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些女明星的側臉,終於不焦慮了…

李嘉欣

想問問看屏幕前有多少人,曾經有一瞬間會因為自己沒有生得一張直面型,而倍感遺憾?

越來越覺得好多普通特徵都被缺點化了,比如突嘴和月亮臉。以至於很多人越關注審美,就越是焦慮。

但你知道嗎?

「缺點」有時也是平衡點。

與其掩飾自己的缺點,不如迎合自己的面型,讓風格統一。

熱衷於給女明星看臉的羊,最近又對側顏審美有了一些新思考。

想用簡潔的白話,給大家講清「不完美」的合理性👇

側顏的3種發力表現

不是所有人生來就是能擁有特別平整流暢的骨相的。

即使有時候我們的咬合關係正常,但或多或少都會存在點外型上的「問題」——要麼突嘴,要麼月亮臉。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這些「問題」都是常見且難以避免的。因為它們其實是側臉的不同發力表現形式,而不是需要你處理的顏值缺陷。

為了好理解,羊先舉例一個廣受認可的側顏發力形式——眉弓強勢型。

1、眉弓強勢型

說起眉弓強勢,大家腦海里應該都有清晰的印象。畢竟很多港星臉、網紅臉、混血臉都是這一款。

直面型+眉弓強勢型,基本上是很多大美人的標配。

袁潔瑩和關之琳的眉弓都長得很漂亮

如果不是直面型,眉弓強勢的驚艷度會適當打折扣。

大家比較熟悉的金晨、昆凌也屬於眉骨長相優越的女明星。

眉弓強勢會強化眼部的情緒力,在男性中也不少見。

陳坤、朱一龍這種靠眼睛殺人的男明星,往往都有優越的眉弓來輔助。

對於大多數的普通人而言,我們既不是直面型,也沒有這麼優越的眉骨條件。

是不是眉骨低平,就邁不進美人的門檻了呢?

眉骨焦慮,大可不必!側顏的發力形式,不只有眉弓強勢型一種👇

2、面中強勢型

前面說往往是直面型的人搭配強勢的眉弓才最好看,這是因為每種面型都有自己適配的側顏發力形式。

比如,娛樂圈中大部分的鼻王,都是球面型的長相。

什麼樣的側顏符合球面型呢?

有兩點特徵:

一是符合凸面型要求。

所謂的凸面型,是相較於直面型、凹面型而言的三種側臉分型之一。

具體判斷方法是看眉間點、鼻下點、頦前點。

這三點連線是直線就是直面型,外凸就是凸面型,內凹就是凹面型。

二是鼻子表現要優越。

在凸面型的基礎上,如果鼻子能在面中擔起表現,就會形成球面型。

大家可以把球面型理解成凸面型的小分支。

很多動漫人物的構圖,都是按照球面型來畫的。

正因為是靠面中的鼻子撐起球面,所以球面型的上下庭可以相對置后。

也就是說:球面型可以包容一定的下巴后縮、突嘴、平額頭。

簡稱弱額強鼻

女明星是球面型的配置有很多,比如萬茜、張柏芝、趙麗穎、董潔…

很多我們印象中的鼻神,都是面中強勢的球面型。

趙麗穎的球面型算是女明星中很明顯的了。

所以各種圓弧的線條才能在她的臉上表現和諧。

男明星例子中最明顯的就是蔡徐坤、楊洋。

蔡徐坤撕漫男的稱號,除了身材基礎,也有他球面型的加持作用。

楊洋沒有蔡徐坤那麼明顯的下巴后縮。

側顏感覺弧度並不大,但是高聳的鼻尖確實是他面部的側顏擔當。

王一博也算是球面。

只是他的下庭在某些角度下比較長,看起來更接近於橢球。

說到這,你還有直面型焦慮嗎?

凸面型的人其實可以換個思路——透過鼻子的表現來發力,會比單純強調飽滿的額頭與眉骨要來得更輕鬆贏好大!

但鼻子也不是一味求高就好了,再次強調:鼻子不能平地起高樓。

鼻基底凹鼻子再高也沒用,每一個凸面型的人先天都有一個相對飽滿的鼻小柱基底

左邊妹子和張柏芝的鼻部高度是差不多的,但由於鼻翼基底陷落看起來側臉立體度不如張柏芝。

左邊也是凸面型,但鼻翼基地太過凹陷

導致鼻子整個陷入,顯示不出鼻部高度

這說明僅僅是依靠鼻小柱基底是不夠的,想要構造球面型也要求鼻翼基底能跟得上。

這兩種鼻基底的區分如下圖,位於鼻翼下方的才是鼻翼基底。

鼻翼基底屬於骨性部位,因此這裡凹陷最好選擇假體來支撐。

假體形狀如下👇

硅膠鼻基底假體

小總結:如果你是面中強勢型人,適當的突嘴與下巴后縮也沒啥,最重要的是發揮鼻部優勢,墊鼻子的同時別忘了鼻翼基底。

這是不是說,我們要麼靠眉骨出彩,要麼靠鼻子出彩呢?

