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蛻變巨大」的女明星們,暴露了娛樂圈容貌內卷的三種通病

在娛樂圈,容貌是明星身上最重要的屬性之一,才能保持在鏡頭前的美感。

這幾年,娛樂圈流行過螞蟻腰、漫畫腿、直角肩,不過都被稱為病態審美。

盡管一再呼籲內娛的審美觀要更多元更包容,但是無濟於事,反而愈演愈烈。

縱觀2023年那些「蛻變巨大」的女明星們,你就會知道,如今的娛樂圈容貌內卷到甚麼程度了。

張子楓代言某品牌,精修後的溫婉可人,頗有港風美人的氛圍感。

實際上,現場流出的生圖,張子楓瘦得嚇人,胸前的「排骨」清晰可見,腿部的骨骼也非常清晰。

年過五十的黃綺珊,出現在《時光音樂會》中,簡直判若兩人。

整個人瘦成了一根竹竿,比之前輕了二三十斤。

在某綜藝裡,張天愛瘦成皮包骨,連脖子後面的骨骼都一清二楚。

一直以豐腴美著稱的柳岩,瘦了二十多斤,直接成了一根竹竿。

在《無限超越班》裡面,郭曉婷和李一桐超過一米六的身高,穿著厚厚的衣服、吃飽飯上稱居然才八十幾斤。

面對瘦成紙片人的女明星們,大眾的普遍反應都是稱贊的,認為她們自律、有少女感,甚至變瘦被認為是在努力的象徵。

同時,不少人都想要變成和女明星們一樣瘦。

以瘦為美,給瘦骨嶙峋貼上「清冷感」「破碎感」的標簽,內娛的審美果然倒退。

我能理解女明星們為了上鏡好看減肥,適當的保持體重是必須的,但過分的減肥,真的是好事嗎?

從女明星自身的角度來說,體重關乎健康,過分減肥會影嚮身體的內分泌,加速衰老。

從社會引導來說,娛樂圈是整個社會的審美風向標,吹捧瘦成排骨的女明星,又何嘗不是對全體女性的體重裹挾呢?

這一切都暴露了娛樂圈容貌內卷的三種通病。

01越瘦越美,越瘦越成功

郭敬明曾說,為了督促演員減肥,會強迫演員們吃沒油沒鹽沒糖的食物,如果他們不吃,就在他們的耳邊碎碎念「你真的太胖了」。

進了郭敬明劇組的虞書欣,成功被改造了。

從一個可愛甜美的女明星,變得直接認不出。

瘦下來的虞書欣,從圓臉變成了瓜子臉,四肢更加纖細,一點肉感都沒有。

面對這樣的虞書欣,粉絲當然十分滿意。

網上還流傳著一份虞書欣減肥法,許多粉絲紛紛效仿。

四周的減肥計劃,其中三周都只吃午餐,還要配合大量的運動。

沒有攝入,拼命消耗,這樣身體真的吃得消嗎?

黃曉明曾在一個月瘦了25斤。

他是一個很能吃的人,但是為了減肥,基本上不怎麼吃東西。

為了減肥,他甚麼方法都嘗試過,比如斷食,蒸桑拿,喝酵素。

拼命減肥後,大家都說黃曉明「去油」成功了,但後遺癥只有他自己知道,比如腸胃敏感,偶爾心悸。

導演董越就曾說過黃曉明因為節食減肥又熬夜,臉色蒼白,心髒不舒服。

關曉彤也是娛樂圈減肥的積極人士了。

她經常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的減脂餐,比如白水煮豆芽加點魔芋粉,連辣椒醬和醋都是0卡的,一頓飯一點油水和碳水都沒有。

就算有肉,也只是一點牛肉,加上水煮菜,米飯的影子都沒看見,而且一份餐的量比兒童餐還少。

關曉彤的食譜看似健康,但是長期這樣吃,對健康的危害很大,營養不良、腸胃疾病紛紛找上門來。

而且還會有脫發的風險,關曉彤就曾發際線後移,還有斑禿的癥狀。

張天愛曾經因為細腰上了熱搜。

事後,她回應這是吃了五天的白水煮蛋換來的。

在她曬出的減脂餐中,只有幾個白水煮雞蛋和一點菜葉子。

不僅如此,張天愛還在節目裡爆料,自己曾堅持吃了兩年的白水煮蛋和黃瓜,瘦了20斤。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三季中,張天愛更是瘦得離譜。

