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圈一姐,憑什麼每次出現都被judge長相?

許鞍華

奇怪,她的成績明明在華語影視圈甚至是全球數一數二,卻那麼低調。

圍繞她的許多標籤,都是帶著些八卦性質的邊角料。

60多歲依然坐地鐵,買不起房子,窮到劉德華零片酬參與電影…

這是她的一部分,卻又不是全部。

羊說的,是導演許鞍華,一個碩果累累的女人。

經她手的經典電影無數,《客途秋恨》、《千言萬語》、《女人,四十》、《桃姐》…

許鞍華也是影后挖掘機。

鮑起靜、李麗珍、蕭芳芳、斯琴高娃、喬宏、葉德嫻、劉德華相繼被她送上帝后寶座,拿過柏林、威尼斯、金像獎、金馬獎等大獎。

去年她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獅獎」,這個獎項是專門為獎勵那些劃時代的電影大師設立的。

但那些熱鬧和光鮮,似乎又離她很遠。

再不說說她,實在是可惜了。

 

時代的「滯銷導演」

去年,關於她的紀錄片《好好拍電影》上線。

導演文念中沒有用女性身份這一點來解構她,關於容貌、愛情的部分一帶而過,這讓羊看到了一個更多維度的許鞍華。

其中有不少大佬出鏡。

李檣說許鞍華是為數不多的「知識分子導演」。

爾冬陞說當年很羨慕她,許鞍華當年是「新浪潮」的寵兒。

劉德華第一次抽煙還是跟許鞍華學的。

她一出道就風頭無兩,《獅子山下》、《瘋劫》、《胡越的故事》和《投奔怒海》,其中《瘋劫》被認為是香港新浪潮代表作之一。

△《投奔怒海》劇照,這部電影也是劉德華的處女作

△《瘋劫》里有兩大女神,趙雅芝和張艾嘉

但她又是辛苦的,笨拙的,甚至一大半時光都是不盡如人意的。

她寫了一本自傳,叫《許鞍華說許鞍華》,書里有很多大實話。

她說自己對細節不夠講究,節奏控制不太強,不會寫劇本。

那些很經典的電影,在她看來也不夠好。

「《客途秋恨》拍的很粗。」

「《半生緣》也不夠好。」

她也評價過舒淇在拍戲的時候「懶洋洋」,似乎不能進入狀態。

李安在書里寫吳倩蓮在《飲食男女》里因為緊張拍不好戲,他氣得踹門而出。

對比一下,許鞍華實在是太溫和了。

想要在以男人為主的導演圈殺出重圍,許鞍華消化了很多粗糲。

她在片場的時候總是一根接一根的抽煙,有時候還會發脾氣,發完脾氣又給大家買菠蘿包、奶茶道歉。

其實這些都是壓力大的表現。

許鞍華說話的時候喜歡哈哈大笑,嘴角不自覺跟著顫,很多時候其實是在掩飾自己的不安。

她拍《客途秋恨》的時候,王晶評價「誰要看一個胖女人和她媽的故事。

許鞍華很生氣,而這些年圍繞她的很多議題始終離不開外貌,而男導演們卻沒有這種負擔。

後來兩人和好了,許鞍華拍《天水圍的日與夜》和《得閑炒飯》王晶都有投錢,還表示許鞍華是自己最佩服的導演。

關於運氣,她並不是票房的寵兒。

她的電影好一部壞一部,大部分電影都叫好不叫座。

1984年的《傾城之戀》讓人大失所望,2004年的《玉觀音》被人吐槽大失水準,《黃金時代》票房慘淡…

但在最近十年間,她拍出了《桃姐》、《天水圍的日與夜》等高質量影片。

她形容自己是很需要「一鼓作氣」的導演,需要想到什麼就去做什麼,有時候來不及去思考細節,有時候甚至劇本還沒寫完就開拍。

這種困窘也和她性格太「獨」有關。

香港導演大部分都有圈子支持,徐克有新藝城,吳宇森等人有嘉禾,陳可辛、王家衛是歡喜傳媒,但許鞍華沒有簽約任何公司,每次拍電影籌錢都很困難。

她拍最喜歡的《半生緣》,因為缺錢停滯了很多年,直到後面籌夠了一千一百萬才開拍。

拍《桃姐》的時候她找到劉德華,劉德華因她的缺錢感到難過,決定零片酬出演。

她一直處於時代的夾縫中,勤勤勉勉的埋頭苦幹,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那些閃閃發光的女人

