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搜不知道,一搜直接讓羊的小眼睛瞪得像銅鈴,最近國風元素被用得也太妙了吧!
前段時間,楊冪和工筆畫攝影師孫郡合作的大刊封面中,她換上了很久不見的短髮。
在素色簡約背景加持下,相比以往的長發造型看上去更清爽利落。
身側還陪伴著一尾黑色鯉魚,配上她篤定的眼神。
彷彿詮釋了一句諺語:魚躍龍門,過而為龍。
預言家刀了。
看到下一張,短髮冪和長發冪同時入鏡,一人俯於龍背,一人立於龍首前方,遙望對視之間…莫名的cp感,nice!
而背景中的龍在孫郡創作中雖威嚴但不失端方,著重突出了它的祥瑞寓意。
除了時尚圈,其實早在7月23日,中國日報也刊發了一組中國風的奧運代表團群像海報。
運動員們漢服加身,背景依舊是騰飛的中國龍,龍身色彩艷麗,大氣的同時也彰顯著中國健兒們的意氣風發。
看到上面這些國風&龍的神仙搭配,讓羊不禁想到了之前wb刷屏的話題——「四川美院吳俊達」。
雖然很多人看到這個名字一頭霧水,但對於喜愛國風畫作的小夥伴來說,應該或多或少看過他的作品。
在他作品中,國風屬於非常重要的元素,尤其擅長畫龍,還憑著一組「國風中國龍」畫作,獲得了18W獎金👇
生於他筆下的龍,不光有型還有神。
自空中飛臨山間,層疊的階梯和蜿蜒盤旋的龍身相互呼應,半身雖隱於雲霧波濤之中,但氣勢絲毫不減。
意境、氛圍、動態感絕了!
夜幕降臨,龍口中銜著燈籠,外表剛猛氣魄、氣勢逼人。
但卻因與畫面中農人的互動氣氛,給大家一種「威嚴長輩在護著自家小輩勞作」的既視感。
而且它畫中的龍不僅可遠觀,細看更能感受到其震撼。
拉近畫面,巨龍好似要衝出屏幕、騰飛於天空,翻攪起四海雲水之勢。
龍側邊的人物樣貌、神態也極其寫實。
「從未見過神明,卻親眼目睹神跡」說的大概是畫中的他們。
於我們而言,羊是又想相信神話了。
同時,傳說中的上古四大神獸也頻出於他筆下。
我們也能從畫中看出,神獸外貌雖雄壯令人震撼、冠絕萬獸,但依舊旨在守護一方民眾安寧。
這水平…是個真大佬啊!(建議點開大圖橫屏觀看)
而畫出這種形神兼備,還讓畫面中人、景、神獸和諧歸於一處,且能以畫傳達立意的畫師吳俊達。
今年居然才23歲???剛大學畢業!說他是天才應該沒跑了…
這位大大是從19年開始畫龍,第一次成品如下,按🐏這種門外漢的眼光來看,已經是能當壁紙的水平了(挑剔羊)👇
但據他所說,這幅畫有點失敗…(???)
不過看看他現今的作品和設計過程,羊居然有點同意…
左邊畫幾筆:羊有自信能學會!
右邊添幾步:羊的手不爭氣…
因畫龍在網路突然火了的吳俊達,其實不光讓大家記住了他的名字,也讓我們更多的發現了國風畫作的美。
所以今天羊再給你們介紹兩位羊看后很喜歡的國風畫師作品,姐妹們眼睛有福了~
曹狗剩 | 敦煌壁畫&工筆技藝,匠心傳承
曹狗剩原名曹航愷,也是一位98年出生、今年剛滿23歲的畫師。
從長相就能看出濃濃的文藝氣質。
如今正在研究的國風作品靈感,來源於央視《國家寶藏》——敦煌莫高窟。
他的敦煌系列作品,從線條到色彩都盡顯敦煌壁畫的「工筆重彩」之美。
遠觀飛天持箜篌,不借彩雲即可升於空中,飄帶飛揚,動中有靜。
也可雙手拿蕭 ,雙腿一直一曲,飄帶下垂,彷彿是憑空於地面浮起,莊嚴華美。
敦煌壁畫中,藝術表現手法最具特點的反彈琵琶飛天自然也不能錯過。
作為佛及菩薩的侍從,自天降下,雙眸微合還透著股悲憫氛圍。
而且曹航愷不光研究了敦煌壁畫的工筆技巧和色彩運用,同時也會用疑似土&金箔的材料,模仿敦煌壁畫的牆壁基底質感。
想要尋找壁畫的古老殘破之美,還會把佛經用拼貼的方式融入畫作,出來的成品簡直絕了!
