經典臺詞「我煮碗面給你吃」「做人最緊要的是開心」,編劇在編排臺詞時會充分借鑒當地人的常用句式。

以前上流君研究過《聽廣東人吵架,真的好餓》,結合來看,在TVB裡看到的那些罵人詞匯,無非是現實生活的放大版寫照。

比如對對子神功,其實就是老一代廣東人的必備神技。

除了罵人之外,TVB還有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臺詞。每逢開口,必能打破觀眾設想,震碎粉絲三觀。

△來源:《誇世代》

拿出X光片來分享懷孕的喜悅,沒聽到任何祝賀不說,反被三番兩次懷疑是懷了腫瘤。不知道是有心送上歹毒的祝願,還是陰陽怪氣嘲諷如此高齡還要生子。

也可能只是單純沒反應過來。

TVB臺詞中的神轉折,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說不出。

△來源:《愛回家之開心速遞》

小情侶在結婚前想徵求長輩同意,剛看前兩句,對方還是位懂事理的家長,直到後一句,很難不讓人懷疑這是在凡爾賽。

裝X屬性直逼著名臺詞:有錢是真的可以為所欲為的。

提起發言的「出其不意」,這裡首推TVB當家視帝——治婊達人陳豪,他的一言一語,從不按招數來。

《溏心風暴》裡,SA姨幡然醒悟,操著籐條準備教訓滿口謊話、一心讓男友「喜當爹」的女兒,沒打兩下,陳豪就一把攔住,本以為他是為了勸阻,沒成想:

△來源:《溏心風暴》

劇裡的時間穿越回千年前,陳豪的表演依舊亮眼。

虛偽的婢女計算好倆人來的時間,刻意表演「割肉引血」的忠僕劇情,果然感動到了其中一個人。而陳豪表面笑笑,語出驚人。

△來源:《洛神》

即使是後來走起下坡路,TVB也依然能讓觀眾猜不到下一句臺詞。

△來源:《不懂撒嬌的女人》

如此光明正大,反倒無言以對。

臺詞的新穎,一定程度是在彌補劇情的老土。

比起「影視公司」,TVB更像是一間工廠,劇本創作、電視拍攝不過是流水線上的一環。

每年TVB都投入拍攝多部電視,所以會早早擬定劇情大綱,而負責審核的,往往是思想相對保守的總監級人物。

幾位只拿工資不拿稿費的編劇各自編寫劇本的一部分,為了輕松過關,只能用些陳舊但穩妥的劇情。長此以往,觀眾一看到標志資訊就能知道後續的連貫劇情。

比如2007年的《秀才愛上兵》,鎖定了真兇卻尋不到證據,終極武器就是打造出陰曹地府,讓嫌疑人由於恐懼而吐露真話。

這條法寶,同樣被用在了2010年的臺慶劇《宮心計》中。

△來源:《宮心計》

不單套路雷同,連數字可能都完全吻合。

2013年兩部連播電視劇《巨輪》與《神槍狙擊》的人物都是開局被綁架,而綁匪索要的贖金居然也都是5千萬,分毫不差。

看來這兩位業界同行心照不宣:不能各自開卷,要站在同一水平線。

劇情不能讓觀眾滿意,就只能在臺詞上發力。反正,細微處的轉折與亮點也不妨礙主線。

近幾年來,TVB的電視劇在小成本魔咒的加持下似乎觸底反彈,有了回暖的氣象,《三個女人一個囚》《星空下的仁醫》等劇在豆瓣上的評分都已突破了8.5。

看來,劇情與臺詞同頻的時代再次歸來,並不是甚麼太難的事。

只不過,就是希望頒獎能再靠譜點。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