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天龍八部》的豆瓣評分已經與《逐夢演藝圈》不相上下。又一部經典翻拍,粗製濫造到令人詞窮。
有人說演員根本分不清,文弱與娘炮的區別,段譽活生生被演的無厘頭,演員的質量一屆不如一屆。
有人說導演就是拿拍抗戰片的思路,在拍武俠劇,21年了還能有畫質這麼差的作品,人物第一集扎堆,劇情不知所云。
當然這部劇還有各種的台詞不嚴謹,台詞雷人,劇情襲胸等迷惑元素。
演員顏值與造型也一言難盡,光環型人物,喬峰、段譽、虛竹、慕容復都塑造無能。
氧叔覺得網友的評價很直接,也非常切要害。這部翻拍劇最大的問題是細節經不住推敲,主線故事沒有講出江湖兒女,俠者大義的價值觀來。
有一說一,這樣的作品與當年的97年黃日華那版《天龍八部》真沒法比。
江湖兒女、俠骨柔情,蕩氣迴腸的愛、人美,台詞美。這才是真正具有狹義恩仇的江湖電視劇。
在看武俠片的人心裡,胡軍版的《天龍八部》也許是顏值最高的。劉亦菲、林志穎、劉濤、陳好、等等賞心悅目。
但黃日華這版《天龍八部》幾乎算經典中的經典,大部分網友票選的最愛版本也是它。這部好在哪裡?絕在哪裡?
江湖眾生相:丹心、痴情、痛楚、大義
97版的《天龍八部》在拍攝時經費不足,即便有很好的演員陣容,當時的畫面看著卻有些簡陋。
但瑕不掩瑜,這似乎也成為了它獨特的「TVB」美學符號。
▲糊但是美
要說這部究竟好在哪裡?氧叔認為它的價值觀與所拍攝出的江湖感是最好的。
上至王公貴族,下至乞丐百姓,每個人物的設定都很飽滿,貪嗔痴妄念全都拍出,故事眾生情,眾生相,那才是精彩。
1.紛繁複雜的眾生情與眾生相
喬峰與阿朱,鐵血丹心與俠骨柔腸,當年阿朱死時,電視前誰沒為此落過淚。
黃日華的喬峰,在人物層次感上的表現堪稱絕妙。
一個末路英雄將最心愛的人錯手打死後,心中萬箭穿心的痛楚,天地之大再無容身之處的悲涼,這一幕讓人太動容。
還有陳浩民版的段譽,相較於喬峰的豪情萬丈,段譽的氣質則是溫文爾雅,好文惡武,風月世界的花花小公子。
林志穎的段譽更幼,陳浩民年輕時因為面部更狹長細窄,眉眼往上飛反而是很「溫潤如玉」。
▲一個溫柔公子哥vs一個花心公子哥
這個版本的女性角色也刻畫的很細膩。
有知乎網友這樣評論「何美鈿的鐘靈,幾乎就是從外貌到性格上的完美演繹,鍾靈的鬼靈精怪,天真爛漫,甜美可愛都可謂完美匹配當年21歲的何美鈿。」
還有王語嫣、木婉清、阿朱、阿紫。王語嫣對慕容復的痴情婉轉,對段譽的欲拒還迎;木婉清身上的清冷與嬌羞,以及得知是兄妹之後的傷心欲絕,肝腸寸斷;阿朱與阿紫對喬峰的痴纏與真心。
即便一些小人物,也能深入人心。陳榮峻扮演的全冠清,雪梨飾演的馬夫人,小人物也能翻江倒海,將喬峰搞得臭名遠揚。
▲早年的心機美人巔峰
還有著名的,李若彤一人分飾兩角。
這版有著眾多經典角色與經典場景的《天龍八部》,故事生動,人物皆有血有肉。反觀當下的電視劇故事,又怎能不讓人懷念。
2.台詞美,作曲也美
97版《天龍八部》的主題曲與配樂也極具顛覆性,傳唱度與感染力極強,音律就是典型的英雄旋律。
主題曲是由周華健的《難念的經》——天闊闊雪漫漫共誰同航,這沙滾滾水皺皺笑著浪蕩……
時刻緊扣故事內核人生皆苦,造化弄人,悠然唱出江湖兒女的無奈與求而不得。
章回名都是宋詞,對於人物的詩句也意境與美感並存;塞上牛羊空許約,燭畔鬢雲有舊盟。為誰開,茶花滿路?王孫落魄,怎生消得,楊枝玉露?敝屣榮華,浮雲生死,此身何懼!
