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歌導演,被稱作中國大陸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同時也是一位具有精英意識和批判意識的「儒導」,即知識分子型導演。
有人用這樣一句話來評價陳凱歌:他立足於中國人的主體性,從哲學性、社會性和歷史性三個維度,用獨具特色的影像語言,思考中國人的現代性轉型。
當然這句話略顯晦澀,簡單說,就是陳凱歌拍的電影很特別,很好看,同時也很深度,電影兼具歷史縱深感,有時甚至有些難懂,但又立足於中國人本身。
其實,一個導演最好的證明自己的方式,就是他的作品。那麼提到陳凱歌導演,一部《霸王別姬》就夠了。這部電影是中國電影雅俗共賞的典範,在華語影壇樹立了難以逾越的豐碑,同時陳凱歌也是中國第一個獲得戛納金棕櫚大獎的導演。
《霸王別姬》表面上講兩個京劇藝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其實是講中國人對人之所以為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
當然,陳凱歌還拍過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電影。比如《無極》,玄幻是皮,其實是講如何安置內心的情感寓言;《妖貓傳》,則是在懸疑的故事中,鋪陳中國人理想裡關於至真、至美、至純、至善的寓言。
那麼,能拍出如此複雜又雋永的電影的導演,他的人生經歷同樣跌宕起伏,感情經歷充滿挫折、無奈、激情與興奮。
1、
陳凱歌,1952年生於北京的一個文藝世家,父親是著名導演陳懷皚,母親是高級編劇劉燕馳。
小時候的陳凱歌,經常去父親拍片的現場去看熱鬧兒,去了幾次就不去了。因為往往等了好幾個小時,只見一群人準備道具、機器啥的,就是不開始拍,時間久了就感覺「拍電影真無聊,太沒勁了」。
1969年,陳凱歌初中畢業後,到雲南西雙版納農墾局下鄉,由於籃球打得好,很快成了體育兵。
據說當時陳凱歌是偷偷從農場走的,怕不放人,而且跟徵兵的首長說:我行李裡還有10筒牙膏呢!
牙膏是陳凱歌的父親陳懷皚給他買的。
在部隊當了5年兵,1975年,陳凱歌轉業回北京,在北京電影洗印廠當工人。三年後,碰上恢復高考,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
其實一開始陳凱歌想考北大中文系,理由是:自認為作文寫得不錯。
在北京電影學院的考場上,老師上來就問陳凱歌:什麼是電影節奏?當時的陳凱歌對電影一竅不通,但卻嘰哩哇啦講了半天。
陳凱歌的前妻洪晃曾說:陳凱歌太能說了,很枯燥的一事兒,他都能給你講出花兒來。
不過,令陳凱歌沒想到的是,考試失利了。
後來陳凱歌問老師為什麼把他刷下來了,老師說:我原指望你說對電影一點不懂的,你不懂我們能教你了,結果你說了那麼多我們還教你什麼呢?
好在後來陳凱歌命好,當時的文化部部長向北京電影學院下達擴招指示,陳凱歌終於考入北京電影學院78級導演系。
當時是導演系的高材生,陳凱歌畢業後直接分配到了北京兒童電影製片廠。
1982年,30歲的陳凱歌,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心氣兒很高,發誓要幹出一番事業來。
不過,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時,陳凱歌遇到了心儀的女孩兒,據說是圈外人。
網上難以找到女孩兒相關的資料,只零星地看到,1984年,陳凱歌拍攝了文藝片《黃土地》,這部電影榮獲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和東京電影節黑澤明獎等獎項,於是陳凱歌決定和女孩兒結婚。
可是結婚不久,女孩兒決定要去國外生活,而陳凱歌的事業在國內,他無法離開,於是二人結束了短暫的婚姻。
這段婚姻,讓陳凱歌很受傷。
2、
不過,天無絕人之路,當時國內有一位很優秀的女性,特別喜歡陳凱歌導演的作品,她就是有著「名門痞女」之稱的洪晃。
洪晃不是等閑之輩。1961年出生於北京大名鼎鼎的史家衚衕51號的洪晃,外祖父是大學者章士釗,曾經擔任過司法總長兼教育總長。母親章含之,被稱為「中國最後一個名媛」,曾是教員同志的外語老師,父親是北大經濟系的教授洪君彥,繼父是曾擔任過外交部部長的喬冠華。
洪晃本人呢,12歲被公派赴美讀書,在美國乃至世界頂尖的文理學院——瓦薩學院畢業後,拿到了綠卡。1986年,洪晃擔任德國金屬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的駐華代表,年薪7萬美元,相當於人民幣20多萬元。馬未都說,當時北京的一個四合院才一萬多塊錢。
後來,洪晃在商界玩膩了,對錢就那麼回事兒了,於是辭職搞媒體,出版雜誌,幹自己喜歡乾的事兒,做自己。
