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美是千人千面,如今的人造美如何結束?

林依晨

      最近有關台灣婚俗的熱搜真的很多,前腳有福原愛與台灣老公的愛恨別離,緊跟著就是媒體曝出林依晨每天凌晨起床伺候公婆。

  

  

  昨天有關林依晨婆家的生活習慣還在網上掀起了不少的討論,有人說林是4點起床開始伺候公婆請安,後來又有所謂的友人曝出「時間並非那麼早,是大概六七點」。

  一時間關於林依晨看著很豁達,生活模式卻有些老舊的指責討論滿天飛。

  

  輿論沸反盈天后,林依晨發長微博澄清,言語間的邏輯與語調狀態都挺好的。也詳細的澄清了自己的狀態並非傳言那樣,相反自己的生活過的挺有滋味。

  氧叔看完後其實也想說,婚姻與家庭關係本就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有時大眾也對公眾人物太苛刻了一些。

  

  林依晨的婚姻生活,我們不予置評,可氧叔發現林依晨的面部變化還挺有借鑑意義的。

  

  前兩年的歪醫美風,把下巴整形吹到妖魔化的地步,模板似的錐子下巴也讓大眾對下巴假體有些牴觸。

  

  對比林依晨出道和現在的照片,她原本下巴後縮的弧度還挺嚴重,還伴隨一些唇外翻,視覺上這樣的下巴與嘴唇,雖不精緻,卻顯得她整個人氣質憨憨的可愛。

  

  但隨著年齡增長,修整完下巴後,她下庭的那種侷促感明顯降低,視覺上還顯得原本肉肉的臉好像瘦長不少,唇外翻也得到緩解。

  

  一個下巴的調整,從後縮鈍感直接變得御姐溫和了不少,林依晨的這個調整就還挺實用,如果有些伴隨嚴重下巴後縮的人也可以拿她作為自己的模板來參考一二。

  

  台灣女明星的抗老和好狀態,與護膚相關,也與她們相對比較克制的醫美理念相關,所以她們也是有目共睹的耐老還自然。

  

  反觀目前的內陸醫美審美,大部分的愛豆與女明星卻走起了比較典型的「人造人審美」路子。

  女團幾乎共用一張臉,相似的妝發相似的眉眼,請問下圖能直接分辨出名字的明星有幾位?

  

  一線小花也有些模板化的趨勢,熱巴變得楊冪化,宋茜變得某冰冰化。從前不流行美豔審美,如今突然一股腦的都去模範,同質化到有些無趣。

  

  女明星女愛豆如此,男明星與男愛豆的同質化更不可說,頂鍋蓋說一句愛豆們的「人造人審美」趨勢是最嚴重的,眉眼鼻結構幾乎一致,加上相似的妝發與造型修圖,那幾乎就是千人用一張臉。

  

  最有意思的是,在當年被內娛稱作臉孔流水線工廠的韓國,愛豆的審美卻逐漸從千篇一律,而美的千人千面。

  

  這些地方的臉早已美到千人千面

  流水線—千人千面的韓系美女:奶凶、熱辣、鄰家、純欲。韓系審美從一開始的模板化,逐漸變得相當豐富,且她們的美還更具象和綜合化,穿搭長相皆不一樣。

  比如,iu,她的穿搭和妝面都非常具有辨識度。雖然面部有一些調整,可顴骨45度的存在感並不弱,正面靠展現皮膚清透度與面部緊緻度的妝面支撐,側面有些虐,但總體不算把臉推到假炸的類型。

  

  

  她的美可貴在乍一看五官很普通,出圖和視頻造型卻又漂亮的恰到好處的韓式女明星。

  

  還有近來的朴秀榮joy、張元英、黃禮志。韓系的女團早已不是當年的連連看,細細看這些新面孔,冷豔、嬌俏、穿搭審美也非常鮮活。

  

  韓系裡還有氧叔比較欣賞的「情緒氛圍臉」,這種臉總是帶著讓人捉摸不透的愁思,氣質是分裂又矛盾的,但這種臉總能在影視作品裡給我們驚喜。金敏喜的生活情感被人詬病,可金敏喜的這份特殊目前在國內,也少類似。

  

  看完韓系再來看看歐美系明豔又嬌嗔美人,歐美系的審美也是這兩年才逐漸趨向與「人造人審美」,比如卡戴珊與網紅模特姐妹,面部的相似度就挺高,但還好每張臉背後都留下了屬於自己的性格與風格。

  

  回溯過去,歐美系的靚麗特殊面孔也是非常多的。不說新人,就說當年的麥當娜,就美到眾人眼中只有她。

  

  

  能金髮魅惑,亦能古典沉穩,一張臉能將性感與迷離集合,令人過目難忘的美。

  

  

  歐美系第二位美的有特色的,氧叔想安利Anya Taylor-Joy。她是一個很漫畫系的歐美顏,比常人更纖細的身型,頭身比極好;典型的凸面型臉,面部因為眼睛的形狀與頜面的狀態,顯得有些像美人魚。

  

  

  Taylor-Joy相當奇妙,第一眼看會有些不適應,整體一覽時又會覺得這張臉神祕又夢幻,彷彿這個人是從漫畫與精靈森林中走出。

  

  

  日系的舊時光辨識度美人,鱷淵晴子是很少被提及的一位。

  

  日本與奧地利混血,眉目如畫卻獨有一份東方的優雅與古典,她算是我們父輩那一帶的熒幕女星,私以為她的臉是最接近東方赫本的一張臉。

  

  其實自昭和與90年代後,日系顏裡也少有如此驚豔又特別的,日系經典大美人的臉最稀缺的不是什麼絕妙的五官,而是神情裡那份隱祕的,彷彿天然就經歷的風霜情緒感。

  

  你在看到她的臉時即刻就能抒發深藏在自己內心的那些祕密,這些臉也因此而分外迷人

  

  看完一些特殊美人,我們最後來說說,為什麼審美多元化後,反而流行起了人造人審美?

  

  人造人審美何時結束?

  互聯網的興起顛覆了太多行業,大眾的生活也在隨之被顛覆,氧叔認為大眾的審美偏好目前已經被互聯網媒體深度影響。大部分人就喜歡看精修與磨皮的畫面,也更喜歡看類似於CG類的面龐,這些面龐失真到甚至有些魔幻,可隨著層層營銷,也不斷擁有大把的受眾。

  

  快手上有一個很火的土味視頻主播,他的臉就類似於土味模板化的吳亦凡,這種臉第一眼看有些假和人工感,但隨著觀看頻率提升,人們甚至就會認為這樣的臉是很帥氣很精緻的。

  男愛豆與女愛豆的模板臉同樣,不論臉多假。只要多營銷總能審美入侵成功。

  

  不是說類似於模板化的臉比自然型審美低級,而是這種全方位模板化的審美趨勢其實對每個人的生活都有些影響。人造人審美就是非常粗暴又直接的,看的時候很爽,久了人們也不自覺對自己模板化苛刻起來。

  皮膚要求無瑕,五官要求精緻,看似在去焦慮找快樂,反而獲得更深的焦慮與捆綁。

  

  「人造人審美」最大的獲益者應該就是愛豆行業了, 私生活一片狼藉,業務能力捉急,只要精修或者修整出一張還不錯的CG臉,在這個市場裡總能分到一杯粉絲支持的羹。(輪番出場的嫂子放錘)

  

  更令人難過的是,這兩年的「人造人審美」已經讓熒幕上極度缺乏值得被真正看一看的臉龐。

來源:新氧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