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欣瘦出新高度:你的焦慮,正在毀掉你的身材

喬欣

北京環球影城悄悄開幕了,沒有人脈和流量的一姐只能眼巴巴地看著第一波人去瘋狂體驗。

所以最近北環也有很多明星紮堆出現,喬欣最近就被路人抓拍到了。

果然明星生圖大多瘦得沒商量。話說喬欣最近好像又瘦出新高度了,前陣去快本她是這樣的。

△這跟肩膀真的就是純骨架了。

經常看一姐文章的姐妹都知道,女明星的這種紙片身材,最容易出現的就是肌肉缺乏導致的體態問題。

△看喬欣的這張正面照,她本身的骨骼走向是很好的,但肌肉乏力導致腿部膝蓋朝內又相距較遠,很像XO腿。由於過瘦,頭身比也有點受影響。

但是沒有辦法,畢竟喬欣這樣的骨相,為了「去土顯精緻」,臉上不能掛太多肉。

不過我們普通人日常的身材管理,真的沒有必要這麼拼,因為大家也不是活在鏡頭裡,不用搞得這麼焦慮。

但一姐最近發現,就算是健康減肥,同樣有很多姐妹一不留神就陷入糾結和焦慮當中。

焦慮不是好事情,它不僅沒有辦法幫助我們做出什麼改變,反而會影響大家真正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身材變美。

很多姐妹明明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驚艷所有人,但總被這些無用焦慮搞得一事無成。

今天一姐總結3種女性身材變美過程中最常見的無用焦慮。

建議姐妹們請仔細對照一下看看有沒有自己!解決這3種無用焦慮,收穫理想身材的時間起碼提前半年!

體重焦慮

99%的女生在減肥期都有過體重焦慮。大致表現就是,體重一降就開心,體重不動甚至反增長,就開始心煩、焦慮,而且想不通到底是為什麼。

大部分減肥期有體重焦慮的姐妹,並沒有正確地認識到體重和身材的關係,往往簡單地認為,體重降低=身材變好。

體重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可以反映出人的身材,如果一個160cm身高的女性體重160斤,那肯定是屬於肥胖,幾乎不可能跟身材好沾邊。

像這種情況,減肥到正常體重, 身材當然看起來更好。

但是當我們都屬於正常體重的時候,體重對於判斷身材就不是那麼精確和靠譜了。

比如身高160cm的健康體重範圍是94斤到122斤,那同是身高160cm的女性,96斤的身材看起來一定比106斤的要好嗎?

真的不一定。一姐之前減肥測評就有過真實的案例,劃水姐在30天測評過後體重紋絲不動,但是她的圍度、體態尤其是身材線條變得更好了。

體重正常的時候,真正影響身材美觀度的因素是體脂率(身體脂肪含量)、肌肉形態、體態等等,體重數字可以說連話都插不上。

但是很多女性減肥期間關註的重點,恰恰就是在無關緊要的體重數字上。

最後搞來搞去,都忘記自己減肥本質上是為了身材變好看,而不是玩數字遊戲。

一姐之前說過數字沒有意義,體重不可能寫在臉上,別人判斷你的體重也只能看外表。只要練好了身材,那體重想說多少斤都行。

有體重焦慮的人,想要練好身材是很難很難的事情。

因為一旦不掉秤,有體重焦慮的人就會開始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懷疑,覺得自己做的努力全都白費了。

△這種感覺就像你辛辛苦苦幹活卻天天挨領導批,工資又低,你是不是就不想繼續幹下去了?

人一受打擊就很容易放棄,放棄就意味著走不到終點了。

所以看體重減肥的人,就算方法思路是對的,最多也就撐一兩個月就堅持不下去了,根本到不了看到自己變美的那天。

而後體重焦慮又會一直佔據著這些人的大腦,促使ta們再次減肥。

之後又是減肥失敗,再減,再失敗,這麼一直死循環、原地踏步,不斷地消耗自己的自信心,生活也沒什麼快樂可言。

一姐想說,每個人體質和基礎不同,同樣的方法見效快慢也不見得完全一樣。但如果真的能堅持運動跟合理飲食,最後的效果是一定會看得見的。

△一姐測評裡的高個姐,原本很糾結體重,但按照正確的方法堅持不到3個月,身材改變明顯。

所以,體重正常的姐妹在身材變美的過程中,忽略體重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如果不看體重,想要知道自己有沒有進步,一姐講過2種非常靠譜的參考標準——

多像上面那樣拍一拍對比圖,可以2周拍一次,再把同樣的圖片放在一起對比。

②仔細觀察自己做同一種運動的能力,如果發現自己運動能力在提升,說明身材也在變好。

不過,雖然減肥不掉秤容易理解,但是很多姐妹疑惑的是,開始運動之後,吃得少,動得多為什麼體重卻漲了?

