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鬱鬱
最近重看了美劇《傲骨賢妻》,並隨手在微博和朋友圈記下零星感受,想不到這部劇已收官經年,可是觀眾仍然沒有把它淡忘,一個上午我的這條微博瀏覽人數超過6.5萬。
大家紛紛留言表達當初追劇的喜悅和留戀,興致勃勃地討論服道化,盛贊此劇「編劇工整,場景幹淨,服飾優雅,演員優秀,堪稱雋永」,已經在安排重溫的路上了……
說起來也是蠻有趣的,距離這部劇2009年首播,竟然已經過了12年有餘。
最近幾年職場劇是越來越多,《傲骨賢妻》自己也是一部超級大IP,日本南韓都翻拍過,國內也嚷嚷翻拍說了幾年,雖然打了水漂,但也是可以想象,以目前國內的制作水平,到最後大概也只是「女主角劇中穿得很A」之流……
至少在我國觀眾這裡,對他們翻拍的總體評價都很一般。盡管每一部都說自己是頂配大制作,對比起原版,總是會有種濃濃的「平替感」。
而真要說的話,最根本的原因是原版的不可替代之處,實在太多……
-不可替代之-
絲絲入扣的劇情
簡單粗暴地概括整部劇的劇情,其實很簡單,闊別職場多年的全職太太因為家庭危機和現實壓力不得不重返職場的故事。
劇集名為《傲骨賢妻》,第一個「賢妻」鏡頭,就是現州檢察官因召妓醜聞上電視道歉,妻子阿麗西婭面無人色陪站在丈夫身邊示眾。
隨後丈夫因貪腐罪名入獄,阿麗西婭帶著孩子搬離高尚住宅區。 迫於經濟壓力,她在闊別職場13年後,因緣際會,投奔到大學戀人威爾擔任合夥人的律所應聘。
從初級律師開始,阿麗西婭一路經歷職場跌宕,她曾失去摯愛,遭遇過親朋好友的背叛,而她自己也在劇終時背叛了亦師亦友、在劇裡劇外都普遍令人尊重的戴安。
阿麗西婭是一個經歷複雜,情感卻簡潔、理智總占上風的人物,愛憎她的觀眾陣營分明,喜歡她的人會津津樂道回味她的各種高光時刻,不喜歡她的人,也一樣能從她披荊斬棘的歷程中學到很多東西。
男主管粗聲大氣吩咐中年女祕書去浩如煙海的錄像資料中找她們要的東西,阿麗西婭卻很友善,還順手給祕書遞上健怡可樂,並寒喧幾句。
阿麗西婭能否算是賢妻好老婆,觀眾一直爭議不斷,但「傲骨」是此劇唯一基調,恐怕無人有異議。
從第一季第一集開始,阿麗西婭,包括她的女配角們,驕傲的頭顱,從來沒低下來過。
阿麗西婭的經歷有一點像《我的前半生》中的失婚婦女子君,但從第一集開始,編導就沒浪費哪怕一丁點的筆墨讓她有機會自怨自艾、彷徨苦悶。
這也很符合人生的真實:對於某一個人的滅頂之災,在外人眼裡都是無足輕重的八卦,只配一個幾秒的閃回鏡頭。
一切重頭戲,就從她第一天上班正式開始:
參加員工例會但找錯會議室,氣喘籲籲趕到,昔日大學戀人威爾是律所冠名合夥人,此刻正在講話,但沒有機會介紹新人。
她的加入,引起的關註並不比一件新的辦公家具為多,而且她還要與應屆哈佛法學院高材生凱瑞競爭這個職位,六個月後誰去誰留,要實打實看業務能力,她與凱瑞共用一名行政祕書,小姑娘明顯看輕她,需要幫手時不怎麼在線。
第一次與老板兼導師戴安照面,人家是冠名合夥人,資歷深,雖然明顯年齡比她大至少15歲,但是走路帶風,目測步速6.5,要小跑著追上,同時仔細記下第一個要她去辦的案子始末,前後交代不超過三分鐘。
從戴安的辦公室出來,阿麗西婭正撞上男同事在看她和丈夫面對新聞媒體為醜聞道歉的視頻。
第一天上庭,控方律師是丈夫原來的下屬,看見她,上前借寒暄給下馬威:「你丈夫在監獄還好吧?我要是你,早就鑽個地縫躲起來。」
作為辯方律師,阿麗西婭發現案件疑點,馬上被接任丈夫的現州檢察官威脅,連法官也正色警告她,休要鑽空子越界。
回到辦公室,受到合夥人兼此案負責人戴安的嚴厲批評:「你私自改變辯護策略,跟我們報備了嗎?」