2003年,洪晃出任中國互動媒體集團CEO,成為京圈時尚和文化界的名人。
陳凱歌當年還沒什麼名氣,距離拍《霸王別姬》還有七八年的時間。據說兩人談了一個月就好上了。
「一次聚會,挺晚的了,兩個人就又拉手又親嘴了。」
那時候的洪晃說:「當時就想,一個男人怎麼會這麼有魅力,每天都擔心他被搶跑。」
有資料稱,洪晃在嫁給陳凱歌之前,有過一段婚姻,前夫是一位老實巴交的工程師,當時洪晃大學還沒畢業,結婚時誰也沒說,從教堂回來的路上,給媽媽掛了個電話,告訴家人:我結婚了。
3、
洪晃和陳凱歌結婚沒有多久,發現二人並不是一路人,矛盾也多了。陳凱歌一心要幹大事業,洪晃卻對「名利」沒有那麼渴望。
洪晃曾對記者說:「我們的性格水火不容,戀愛歸戀愛,一不小心當了夫妻。從一開始就有這樣的差異,但那個時候,我心裡正熱乎,沒有在意。他的生活習慣和我的並不一樣。」
另外,洪晃慢慢發現,陳凱歌身邊的女孩兒慢慢多了起來,並在1991年拍攝電影《邊走邊唱》時,和女主角許晴傳出緋聞。
於是,二人經常發生激烈爭吵。後來陳凱歌正在拍《霸王別姬》,不同意離婚,洪晃說:「你不離婚,我就給你戴綠帽子」,陳凱歌不得不同意離婚。
陳凱歌和倪萍相識於1989年,倪萍的氣質和許晴完全不一樣,倪萍像鄰家大姐一樣,含蓄、溫婉、大方,許晴的氣質偏魅惑、性感和妖嬈。
不過,後來二人由於種種原因,沒能修成正果,陳凱歌於是和陳紅髮生了戀情。
提起當年的陳紅,人們對她的第一印象,就是「大美人兒」,有多美,用網友的話說,古人講的「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貌」,大概就是如此。
陳凱歌身材高大,又身居導演,位高權重,陳紅感到「很有男人的那種力量感」。
陳紅走後,陳凱歌讚美陳紅:
美極了,真像一幅油畫。
陳紅1968年生於江西上饒的鉛山縣,從小學到高中,一直能歌擅舞,是班裡的文藝委員,高中時考上了最好的上饒一中。
1986年,陳紅考入上海戲劇學院,和蓋麗麗是同班同學。
同樣是在這一年,陳紅飾演了根據蒲松齡《聊齋志異》改編的電視劇《聊齋》中的女主角連城,有了一些名氣,於是被瓊瑤看中,出演電視劇《幾度夕陽紅》。
天生麗質的陳紅,出道以來沒有緋聞傳出,大學沒畢業就被北京青年劇院選中。自上中學以來,就有很多男生追求她,但都被她拒絕,她一心撲在學習上,直到遇到陳凱歌。
4、
1994年,陳凱歌導完《霸王別姬》,決定趁熱打鐵,又邀請張國榮出演電影《風月》中的男主角,渴望此片能再次衝擊奧斯卡。
男主角定了張國榮,但女主角一直定不下來。原定的主角是鞏俐,可鞏俐去拍張藝謀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去了。
劇組經過海選,最後鎖定了四個人,分別是王靜瑩、張庭、陳紅和周迅。
王靜瑩是徐克導演推薦的,是中國臺灣地區著名的女演員兼糢特,美貌曾一度比肩林青霞和王祖賢,當時陳凱歌稱讚王靜瑩:「迄今為止見到的最美麗的女人」。
可是在開拍了近一個月後,陳凱歌覺得王靜瑩入戲太慢,演戲天賦不夠而棄用了王靜瑩。後來又找了周迅,但陳凱歌見了後發現周迅身材太嬌小了,不適合演大小姐,於是首選了陳紅。
陳紅一接到電話,聽說要和張國榮演對手戲,大清早跑去劇組試鏡。在化妝時,猛地一睜眼,看到了鏡子裡的陳凱歌。二人對視了半秒鐘,突然間就有了眩暈的感覺,是那種身體失重的,彷彿要落水般的感覺。
可後來,陳紅還是沒能出演《風月》,因為出了匿名信事件,說陳紅為了當主角和導演陳凱歌有那方面的關係。
當時把陳凱歌氣得夠嗆,為此大發脾氣,在電話裡告訴陳紅:「我正式通知你,陳紅同志,你永不錄用」。
當時陳紅聽到這個「晴天霹靂」,氣得哭昏了過去。
時間來到轉年的1月,即1995年1月,陳凱歌和葛優在美食城吃飯,把陳紅叫了過去。二人一起喝了不少酒,於是跑去走廊上聊天,二人越聊越投機。然後陳凱歌經常約陳紅去看音樂會、看車展,二人產生了戀情。
陳紅說:「行吧,不適合再離唄。」
陳紅話一出口,陳凱歌不高興了: 「不行,我離了兩次婚了,這一次是下了決心要結婚,是要跟你過一輩子的。你要答應我,結了婚就不許離婚,這是我跟你結婚唯一的條件。」
那時,陳凱歌正在北京頤和園的一條船上和鞏俐籌拍《荊軻刺秦王》,聽到大兒子出生的消息,激動得熱淚盈眶。
5、
陳凱歌和陳紅婚後很幸福。
陳凱歌在拍攝《荊軻刺秦王》時,由於管理方面的原因,虧了100多萬,是陳紅拿出多年拍戲的積蓄幫陳凱歌渡過難關的。
後來,陳紅索性到國外學習了先進的電影製作經驗,併到清華大學讀了EMBA經濟管理,隨後,拍戲很少了,退居幕後當起了製片人,並在工作之餘照顧孩子,儼然一位賢妻良母。
目前大兒子陳宇昂在美國留學,是一名學霸,而陳飛宇繼承了陳凱歌和陳紅的超高顏值,成了一名演員。
而近年的陳凱歌,雖然導戲數量並不是很多,但積極參加綜藝《演員請就位》的錄製,培育演藝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