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到5分,這個特工系列怎麼一步步毀掉自己?

王牌特工

文:西帕克

今年二月,由怪咖導演馬修·沃恩執導的《王牌特工》系列最新一集《王牌特工:源起》,正式登陸流媒體,成為今年第一部進入國內觀眾視線的好萊塢大片

如果說,該系列前兩集還在試圖解構《007》電影和美國的牛仔精神,這一集沃恩則試圖玩個大的,想以戲謔的方式,解構一戰歷史。

然而這部講述「王牌特工」組織起源的漫改電影,卻遭遇了口碑和票房的雙重滑鐵盧。

《王牌特工:源起》(2021)

自去年12月上映以來,由於和《蜘蛛俠:英雄無歸》撞檔期,本片票房慘淡,而各平臺評分也是一樣不及格。

相較於第一集的好評如潮,第二集的基本及格,第三集這個幾乎是重啓的故事,則成了整個系列的新低。顯然,在這個連《007》都越來越嚴肅的時代,想玩R級動作和打歷史擦邊球的《王牌特工》,也變得越來越不合時宜了。

《王牌特工:源起》設定在系列在前兩集的一個世紀之前,也因此全片不會出現任何一個正傳中的人物,轉而講述的是裁縫店裡的「王牌特工」組織如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建立的故事。由拉爾夫·範恩斯飾演的英國牛津公爵,在戰爭中目睹了妻子的死亡,於是發誓要保護好他們的兒子。

十多年後,兒子康納長大成人,一戰爆發,康納執意要上前線,卻受到牛津公爵的阻撓。事實上,公爵認為在戰場上殺敵只是徒增無謂的犧牲,他更信奉採用情報網路,靠安插在世界政要周圍的「僕人們」贏得戰爭。但康納還是拒絕了父親加入情報組織的要求,來到前線,親眼見證了戰爭的殘酷。

隨著一戰的深入,公爵漸漸發現,有一個被稱作「牧羊人」的神祕人物,在祕密操控著全球政局,影嚮整個一戰的走向。為了結束戰爭,他必須找出這一切的幕後黑手……

首先,作為一部劇情設定在100年前的起源電影,主要角色均為全新原創,讓本片成了一部脫離原有架構的作品。

再加上觀眾所熟悉的「王牌特工」組織直到電影結束才正式創立,去掉最後這一點點劇情,本片可以說和正傳毫無關聯。

這就好比,拍蝙蝠俠起源電影,講的卻是韋恩家族成為富翁的創業史,這真的有人在乎嗎?

《王牌特工》第一集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托於對這個特工組織架構的緩緩揭祕,滿足觀眾的好奇心和獵奇心。

但作為一部起源電影《源起》卻並沒有過多涉及這個組織的更多內幕,觀眾好奇的比如為甚麼新特工要殺死自己養的小狗等情節,都沒有在本片中揭露,轉而將敘事重心放到了牛津伯爵父子,這對觀眾毫不熟悉的新角色上,讓大多數觀眾都無法移情。

事實上,拉爾夫·範恩斯早在1998年的電影《複仇者》中就扮演了紳士特工的角色,在近兩集《007》中也扮演了新任M,牛津公爵的角色對於拉爾夫·範恩斯來說是毫無突破,甚至是挑戰不足的。

《007:無暇赴死》(2021)

其次,《源起》雖然仍是一部R級電影,但相較於前兩集,其黃暴程度和動作設計感都有所下降,甚至顯得過於正經了。

系列第一集上映於2014年,在當時漫改電影崛起的大背景下,成為劃時代的一部主流R級漫改電影(比《死侍》還要早兩年),整部電影充滿了黃暴橋段,甚至以一個女性光屁股的特寫結束全片。證明了成人漫改電影,也可以有龐大的市場和票房可能性。

《王牌特工:特工學院》(2014)

而到了這一集,在整個好萊塢都更保守的大背景下,沃恩也學乖了不少。整部電影都在討論應該以甚麼方式避免戰爭,有關甚麼是紳士的大道理占據了電影大多數時間,動作戲相對拉胯,愛情戲份幾乎沒有。