肩膀只剩下骨頭,雙腿細到緊身褲都還有富餘,整張臉更是瘦到脫相。

於文文見到張天愛都說她瘦得像個骷髏架子。

2009年,江映蓉參加《超級女聲》出圈,唱功不錯,但因為身材不夠苗條引發了不少爭議。

龍丹妮曾放話:「江映蓉要拿冠軍,必須要瘦20斤」。

自此,江映蓉走上了減肥之路,在比賽期間就開始節食,只有在上舞臺的前一天,她才允許自己吃一頓飽飯。

2011年,江映蓉終於瘦成了一根竹竿。

緊接著健康開始亮紅燈,一個月來了四次生理期。

香港女星葉玉卿曾經為了減肥不惜吃蛔蟲,因為有蛔蟲在身體裡吃掉營養,怎麼吃都不會胖。

短時間內,這種減肥方法看不出甚麼弊端,可是時間長了,全是副作用。

2012年,葉玉卿複出,整個人暴瘦如女鬼。

張柏芝曾為了減肥,不僅節食,還服用利尿劑瘦臉,瘦是瘦下來了,卻引發急性腎炎,還有罹患心髒病和腎髒病的可能。

韓君婷曾為了接纖體廣告,不惜一切代價瘦下去後,卻患上了厭食癥。

一米七的身高只有八十磅,皮包骨,靚麗容顏毀於一旦。

袁潔瑩曾經抱著「只要瘦得足夠多,我就越成功」得心理,用盡一切方法減肥,最終患上抑鬱癥。

那皮包骨的糢樣,哪有半分美感可言呢。

如今年過五十的袁潔瑩,依然瘦骨如柴,精氣神不佳。

當瘦和美、自律、努力、成功等聯繫起來,那是一個無盡的深淵。

短時間內收割流量,長期以來是以生命健康為代價的。

這種以瘦為美的價值觀,本質上是一種畸形的審美觀。

誰規定胖就不能美,誰又來定義甚麼是好的身材呢?

2020年,江映蓉因為「胖」被罵上了熱搜。

我特別認同江映蓉對大眾的質問:「大眾對女性胖瘦的定義是甚麼?又對女性的美定義是甚麼?」

是呀,當下衡量身材的標準是約定俗成的,就一定意味著對嗎?

不減肥不節食的人,就活該被道德審判嗎?

這樣狹隘的價值觀,早該被拋棄了。

02為了保持年輕,醫美手段過度

在白瘦幼的審美觀下,娛樂圈的明星們都特別怕老。

可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沒有人的臉不會受到歲月的侵蝕。

於是,為了保持年輕,明星們只能依靠醫美手段,適當的醫美倒沒甚麼,但是那個度沒把握,往往就成了災難現場了。

娛樂圈裡的「發面饅頭」,我們見得還少嗎?

