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首次擔當導演,執導了《我和我的父輩》中《詩》這一章節。她與編劇聯手,把航天人為夢想付出的拼搏和犧牲,詮釋得細膩入骨、浪漫溫情。
17歲主演首部電影,19歲成為「謀女郎」的章子怡,是「75後花」中不折不扣的頂流。出道不久就沖上巔峰,作品不斷、後勁十足。玉嬌龍的桀驁銳氣、宮二先生的剛烈深情、孟小冬的闊朗豪氣等,都是章子怡留在大銀幕上的經典影像。
但後來試水電視劇領域的《上陽賦》口碑不佳,還被嘲笑裝嫩。跟她同屬「75花」的其他女明星,也多多少少都遇到了一些「事」。
在《詩》中出演「成年妹妹」的海清,將太空中的那滴眼淚,流進了很多觀眾的心裡。
因為飾演過太多媳婦角色,海清留給觀眾最深的印象,還是短發、嘴快,或是帶點小嬌嗔、或是潑辣的「國民媳婦」糢樣。在某些網友看來,她總是在不停重複,演的是不同時空背景下的同一個人。
某頒獎典禮的一次發言,讓海清陷入輿論漩渦,不少人指責她事先不與同臺的人商量好,明明只有自己資源差卻擅自代表所有人,搞得大家尷尬不已。
當場被海清調侃的宋佳,此次也參演了《我和我的父輩》,在《鴨先知》一章中與圍裙媽媽撞了臉。
可清純可風情,可溫婉可潑辣的宋佳,在鏡頭裡特別耐看。明明是精致清秀的眉眼,卻別有一種特別的張力。
只是近些年的宋佳,「戲運」有點下滑。參演的影視作品不是口碑不佳,就是票房低迷,還因為發文稱演員是高危職業,引來不少爭議。
好在,演技愈發嫻熟精湛,被網友稱為不存在中年女演員困境的「神奇女演員」。
學了7年京劇的袁泉,她更像是娛樂圈的一股清流,長相、氣質在演藝圈都獨具特點。既可以文藝,也能夠時尚,穿越時光回到從前也一樣讓人驚豔。
演話劇把金獅、梅花獎都捧回了家,離了舞臺進入小屏幕同樣光彩四射。唐晶別具魅力、戴茜美上熱搜,真正將表演當成職業去做的女演員中,任何時候都不會缺了袁泉的名字。
對於將話劇擺在首位的袁泉來說,時光的消逝反而是歲月恩賜,因為「契科夫的一些話劇,必須是40歲以後的臉才能演」。
曾盛贊袁泉「光芒掩蓋了一切」的馬伊琍,本身也是一位優秀演員。從出道開始就以短發示人的她,很早就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
但同時,馬伊琍又不被外形所限。
出道至今,她演過風塵女、大家閨秀、時尚女郎、土氣邨婦等不同角色,還在《旗袍美探》中來了一場撩動人心的詼諧旗袍秀。
從失敗婚姻中走出的馬伊琍,一如網友所說「神清氣爽」。與胡歌合作的《繁花》尚未開播,僅僅只是放出了首支預告片,便已經賺得不少關註。雖然經歷了不少事,但人生越過越精彩。
姚晨,也是女演員中用作品說話的代表人物。
憑借《武林外傳》中嬌蠻任性、爭強好勝的郭芙蓉成名後,姚晨開始嘗試更多類型的角色。客串出演了不少劇集後,她遇到了《潛伏》中的王翠平,踩著臺階又上了一層樓。
之後的姚晨,成為過網路風向標,引發過網路口水戰。雖然個人形象存在爭議,但鏡頭下仍然魅力非凡。
演員之外,姚晨為自己開辟出了新身份。由她監制、主演的《送我上青雲》口碑不俗,還幫她獲得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以7.6分收官的《理想之城》,被稱為孫儷《安家》之後的「雪恥之作」。但她在劇中的狀態和角色設定,卻引發了兩極評價。沒達到爆劇熱度的收視率,也讓人覺得昔日的「收視女王」扛不動劇了。
2011年開播的《甄嬛傳》創造了孫儷事業的巔峰。雖然有不少網友覺得最大功臣是配音,但她本身的表現也確實不俗。
甄嬛之後,孫儷獎拿得多了,口碑反而在下降。角色重複、與鄧超秀恩愛過於頻繁,都是引發網友不滿的原因。
梅婷,成名早、起點高、代表作多,在演藝圈中屬於底氣十足的女演員。
但《父母愛情》之後的梅婷,或許是將重心偏向了「母親」這個角色,以至於再無經典面世,反而不斷在綜藝節目中出鏡。
由《外來媳婦本地郎》進圈的劉濤,扮相古今皆宜,演技也不差,出道之後真是順風順水,參演了不少口碑之作。
不過,這兩年的劉濤似乎有點不太順。
被寄予厚望的《大宋宮詞》開播後口碑一路下跌,做主持人又被吐槽大舌頭、咬字不清,連在鏡頭前的形象都被指太油膩。
加上「替夫還債」的傳聞和過往的迷惑言論,都不同程度影嚮了劉濤的人氣。
因靈動、俏皮的李玉湖成名的黃奕,曾經也是形象、演技都備受好評的人氣女星。但兩段失敗的婚姻,嚴重拖了她事業的後腿。
現如今的黃奕,雖然出演的影視劇多數品質堪憂,但憑借綜藝挽回了一些人氣。拍戲之餘,就是忙著投資,飲食業、月子中心、母嬰用品和美容業都有參股,把自己活成了一位「生意人」。
對於一個演員來說,作品永遠是最有力的支撐。
其實,國內的中年女演員也並不像海清說的沒戲拍,而是很難遇到合適的劇。
劇情設定之單一,人物類型之重複的程度,已是冰凍三尺。從某個角度來說,海清、孫儷的「重複」,劉濤和章子怡的翻車,或多或少都跟此有關。
想要改變這種困境,個人力量微乎其微,需要的是國產影視劇圈整體的努力啊。
來源:巴塞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