全片最有設計感的一場戲,來自幾位主角和俄羅斯妖僧拉斯普廷的大戰,沃恩將芭蕾舞的舞步融入到拉斯普廷這個一米八大個子角色的戰鬥姿勢中,給出了不錯的反差感。

但這相較於第一集中,科林·費斯毫無道理的百人斬長鏡頭,依然相距甚遠。第一集的各種粗口和「送你一朵菊花」的黃段子,在本片中則完全欠奉。

最後,本片最大的失敗則在於對歷史的傻瓜式解讀和毫無道理的戲說。第一次世界大戰,被稱作「偉大之戰」,是一場帝國主義國家瓜分世界的戰鬥,有超過1000萬年輕人在這場戰鬥中死亡,但同時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新式武器如飛機、毒氣、坦克、遠程大炮相繼投入戰爭,既是一場世界災難,也是世界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進程必不可少的階段。在這場大戰後期,俄國發起十月革命,君主制在歐洲開始退潮,才有了我們熟悉的當代世界政治。

一戰百年時,不少電影也開始紀念這場大戰,最重要的是,紀念那些在戰場上犧牲的年輕人。

包括彼得·傑克遜的紀錄片《他們已不再變老》,山姆·門德斯的《1917》都是其中的優秀作品。在這場戰爭中,英國作為主要的參戰方和勝利者,也讓一戰成為不少英國導演的心結,馬修·沃恩亦不能免俗。

《他們已不再變老》(2018)

事實上,沃恩一直熱衷於將漫改電影融入歷史敘事中。2011年,在沃恩導演的《X戰警》起源電影《第一戰》中,便將納粹大屠殺、美蘇冷戰融入到電影背景故事中。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看著兩派超級英雄們互相接核彈玩,其實已頗具歷史解構和戲謔的成分。

但也必須承認《第一戰》的成功,更多是《X戰警》角色以及演員自身的魅力,融入歷史的部分,不但沒有給電影增加厚重感,反而讓整部電影不倫不類,脫離真實。而《王牌特工:源起》,則將《第一戰》的缺點無限放大。

《他們已不再變老》和《1917》這樣的優秀的一戰作品,都在展示戰爭中個體創傷,以此達到反戰的訴求。而《源起》則不試圖展現普通人,轉而去說那些並不存在且塑造極其單薄的所謂英雄,格局看似更大,實則格調更低。

在《源起》中,整個一戰都變成了神祕的「牧羊人」的陰謀,他所建立的祕密組織,成員包括了刺殺斐迪南大公的普林西普,妖僧拉斯普廷,甚至列寧也是其中的成員。整個一戰成了「牧羊人」的一場大棋,而這個「牧羊人」更被設定成一個備受大英帝國壓迫的蘇格蘭人。也讓整個世界大戰,變成了英格蘭紳士和蘇格蘭流氓之間的街頭內戰,將歷史完全傻瓜化。

犧牲1000萬人的戰爭,最終靠一個英雄解決,顯然是一種好萊塢的強盜邏輯。電影的彩蛋中,更是讓希特勒出場,成為祕密組織的新成員,並和列寧相互問好。這個世紀最重要的大革命,甚至之後的二戰,都成了這部電影調侃的對象,是完全的歷史虛無主義。

同時,這部電影又是分裂的,它花了大半部的時間講述君主制和世界大戰的不必要,認為所謂的皇帝都只是鬥氣的表親和小孩。但兜兜轉轉一圈,以牛津公爵為代表的的「王牌特工」,卻成了君主制最大的救星和支持者,這無疑是極大的諷刺。「王牌特工」追求表象和平,將革命小醜化和虛無化,認為一個賢明的君主才是最重要的,這樣的歷史觀,即便放在好萊塢主流商業片裡,都是幼稚和低級的。

《王牌特工:源起》是一部披著激進外衣的保守電影,以大英帝國100年前的餘暉,進行一場大銀幕的招魂,但遺憾的是,如今已不再有甚麼觀眾買賬。

但至少有一點沃恩說對了,紳士和流氓,其實是可以互相轉換的,紳士的祖先都是燒殺搶掠的流氓,只不過到了新的時代,披上了一層叫做「紳士精神」的外衣。

如果《王牌特工》下一集能講述一些真正流氓的故事,才可能挽救這個系列。

來源:虹膜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