許鞍華電影里的女明星,都有一張隱忍而生動的臉。

她們陷落於自己的生活里,臉上有算計營生的疲憊和失落,但也不失對未來的熱忱,還有點硬氣。

女主們都是小方臉,稍微圓潤一點的張曼玉、李麗珍、鍾楚紅,也是方臉,氣質的框架是堅強的。

△林青霞也做過她的電影女主角,《今夜星光燦爛》劇照

顴骨到下頜的線條微微崎嶇,平面中,是自帶愁緒的長相,演起平常女子就很有說服力。

徐克等導演擅長拍搖曳生姿的美人兒,而許鞍華擅長拍「女性自己」,媽媽、女兒等身份只是外殼罷了。

《客途秋恨》里,追溯的是母女關係從疏遠再到圓融的過程,這部電影是許鞍華的半自傳體。

媽媽葵子是日裔,年輕的時候嫁給一個中國軍官,她在這裡語言不通,和公婆女兒感情疏遠,每日打麻將解悶。

女主曉恩是張曼玉飾演,她和媽媽感情生疏,更不懂她的乖僻。

直到她陪媽媽回了趟日本,在陌生環境中無所適從的她才體會到葵子的難過。

鏡頭裡的張曼玉是愁緒萬千的,還有點迷茫,母親也是如此。

一方面是身份認同與被認同的危機,另一方面是對母親的抗拒和模糊。

她公認的巔峰之作《女人四十》,講的是中年女性阿娥在公公患病之後,和一系列的瑣碎短兵相接的過程。

阿娥是蕭芳芳飾演,她長著一張精明潑辣的臉,眼裡有港女常見的那種精光,很有主見的樣子,電影里她還燙著令人懷念的泡麵頭。

這部電影里如實展現了生活的雜質,比如平庸的老公,冷漠叛逆的兒子,已經痴獃到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還有懂得電腦技術的對手——新秘書。

但她的氣質是堅強的,敢於反抗的,帶著主動性的。

在菜市場買魚的時候討價還價,趁著老闆不注意一巴掌將魚拍死。

像個俠女一樣,打點一大家人的生活,唯一一次哭泣是婆婆去世時,她躲在天台哭。

許鞍華溫厚的地方在於,雖然展示了現實的嘈雜,但每個人物都能迎著命運的刀鋒勇往直前,勇敢而豁達。

她拍《得閑炒飯》,全片借吳君如飾演的律師macy之口,表達了對父權社會的思考。

男權社會壓迫到的不僅僅是女人,還有男人,讓男人壓抑自己情感,一味的頂天立地,本來也是一種不公平。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講的是一個講究精緻知識分子女性的獨身生活,反傳統。

劇里很有趣的一點是姨媽在和周潤髮飾演的潘知常相約游泳時,她穿著自己織的大紅泳衣,一下水毛線就打結纏在了一起。

看起來又好笑又辛酸,這個獨身女人在時代的潮流中一直處於夾縫中,脫節了。

而《桃姐》討論的是老年生活,葉德嫻將那種老年人的體面和失落感詮釋的絲絲入扣。

許鞍華還善於挖掘到女明星獨特的一面。

《半生緣》里艷芳飾演的顧曼璐並不全然是壞的,她加害妹妹的動機都有跡可循,這得益於梅艷芳細膩的演技。

吳倩蓮的五官很淡,氣質倔倔的,一種知識分子的感覺。

王安憶看了《半生緣》評價:

「我對吳的感覺,是她長相的可塑性很強,眉眼淡淡的,非常留有餘地的那種,很清秀,很端正。有些女演員的臉漂亮得太濃了,太有特徵了,那不是我想要的。」

她最喜歡的一部《千言萬語》,選角很大膽,用了當年的三級片女神李麗珍。

李麗珍的形象是清純豐饒的,在這裡她演的是漁家女蘇鳳娣,一生中的三段愛情和時代變遷交織纏繞。

從青蔥少女再到充滿心事的成熟女子,李麗珍在這部電影里形象和氣質清減不少。

這部電影的氣質是深厚的,既有愛戀的表達,也有政治立場,這些複雜的寄託為李麗珍的表演增添了一道釉光。

李麗珍憑藉這部電影拿了金馬影后。

許鞍華雖然從來不標榜自己的女性主義立場,但她的每個女性角色勇敢的生活,已然是一種英雄主義了。

縱觀她的成長史也是如此,沒有什麼神來之筆,失落、不甘、猶疑,清貧她都經歷過。

她至今還住在自己租來的房子里,養了一隻貓,和老母親一起居住。

她袒露的這些碎片太過真實,讓人相信她和普通女性同氣連枝,共享著一樣的視角。

這是一個普通女性一步步靠自己走到最後的故事,也是香港文化締造出來的另一個傳奇。

如今74歲的她還想要繼續拍電影。

羊相信,關於她的事業終點,只有她自己才能定義。

看到這裡,還意猶未盡的同學,一定要看這些

導演的審美 —— 他們也是拍絕色美人的祖師爺!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