▲夢姑
台詞中,喬峰形容阿朱:我既誤殺阿朱,此生終不再娶。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國,千秋萬載,就只一個阿朱。
形容喬峰:「我蕭峰堂堂男子漢,與你這卑鄙小人齊名,簡直是天大的恥辱。」。
形容危險處境:吞風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欺山趕海踐雪徑也未絕望。
最終的落幕辭:笑你我枉花光心計,愛競逐鏡花那美麗。怕幸運會轉眼遠逝 ,為貪嗔喜惡怒著迷。
回顧到這裡,氧叔不免感嘆,場景簡陋但審美立意卻不簡陋?為什麼現在千萬巨資拍不出三分之一的這種電視劇?
千萬巨資製作:粗陋、扁平、審美倒退
不是說現在很多電視劇故事不好,而是我們好像很少能看見審美格局不錯的電視劇了。
想要瑕不掩瑜,故事的主要審美格局一定要在:快意恩仇,江湖兒女等等,內容形式千變萬化,但主旨卻要聚焦人性。
▲馬夫人這個角色非常飽滿
現在劇,彷彿不知人性為何物,把人性編寫扁平化,容不得灰色地帶。
▲只演極端角色,動輒扯三觀
其次,好作品的台詞編劇功底也要有保障。《天龍八部》原著里有許多宋詞,改編後人物台詞也非常俠氣與書卷美,就說出來此情此景讓人落淚。
相反現在的劇,用詞也不考究,語法錯誤之外,還粗陋的很。
三位皇子誕下皇孫?
父皇自幼喜歡三弟…
古裝劇說現代話,武俠劇全是語法成語錯誤,現代劇說奇怪話。而一些在台詞上下功夫的劇,內容又稍顯刻板與拖沓。
以前的電視劇是服化道跟不上好故事與演技,現在的電視劇是故事與演技配不上好的美術設計與服化道。
▲服化道不太好,但演技傳神
▲故事演技跟不上服化道
選角神契合,一部劇能不能成的第三個因素是演員質量。
黃日華就非常符合喬峰的義薄雲天,豪氣萬丈;還有鳩摩智這個角色,萌中帶嗔、痴中藏詐、亦正亦邪。
鳩摩智在原著中出場次數並不多,但在李國鱗的演繹下,這個反派當年呼聲極高。
想要生產好作品,好演員與給好演員機會也很重要。
深入人心的主題曲。天闊闊雪漫漫共誰同航,這沙滾滾水皺皺笑著浪蕩……主題曲其實對於任何一部劇都有點睛之用。
《難念的經》既唱出江湖的翻湧與人心的掙扎,也唱出人世的辛苦與無奈。
不論是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的審美品位,都能在聽到這首歌時感到動容。
現在的大製作們,還會把藝術與感染力放在第一位嗎?
想要瑕不掩瑜,想要審美不粗陋,其實不難,只要回歸本心。
97版《天龍八部》之所以是那麼多人心中的經典,周華健《難念的經》之所以是一代人的回憶,不僅僅是情懷那麼簡單。
因為那一代人,在這些作品里看到了「本心」,在角色與故事裡找到了書中的武俠世界。
俠義柔腸,少年的一腔熱血與為民族大義拔劍的大俠,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