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朔呢…喬妹本身身材比例就不算特好,這身裙子雖然拉高了腰線,但沒遮掩住突出的胯部線條,顯得有些五五開。
另外,喬妹的額頭雖然是自然的飽滿圓滑,但是額頭偏短窄,同時眉心三角又不高,這個角度和造型讓她顯得並不精致,反而容易跑出土氣來。
她之前也確實是逢大光明必翻車。
叔記得南韓的「最美面孔」林珍娜也有著類似於宋慧喬這樣的短且圓的額頭,眉心三角同樣不算高,但這樣的額頭形態在她臉上表現的就很好。
作為同樣是換頭換臉來的神級大美女,林珍娜的花期極長,四千年在她面前也要甘拜下風。
新發的照片裡,她完全沒有韓式的饅化和精致腫,臉部皮相緊實,骨感分明,額頭清晰可見的額結節和額溝讓她整體精氣神更棒,像是用運動抗老的香港女明星。
為啥同樣是眉心三角不高的圓額頭,林珍娜和宋慧喬後期差距會這麼大?額頭是不是也會對我們的面部風格產生影嚮?我們又該如何去用全局觀提高額頭審美,把額頭與面型綜合看待?
來,今天是額頭審美的專場。
我們更要關註額頭的整體形態
記憶中,大家甚少去特意關註額頭審美,我們對於額頭形態的了解,很大程度也來源於「流行」。
早期流行飽滿圓潤的圓額頭,說是能看起來更甜美,所以好多人就都跑去做了填充;現在流行類似劉亦菲這樣的直線額頭,就又誕生了一種說法是「直線額頭會看起來更有氣質更高級」。
事實上,我們永遠無法把圓額頭和甜美、直額頭和氣質高級畫上等號。在氣質路線上越走越好的倪妮還有個比一般人都要圓潤飽滿的額頭。
我們不能說哪種額頭必然好看,因為關於額頭形態還有更細致的區分。
所謂直線型額頭和圓型額頭,只是我們額頭側面形態的兩種表述歸類。
額頭側看輪廓線,構成我們額頭輪廓的主要是兩處位置,額結節和眉弓,兩處都有自然隆起,中間形成的小小凹陷叫額溝。
因為額結節、額溝、眉弓的共通作用,我們的額頭在側面產生了不同的形狀,除了我們最了解的直額、圓額,還有一個斜額,因為斜額的主要成因是眉骨過於突出高於額結節,所以斜額多見於五官立體的男性臉上↓。
而像直額和圓額會多出現在線條柔和的女性臉上。
額結節和額溝錯落有致又不會過於明顯,側面看呈直線型為直額。這樣的額頭通常能明顯看到額結節和眉弓位置,所以更容易產生皮相緊致立體的清冷顏面風格。
在臉崩前也是個整容糢板的韓素希也是直線型額頭,她就因為清冷的氣質小火過一陣。
因為直線型在額頭在側面不會過於突出,也給了面中更多的寬容度。最出名的是迪麗熱巴和關曉彤這張側臉對比圖,如果關曉彤有個像迪麗熱巴一樣的直額頭,也許面中不會在對比之下顯得那麼虐。
而當額頭髮育飽滿,額結節不明顯,眉弓也不過於突出,額溝相稱之下消失,我們額頭的側面呈順滑的圓弧型,就是圓額。
圓額帶來的柔和線條會讓顏面風格裡多了一絲溫婉屬性,而且因為它又很靠近嬰兒的額頭形態,所以才會有圓額頭更甜美減齡這麼一說。
叔找圖時發現目前當紅的女明星還是圓額最多,可見圓型額頭審美還是蠻大眾化的。
大花
小花
除了從側面審視外,我們也需要從正面觀察額頭形態。
額頭寬度和發際線線條相連構成額頭的正面形狀。如果細分有很多種,比較常見的就有三角形、梯形、方形、半圓形,橢圓形等等…
判斷清楚自己是哪種正面形狀,也能更理智地判斷出我們的面部特徵得出解決方案。
比如從額頭看與顴寬的比例。
方形和半圓形以直線做底,經由顴骨的線條向上走勢放緩,額頭寬度和顴骨近似於平行,所以這樣的額頭少有顴弓外擴的可能,大多臉型流暢。但同時也最容易出現上庭過高,調整重心可以放在上庭,用發型或調整發際線遮掩。
三角形、梯形、橢圓形額頭大多是寬度經過顴骨緊急收窄,少有發際線後移和阿哥相。但因為額頭寬度收的急,很容易顯得顴弓突出,如果有下頜較寬的更容易帶來頭重腳輕,影嚮整體臉型,所以要想辦法拉寬上庭的線條。