每一個人每一句當面的質詢,都讓她啞口無言。
背著她,戴安跟合夥人威爾的吐槽更加不客氣:「阿麗西婭只是一個初級律師,卻自視過高。她是前州檢查官的太太,住在富人區,所以我們現在聘用她,不僅是在教一只老狗新花樣兒,而且她還是一只驕傲的老狗!」
中年重返職場就是這麼難,風刀霜劍嚴相逼。
閨蜜聽了我的推薦剛開始看,困惑地跟我說:
「阿麗西婭在家待了13年,再怎麼有天分也磨沒了呀,《我的前半生》和《傲骨賢妻》是不是都給了觀眾一個錯覺,就是一個女人只要夠強夠聰明,就能在家庭婦女和職場精英之間無縫切換。」
的確,但如果你以為這是一個關於天才中年婦女回職場後如有神助,遇佛殺佛,一路凱歌高奏,別人搞不定的事她都能搞定的大女主光環劇,就錯了。
因為編劇能夠真正體恤到職業女性的處境,在細節處體現她們飽滿的生活,這才真正能帶給每個觀眾能量與感動。
-不可替代之-
主角成長中真實的人生博弈
這部劇的編劇夫婦曾經就是身經百戰的專業律師,所以手邊不愁素材,情節線鋪設豐富,每一季都有20多集的時長,在這麼大體量的劇集中,在他們書寫阿麗西婭的成長史過程中,他們始終堅信:
戲劇效果不在於事件本身,而在於事件的餘波之中,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阿麗西婭是怎樣在此起彼伏的餘波中搏鬥求生的。
在阿麗西婭入職第一天,戴安說:「我可以做你的導師」, 她並不是隨口一說,阿麗西婭這樣的人,工作上能力強,意味著擔任的責任也將日益重大,在這方面,戴安對阿麗西婭有過三次重要的訓誡,任何一次,如果阿麗西婭沒有聽從,都會栽跟頭,走彎路。
第一次,是入職六個月後,事務所決定在阿麗西婭和凱瑞錄用誰的關鍵時刻。
事實上,戴安對凱瑞一直更加偏愛。
事務所資金緊張,在整整四季中,都一直面臨破產的危機,這兩位優秀律師只能留一位,戴安暗示阿麗西婭借助丈夫的頭銜 (這時他已無罪釋放,並重任州檢察官) 為律所帶來一些法內的實惠,具體說,就是引入更有來頭的客戶。
這讓阿麗西婭為難,她一直非常介意沾丈夫的光,但是她也接受了這個任務,並完成得很好,獲得了留任。
不然怎麼辦,市場無情,人才也是商品。
阿麗西婭工作斷檔十三年,簡歷沒有亮點,此刻的工作是唯一救命稻草,而且有技能的提升,需要盡一切力量留下。
第二次,是入職四年後,戴安和威爾突然召見,告訴阿麗西婭,因為她表現優秀,將破格提升她為合夥人。
阿麗西婭喜極而泣,但不久就獲知,這是律所為了解決財務危機的舉措,除了她之外,包括凱瑞在內的另外五名低年資律師也獲得了邀請,前提是,要每人為律所投資60萬美元。
阿麗西婭很生氣,覺得遭到了欺騙和侮辱。
在合夥人的一次party 上,她獨自一人躲在辦公室沒有參加,戴安走過來,先批評了她的情緒化,繼而分享了自己當初升職的起因,只是因為有位冠名合夥人為了平 息性騷擾風波,而破例安排一名女性合夥人,戴安告誡阿麗西婭:
「當你一直想要的那扇門開了,不要問為甚麼,一往無前地沖過去。」
並建議她現在就收起大小姐脾氣,整理好心情,去參加大家的聚會,並向各位合夥人表示感謝,阿麗西婭照做了。
不然怎麼辦,只顧眼下幹活,不想五年之後,那是缺乏職場規劃的老實人,早晚遭淘汰。
第三次,還是這次升職合夥人的餘波。
律所拿到了特大客戶的代理權,加上阿麗西婭,凱瑞等新加入的合夥人的投資,律所走過了破產危機,現在決定卸磨殺驢,暫緩這幾位新合夥人的轉正,阿麗西婭再次狂怒。幾位年輕律師一商量,決定各自去拜訪重要客戶,必要時齊心協力自己拉隊伍走人,另開門戶。
上層很快得到了消息,決定用提拔阿麗西婭一個人為合夥人的辦法,讓這個小團體分崩離析,吸取上一次戴安的教誨,這一次,阿麗西婭沒有猶豫地接受了這個合夥人的名份,暫時背叛了她的小團體。