同時,他也對畫作的色彩氣韻有自己獨到的了解。
據他所說,在為《步步驚心》繪製的新版封面中,故宮紅牆描繪了皇家的雍容華貴。
而置於翻湧海浪上的種種建築,則暗示了九子奪嫡的暗流洶湧,也指每個人物的身世浮沉…
李一帆(杉澤) | 魑魅魍魎&山海異獸,皆可入畫
杉澤也是國風畫手中的一位巨佬,他的一張側面照氛圍感優秀,還透著股清正雅緻范兒。
這應該算是能靠臉吃飯的長相吧…
雖然喜歡畫鬼魅異獸,但多數畫作中卻總是透著股萌感(對不起!)
先放上他的牛年賀歲畫,這牛牛的顏值真的吊打各大奢牌的牛年限量產品上的設計👇
而且他的作畫筆觸也極其細緻。
在無人在意的畫面角落,中國結的樣式居然都如此惟妙惟肖👏。
他的作品靈感雖然常源於志怪雜談。
但卻總能因他的想法,讓畫中呈現出的鬼怪形象與雜談中文字描述相符,但卻完全不讓人覺得可怕。
像是出自《嶺南異物志》中的南海蝴蝶,原文中描寫的「海人去其翅足秤之,得肉八十斤,其形態變化萬端,又名『百幻蝶』。」
在他手裡,蝴蝶的體型沒啥變化,但重點卻在「百幻」,既然可以變化多端,那長成這樣也能說的過去👇
換做《醉茶志怪》中「狀如嬰孩,高二尺許,通體紅色「泥魃。
如果在腦袋上頂片荷葉的話…
好可愛!想養!
還有出自《管子‧水地》里「其狀若人,其長四寸,衣黃衣,冠黃冠,戴黃蓋,乘小馬,好急馳」的水君。
這十幾公分的身高+黃衣黃帽+打哈欠時無意間眨巴出的淚花,反差萌+靈動到家了!
漢代《神異經》中記載為「毛長二尺余,細如絲,可以作布。恆居火中,時時出外而白」的火鼠。
在他筆下,形象則變做了身著鎧甲的小可愛,誰見了不喜歡呢~
順便提一句,漫畫《犬夜叉》中,犬夜叉身穿的紅色衣服就是火鼠裘…
火鼠:不解還委屈!我都長這樣了,為啥有的妖怪還能狠下心😭!
還有大家耳熟能詳《聊齋志異》中的畫皮,形神氛圍到位了。
但甭管細看或者全觀卻完全不瘮得慌,反倒看出了一種古樸浪漫的美感…
有意思!
看了上面的作品,羊發現如今的國風畫作畫方式&材料不再局限於基礎的紙筆、顏料,更會按需增加創意的粘土等其他材質。
雖然形式題材多變,但依舊秉持了「無國不風」的基本。
像是以上國風畫手大大們畫中的志怪鬼神、山海異獸、敦煌飛天…靈感基本都源於中華文化。
而且不少畫手在完成一幅作品過程中,還會按照自己想要完成的作品內容梳理各種古籍資料,把文字與畫作結合后一同展現給大眾。
畫作這樣的呈現形式,不光讓更多年輕人看到了源於歷史的文化,更是創造了一種傳統文化的「新時代傳承方式」。
讓人看到欣賞到的同時,更想自己上手嘗試,普及和招人喜歡的程度優秀了不止一點點,未來必定會發展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