而且無論是小基數還是大基數、甚至肥胖人群,都會出現同樣的問題。

身材局部焦慮

也有很多姐妹開始練身材,是因為對自己某個身材局部不太滿意。但是這種過度關註局部的心態,也很容易讓你自我懷疑。

比如很多姐妹都說自己小肚子和腿上有很多脂肪沒有減掉,堅持運動一段時間卻沒有什麼變化,就開始變得非常著急了。

其實這裡就很容易有誤區。身材是一定要看整體的,局部沒有變化,不代表整體沒有在變好。

雖然你感覺小腹脂肪沒有減少,但不代表身材沒有變好。有可能你的駝背體態改善了呢?有可能下半身的X腿或者XO腿沒有了呢?

這些身材上的進步我們也不能忽略的呀。

△保持運動習慣的身材,從精氣神方面就能看出區別。又得搬出80多歲的鐘老。

雖然我們的初衷是為了局部改善,但過度關註局部的變化,也很有可能讓我們心態不穩定,最終反而不容易看到最後的變化。

況且,很多時候,局部問題可能預示你馬上就要成功了。

就拿小腹的脂肪來說,如果有姐妹真的只剩小肚子上有肉,別的地方一點多餘的脂肪都捏不出來,那一姐真的要恭喜你。

腹部或者臀腿的脂肪是人體脂肪的最後一道防線,人體是必須要有一些脂肪來應對生存危機的,所以腰腹和臀腿的底線身體會死死守住。

如果你真的只剩腰腹臀腿的脂肪了,說明已經打到最後大boss那關了。只要你繼續再努力一把,這些脂肪就能減去。

只要你想贏,大boss它再掙紮也是沒有用的。

所以,千萬不要因為某些局部的身材問題暫時沒有得到改變就全盤放棄,也許你離成功就只差臨門一腳。

運動損傷焦慮

很多姐妹們也意識到,減肥光靠餓,瘦下來不一定好看,還是要結合一下運動,才能增加肌肉,改善線條以及糾正體態問題。

不過想要運動的姐妹,往往又會陷入到損傷焦慮當中,就是擔心自己一運動就會受傷。

客觀地說,運動確實有損傷風險,而且一姐平時也會儘力去幫助姐妹們去避免。

但運動損傷風險真的要客觀看待,姐妹們真的沒必要矯枉過正,做什麼運動都覺得容易受傷。

比如以前一姐講什麼減肥運動,只要有下蹲、跑步跳躍動作或者上臺階的動作,評論區就一定有人擔心傷膝蓋。

這個事真的得分情況。

如果有姐妹以前是真的有過嚴重傷病,治療過後能走路,但醫生建議這輩子不要再劇烈運動,那一姐還能理解。

如果是沒咋受過傷,只是單純覺得自己身體差、做運動會受傷,或者聽誰誰誰說做什麼運動容易受傷,那不就是自己懶一姐也不知道說啥好。

首先,一姐推薦的運動都是考慮過安全性的,高風險的動作不會推薦大家做。其次姐妹們有必要正確認識到運動損傷和運動量之間的關係。

在適度運動的情況下,運動損傷的風險是最小的。而運動過量,和不運動,都會增加運動損傷的風險。

運動過量好理解,為什麼不運動也會增加運動損傷、特別是關節損傷的風險呢?

因為多數時候關節穩定性是靠關節周圍的肌肉去維持的,一旦關節周圍的肌肉缺乏鍛煉變得菜雞,那麼關節就會變得不穩定。

這樣脆弱的關節到真正需要運動的時候,隨便弄點什麼花活,就很容易受傷了。

因此,姐妹們不要認為自己真的那麼脆弱,做幾個跑跳就會讓膝蓋得什麼大病,久坐其實更影響膝蓋,因為久坐的時間比運動的時間多得多了。

過度擔憂運動損傷是沒有必要的,很多姐妹就是因為這樣才遲遲不開始運動,那減少脂肪、增加肌肉、改善體態都沒辦法完成了。

當然了,運動講究循序漸進,超出自己承受範圍的運動是肯定容易受傷的。確實也有姐妹分享過自己運動過量把自己弄傷的血淚史。

但很多姐妹不知道到底怎麼判斷運動過沒過量,怎麼去快速避免損傷。一姐這裡教給大家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

①如果在運動過程中感覺到肌肉和關節出現持續的不適感,建議立即停止運動,不要強行堅持。這很有可能是損傷的前兆。

如果下次還出現同樣的情況,說明運動的方式有問題,需要調整。

②單次運動過後,如果發現身體異常不舒適,休息也不能好,往往能持續1周時間,說明運動過量,下次做同樣的運動需要狠狠地減量。

比如:做完帕梅拉腹肌訓練之後腹肌疼了一周,說明帕梅拉訓練過量,下次可以減半。

關於身材變美3大無用焦慮一姐今天就分析到這,姐妹們可以自己對照一下有沒有相應的情況。

如果有,大可以放輕鬆,因為一姐有很多靠譜的方法可以幫助大家。

但是,只有放下焦慮,你才可以真正踏踏實實地把方法執行起來,才能真的收穫變化。

畢竟,量變引起質變,堅持是第一要義。一姐除了教大家怎麼練,怎麼吃,還要教姐妹們怎麼樣才能更容易堅持。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