答案是:NO。

如果你眉骨低平、鼻子也不夠好,那麼你很可能是下頦強勢型人👇

3、下頦強勢型

下頦就是下巴。

與球面型允許下巴后縮相反,這一類的側顏要求下巴有一定的前伸度,還要夠薄而鋒利。

舉個例子,鞠婧禕就是下頦強勢型人。

這麼說,其實大部分的凹面型人都很適合走下頦強勢的路線——因為凹面型人的下頦普遍發育得挺好。

由於靠的是下巴,所以對於下頦強勢型人來說,不要求鼻子有多高多挺。

舉個例子,周迅其實鼻子一般但側顏卻有種別樣的美感,就是因為她屬於下頦強勢型人。

這樣兜翹的下巴,能夠賦予她一種冷淡氣質。

下頦強勢型人雖然不要求鼻子高。

但卻要求鼻尖的走勢與下巴尖的走勢相互協調,能夠保持大體平行。

比如周迅的鼻尖和下巴尖都是向下傾斜的👇

而回頭看小鞠,她的下頜拐點明顯,下巴尖的走勢明顯是向前的。

所以她的鼻子相應的也是翹鼻,保持鼻尖與下巴尖走勢一致。

雖然不要求鼻背高度,但下頦強勢型人也需要優秀的鼻基底去做支撐。

否則,便不能平衡下巴的兜翹程度,顯得側面過於凹陷。

小總結:如果你是下頦強勢型人,可以重心放在強調下頜線的清晰度上面,對於鼻部也不必過於追求高度,反而應該思考如何通過調整鼻尖和鼻基底,來實現與下頦走勢之間的協調性。

假體的選擇

其實說來說去,側顏可以表現的強勢部位無非就是:眉弓、鼻部、下巴。

而無論是哪種側顏發力表現形式,都需要鼻基底的協調配合。

再次提醒大家:鼻基底屬於骨性支撐部位⚠。

因此有條件的最好還是選擇假體,而不是市面上包裝的各種號稱能永久有效的針劑。

這個部位如果填充過量會導致組織下垂,形成法令紋。

至於鼻部以及鼻基底假體材料的選擇,常規且安全的兩大材料就是硅膠膨體

硅膠的結構更穩定,墊進去什麼樣取出來就是什麼樣,缺點是有點沉,所以容易移位。

膨體的結構是多孔,能夠與人體組織融合且質量很輕,缺點是會越來越硬取出對人體組織傷害比較大。

究竟該怎樣平衡兩大材料的優缺點呢?

韓國的專家們經過了12年,終於研發出一款獲得了多項專利的面部假體。

羊不得不誇一誇這款假體——太陽假體👍

之所以叫太陽假體,是因為它是韓國太陽醫療株式會社研發的,這個企業擁有超過30年的專業面部植入假體生產經驗!

韓國太陽醫療器械公司是專門研發生產適合亞洲人種的面部假體公司,以做鼻子材料最聞名。

自從太陽假體2014年9月獲得了咱們國家的CFDA的批准,如今在國內已經上市7年了。

經過市場這麼多年的檢驗,讓很多人對這款假體十分信任!

今天羊就介紹下這款假體,為什麼說它比傳統的硅膠和膨體要好~

太陽假體選用的材料是硅膠,這是因為硅膠的穩定性以及低敏性幾乎是所有假體都不能替代的一個優點。

用白話說就是👉硅膠材料適合大多數人。

但是硅膠也面臨著一些尷尬的小問題:比如由於表面太光滑更容易產生包膜攣縮,側面也很容易透光…

那太陽假體呢就在普通硅膠材料上做出了研發調整,大大降低了上面這些問題。

簡單總結起來,太陽假體有3大優勢:

1、頂級天鵝絨面,避光又穩固

就是說太陽假體會將硅膠材料表面進行打磨,製作成天鵝絨般的磨面。

相比於普通光滑的硅膠材料,太陽假體更毛糙,能夠與人體組織更好的相融合,所以更穩固

但又不至於像膨體那樣多孔,導致人體組織能夠生長進入假體內部,取出損傷大。

同時,由於是天鵝絨面的,所以太陽假體不會出現透光現象。

解釋起來就是光的漫反射現象,表面粗糙的太陽假體能夠將光線打亂泛著,從而大大降低透光率

2、曲面精雕分段設計,逼真又流暢

除了透光和移位,相信大家最擔心的假體問題就是觸感太假了!

像是鼻基底這種部位,最尷尬的不是靜態而是動態笑起來會有小三角。

所以假體的逼真度也成為了醫生們要解決的難題。

太陽假體為了避免這一點,將美學、醫學與材料學相結合,採用曲面精雕技術,令假體與人體的貼合度更高。

更精細的假體弧度,出來的效果也就更自然順暢。

同時由於已經做了精雕處理,也大大減少了醫生們雕刻的工作量,降低了雕刻難度,間接縮短了手術時間。

精雕后的太陽假體擁有更自然的曲線,植入更容易👍

並且根據人體面部結構不同,分段設計出了不同的手感。

就拿鼻假體舉例子,太陽假體軟硬結合,鼻背部軟硬度接近鼻軟骨,鼻尖又特別Q彈,十分真實!

3、無縫拼接技術

很多墊了假體的姐妹都是期待著能儘可能的永久保持。

但有些傳統的假體產品,往往材料沒過期,卻因為拼接處斷裂而導致需要取出。

太陽假體為了延長假體的使用壽命,經過對硅膠分子特性的研究,首創了無縫拼接技術。

因為實現了近乎於一體成形的效果,所以再也不用擔心假體開裂!

總結一下:

1、太陽假體用的硅膠材料,天然的屬性很穩定,用於面部能保證墊進去什麼樣,取出來什麼樣,對人體損傷小;

2、太陽假體做了天鵝絨面的處理,大大降低了假體移位的風險;

3、太陽假體具備曲面精雕工藝,使得假體更貼合自然,縮短手術時間。

這麼看來,太陽假體還挺適合鼻基底部位的,畢竟大家都知道鼻基底部位很容易發生位移🙂

鼻基底最好還是能用好材料就用好材料!

不然後續煩惱多多——太硬影響表情、太粗糙痕迹明顯!

來源:新氧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