許久沒露面的蔡明,出現在北京臺春晚的舞臺上,她的穿著打扮很年輕。

鏡頭一拉近,她的「塑料」鼻子,和腫脹的臉頰,和以前的她相比,面目全非。

哪怕有妝容加持和濾鏡,蔡明的臉上的科技感也無法掩蓋。

頂著這樣一張臉的蔡明,再也回不到小品舞臺了。

曾經的小品女王,她的事業如同她的臉一樣,一去不複返。

半隱退多年的牛莉,2022年出現在電視劇《林深見鹿》中。

她在劇中飾演一個女強人,演技倒是沒甚麼可挑剔的,就那張臉令人出戲。

僵硬的蘋果肌,外翻的鼻孔,早就沒了之前的清新自然。

50歲的牛莉,看來還無法接受自己變老的事實,只是強行「變年輕」,也是對女演員最大的消耗。

憑借《愛情公寓》走紅的婁藝瀟,同樣在整容的路上一去不複返。

2022年,她有兩部熱播劇,一部叫《高興的酸甜苦辣》,一部叫《我們這十年》。

毫不誇張地說,這兩部劇徹底撕開了婁藝瀟的「真面目」。

在《高興的酸甜苦辣》中,她飾演一個北京胡同的少女,且不說演技尷尬,那張填充過度的臉,讓人分分鐘出戲。

再少女的裝扮,再厚重的濾鏡,只要她的表情稍微大一點,感覺整張臉就像扯不開的面皮。

在《我們這十年》中,她飾演的是一個舞蹈教練,她的臉拉低了整部劇的檔次。

婁藝瀟也曾在視頻裡捏自己的臉和嘴巴、鼻子,證明自己沒整容。

她的確沒有動五官,但打針是一定有的。

作為曾經的人氣演員,不下狠功夫磨練演技,倒是花時間動起了臉,這意味著她的演藝生涯基本就走到頭了。

向來以美人著稱的張雨綺,也在「發面饅頭」的路上越走越遠。

在電視劇《加油媽媽》中,明顯能感覺到她臉部的不自然。

演員是需要調動五官來展現情緒的,但是張雨綺的臉一直緊繃,任何大情緒都無法準確的傳達。

離了婚專心搞事業的董璇,在近期的作品中,臉部的浮腫感同樣清晰可見。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卸掉濃妝的董璇,更是暴露了臉部的瑕疵。

即便有醫美手段「拉皮」「除皺」,但是她的法令紋依然厚重。

張歆藝更是「發面饅頭」中的戰鬥機。

產後複出時的她,整張臉腫脹得不像話,過度飽滿的雙頰,仿佛都要沖破皮膚了,鼻子和臉頰的連接處更是各種不自然。

在電視劇《第二次擁抱》中,她的臉依然看起來怪怪的。

巧合的是,在這部劇中,陳數和張歆藝一樣,只能靠玻尿酸維持臉部狀態。

一部劇有兩張不自然的臉,整部劇的質感就沒了。

當然,採用醫美手段的不止是女明星,男明星也開始內卷了。

比如香港演員郭晉安,從原來的帥氣小生成了彫像,任何一個表情在他臉上都顯得吃力。

比如老戲骨吳剛,演技一直被認可,但是近期播出的電視劇中,他的面部已經不自然了。

比如陳曉東,如今的他整張臉都是硅膠感,能戳死人的下巴,飽滿到溢出的蘋果肌,曾經的陽光少年一去不複返了。

比如陳浩民,這些年不僅事業跌到穀底,連那張臉也變得完全分辨不出。

每個明星採用醫美手段的初心是希望自己更好看,但是這也是一條毀掉星途的捷徑。

尤其是對演員來說,臉上的任何一個特徵都能成為詮釋角色的依據,要的是自然,要的是真實。

一旦你動臉了,無論你的演技有多好,觀眾都是出戲的。

難道不靠醫美手段維持年輕態的明星就沒有出頭之日嗎?

不,這兩年出圈的吳越和劉琳,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她們不年輕,也稱不上是美人,但只要她們出現在熒屏上,就能打動觀眾的心。

因此,娛樂圈比一張不老的臉更重要的是一個超越別人的本事。

03少女感成了女明星外貌最高的褒獎

對女明星來說,無論是減肥、醫美還是造型上,為的都是營造少女感。

不管年齡多大,只要有少女感就能被肯定,甚至年齡越大越有少女感就越能得到吹捧。

縱觀當下的綜藝和影視劇,都在營銷女明星的少女感。

結婚生子後複出的唐嫣,出現在綜藝《我們的客棧》中。

快40歲的她,狀態的確很好。

於是,節目組和粉絲都在瘋狂吹少女感。

為了讓唐嫣的少女感更足一些,節目組直接讓她穿上學院風的服裝,再配上高馬尾。

唐嫣也很配合,不是比心,就是扭胯,各種動作都很「少女」。

肯定一個女明星的狀態好沒問題,但是女明星只有少女感才值得被稱贊嗎?

唐嫣扮少女倒還看得過去,只怕一些女明星明明沒有少女感,卻偏要往年輕態打扮的。

文首提到的黃綺珊,穿上露後腰的短裙,真的合適嗎?