關曉彤本身就是梯形額頭顯尖,梳左圖發型就是災難。
其中梯形和橢圓形最容易出現上庭短的問題,容易顯局促。改發際線最有名的趙麗穎原本就是梯形額頭,改後雖然形狀太規整了略顯生硬,但也大氣了很多。
同理還有喬妹,額頭形狀對了之後臉也能顯小。
額頭和正側面面型的相互牽制
了解額頭的整體形態之後,我們就可以回過頭來研究開頭的問題了:為甚麼相同的額頭形態表現在林珍娜和宋慧喬臉上卻大不一樣。
這裡涉及到額頭與正側面的兩種不同的牽制關系。
1.額頭與正面面型:彌補關系
正面看,額頭需要和面型中存在一個彌補關系,它甚至可以修飾面型裡天然的鈍感或男相問題。
林珍娜和宋慧喬的額頭形態無論正側面都很相似。側面看輪廓,兩個人都是屬於圓弧形,圓弧弧度都不大,能隱約看出額結節,嚴謹來說應該介於圓額和直額之間;正面看形狀,都是上庭偏短的橢圓形。
但兩個人的面型卻大不一樣。
林珍娜是四平八穩的中面型小方臉,宋慧喬雖然側面下頜角明顯,但正面仍舊呈現流暢柔和的鵝蛋臉型,偏狹面。
對於林珍娜來說,下頜偏寬,就不能再搭配一個方形額頭或半圓形額頭了,(參照她do臉前的狀態,可以把她的厚方劉海想象成額頭)不然會極大程度拉大面寬,無法掩蓋缺點;反而是當額頭圓潤線條流暢時,更能彌補掉她下頜的鈍感。
而對於宋慧喬來說,她本身面型流暢,柔和曲線居多,額頭又偏窄,這種滿臉都是無稜角無骨感的情況容不得一點發福的跡象,不然就會把視覺重心全部轉移到下半張臉,容易出現鈍感。
她偶爾還會遮額頭,但其實她更應該把額頭寬度拓開,彌補下半張臉的鈍感。
再次找一對例子驗證這個結論。
同樣是飽滿的半圓型額頭,大家都認為章子怡的臉要比童瑤的更高級協調,除了老生常談的「骨相說」以外,還有因為章子怡面型骨感更重,有分明的直線條,下半張臉骨架紮實,女性柔和感更重的半圓型額頭能相互做補充作用。
童瑤相反,她的臉屬於骨骼感不明顯的肉臉線條,再搭配圓弧形額頭格外像球。反而是當她把發際線處理的不規則、有稜角一些,整體比例更協調。
另外,從正面觀,額頭除了能彌補顏面裡的剛與柔,也能彌補因為五官或輕或重而缺的「呼吸感」。
老王面型柔和但眉眼英氣,原本的方形發際線能糢糊額頭位置,讓上庭的壓迫感減少,反之把她方角發際線p圓滑後,你發現她臉上全是閉合的死線條,沒有呼吸空間,也失去了辨識度。
2.額頭與側面面型:呼應關系
側面看,額頭與面型的搭配關系,不能像正面一樣做互補效果,而是要能呼應,各要素相匹配。飽滿的圓額頭也要搭配好的面中條件,直額頭更要搭配利落幹淨的面中和側面面型。
再說回宋慧喬和林珍娜的例子。之前我們說,兩個人的眉心三角條件都差不多,為甚麼側面額頭也會有差距,其實她們差在面中的表現。
林珍娜雖然眉心三角處是後改的,但她原生的鼻基底條件挺好,我傾向於她在逆天改命的過程裡沒有調整鼻基底。
巔峰狀態的她側面是利落的直面型,搭配一個略飽滿的額頭也不會顯得圓月彎刀,而且因為她面中軟組織少,主要還是靠骨頭撐,所以面中和額頭的呼應不會受時間影嚮,花期才長。
再看宋慧喬,她年輕時面中軟組織豐富,搭配圓飽滿的額頭其實不違和,當時這張圖還挺神的。
但從正面我們能看出,宋慧喬面中主要還是靠軟組織撐,鼻基底條件不算特別好。
年紀大些以後軟組織流失,面中形態沒有那麼好,再搭配飽滿的額頭會格外像壽星公,那張封面圖最主要的問題也是額頭和面中帶來的落差感。
我們臉上的任何地方都有其獨有的牽制關系,它們通常會牽一發而動全身,也會在細小的改動後為我們帶來巨大的美貌賦能,這似乎就是我們不厭其煩地區聊部位審美的意義所在。
在這之中,氧叔一直堅信,「用全局觀提高部位審美,然後把部位與整體綜合看待」是正確看待局部審美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