但事情還沒完。這幾位律師一起負責的一個重要案子,要為了財務的需要集體削減工時數。
為了平息其他幾位律師的怒火和怨氣,阿麗西婭只削減了自己的工時,戴安告訴她,這樣的賬單會讓客戶不開心,因為合夥人的工時少,普通律師的工時多,會令客戶覺得你對他的案子不重視。你現在是管理層,你如果不擔負起自己的責任,一味當老好人,下面的律師一樣會不高興,會恨你。
阿麗西婭接受戴安的指教,修改了賬單。
看到這裡,真是服氣。在其位,就要謀其政,想當老好人的領導,最後的下場常是既失去尊重,也沒得到敬愛。
覺得老板要求不合理,是可以走人,但其實拍桌子說老子(或老娘)不幹了,從來都是件容易的事,然後呢?底層員工會有怎麼解決繳水電房租的問題,高管輕易離職,不僅容易落地鳳凰不如雞,更重要的是,在上一個公司沒有學到的本領,在下一個單位仍是你的短板。
所以成年人有時不得不阿麗西婭一下吧,偶爾義薄雲天,常常委曲求全。
-不可替代之-
主角團們非凡的精神能量
亦舒師太形容八十年代中環剛畢業的大學生,「三千塊一個月,老板讓站著死不敢坐著」,是說老板很兇,整天罵人嗎?未必。
戴安從來沒對手下失態過,出演戴安的克裡斯汀在採訪中分享飾演女上司的訣竅,她說:「越是有權勢的人,說話越是輕聲。」
扮演戴安的克裡斯汀,1952年出生,出演《傲骨賢妻》時已57歲,國內比她小15歲的女演員已經沒戲演了,到衍生劇《傲骨之戰》中擔綱女主角時,克裡斯汀已經60多歲,但不得不承認有時候確實需要一張「有年紀」的臉才能撐起這份輕聲細語的威嚴感。
當然有年紀並不意味著衰老和松垮,而是融入極簡精致的妝容,絲毫不淩亂的發絲,不管在人後有多少痛苦時刻,她們穿著質感上佳高飽和度的通勤套裝出來工作周旋的時候,就是緊咬住牙,死守著尊嚴和體面。
女主角朱麗安娜也不是第一眼美人,至今能查到在豆瓣上有觀眾留言,覺得她「沒甚麼特別好,長相實在可以再迷人點,不知為甚麼覺得她長得非常爺們兒。」
不過正是這點長相上恰如其分地不近人情,讓她隨著劇情的進展,露出性格中的脆弱與強大才更為迷人。
她們的迷人之處早已超出外貌,翻拍版本的主角們不可謂不美,固然也有自己的風味,但那種由內而外散發的精氣神實在難以被複刻。
日劇版的女主演長盤貴子,本來實在是我的心頭好。看著她的《跟我說愛我》度過青春,與她一起步入中年,至今都很喜歡看見她,但不得不說,她在《傲骨》翻拍中的表現,是賢妻有餘,傲骨有缺。
而南韓翻拍版我則只能看幾眼剪切,哎喲大眼長發的南韓版克琳達和總是滿眼含淚趴在辦公桌上崩潰的南韓阿麗西婭啊,我為她們忍受3分10秒的cut都覺得是酷刑。
為何這部劇的翻拍總有某些「平替感」?說來說去,平替不一定是粗制濫造的代名詞,但一定是少了其中最重要的特質。
對於觀眾來說,造就《傲骨賢妻》成為經典的,正是因為主角的刻畫是如此真實,她經歷的人生,有時候也是我們自己的人生,而與此同時,她也擁有我們想要成為的樣子。
當生活、工作與愛情遭遇劣勢,阿麗西婭在一個又一個困境中破局解題,不斷訓練自己找到最短路徑,變得愈發專業、自信、強大,找到屬於自己的步伐,這其中的門道,阿麗西婭一直在學習,觀眾也跟著受益。也是這部劇最金光閃閃之處所在。
如此一對比起來,那些讓人出戲橋段、不合邏輯的片段,也不想要真實了解你,洞悉你生活的劇情,就算包裝得再精美再棄之可惜,也終歸是食之無味。
這個道理 落到某些生活中具體的層面就是, 你用過真正好的、有效的東西,再回頭去看一些所謂的「平替」,中間的差距也絕非一星半點。
來源 藍小姐和黃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