精修圖的狀態下,看起來毫無違和感,但是高清鏡頭下的她,和少女感根本不符合。

更可怕的是,造型師還給她做了一個平劉海的發型,配上元氣妝容。

當然整體的造型不能說不好看,只是不適合,黃綺珊的歌聲充滿故事感和歲月的沉澱感,配上一身少女裝,味道完全沒了。

狀態同樣很好的孫悅,藍色的毛衣和長裙,看起來卻舒服很多。

女明星身上的美好特質不止是少女感,也可以孫悅這樣的優雅知性感。

在真人秀《乘風破浪的姐姐》中,一群中年女星,更是將少女感演繹得淋灕盡致。

先是集齊高馬尾、雙馬尾、雙丸子頭、齊劉海,再配上五顏六色的衣服,一群「少女」就誕生了。

平均年齡四十歲的女明星們,硬凹少女感,我看到的不是美,而是一群被工業化制造的女藝人。

再者,這樣的打扮完全糢糊了女藝人身上該有的特質。

比如白冰本身的氣質冷豔高潔,高高的挑染雙馬尾,沒有少女的古靈精怪,也沒有發揮出她本身的特質,反而變得沒有辨識度。

還有一種打造少女感的重要物件是蝴蝶結。

42歲的董潔,紮一個女團的半丸子頭,再綁上黑色的絲帶蝴蝶結,滿滿的違和感。

李慧珍和楊鈺瑩,一個戴上蝴蝶結發箍,一個紮著蝴蝶結的丸子頭,毫無美感可言。

47歲的金巧巧一頭黃色卷發,還要戴上一個粉色蝴蝶結,這真的少女嗎?

無論甚麼氣質,甚麼年齡,都把蝴蝶結別在頭上,我只感到滿屏的審美疲勞。

除了蝴蝶結,雙馬尾也是凹少女感的重要元素,從20歲到50歲都適用。

年輕的女明星這樣的裝扮無可厚非,但是人到中年的女明星,離開厚重的濾鏡,又有幾個能駕馭住這種造型呢。

少女感的裝扮多了,一不小心就撞型了,比如金晨和佟麗婭在某節目裡,裝扮思路幾乎一糢一樣。

當少女感的風氣彌漫到了影視劇中,就更令人無語了。

40+的章子怡演15歲的少女,你不覺得辣眼睛嗎?

54歲的劉嘉玲演20歲的顧曼璐,你看得下去嗎?

40+的周迅在《如懿傳》中從15歲的少女開始演起,你能相信人物嗎?

40+的劉濤演一個年少無知的蜀地孤女,你不會棄劇嗎?

中年女演員要演十幾歲二十幾歲的少女,演技再好都演不出來的。

就算你保養得很好,時光的历練和生活的閱历都會融進你的眼神和氣質中。

少女感的審美,對整個娛樂圈的發展是不利的。

因為單一的審美標準,只會讓女明星失去個性,陷入比美比年輕的無端競爭中。

當女明星都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容貌內卷上,哪裡能交出好的作品呢?

對娛樂圈的這股少女風我著實厭煩了,實際上,女明星的美,可以有成熟的美,有皺紋的美,豐腴的美,冷豔的美,該是美美與共,而不是美得千篇一律。

愈姑娘說

娛樂圈的容貌內卷,背後折射出的是病態的審美觀。

以白瘦幼為美,只會讓整個娛樂圈陷入單一和固化。

不得不說,擴展娛樂圈的審美標準,勢在必得。

我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欣賞以下幾種容貌:

豐腴健碩的江映蓉,也可以是性感和可愛的代表。

雙眼皮不標準、臉上肉感很足的詠梅,也可以是美麗動人的代表。

不白不瘦的王菊,也可以是活潑元氣的代表。

五官臉型都不夠完美的張頌文,也可以是帥氣個性的代表。

誰說雙眼皮、白、瘦、五官立體、瓜子臉、緊致的皮膚就是美的代表,美也可以是不完美的,但貴在真實,有人情味。

我們的娛樂圈需要的不是一個個完美得像機器人的明星,我們需要更多元化的審美觀,更包容的輿論環境。(完)

來源:我是愈姑娘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