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翻車不用這麼急!

氧叔在網上看到了一個討論,說有的明星看起來平平無奇,但是一彈起吉他來就變得好美。

加入燈光后甚至有了特效的既視感,在評論區還引起了一波學吉他的討論。

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比如《披荊斬棘的哥哥》里的黃貫中。

不熟悉他的人,看到這樣赤臂紋身的形象,大多數會對這個人第一印象並不太好。

但還是同一個人,冷臉玩著樂器,卻會讓人覺得:這哥好酷。

有句非常古早的話嘗試解釋這種現象:「認真的人很有魅力」。

大多數人都把其中的魅力歸功於認真二字,但這種認真魅力的實質,其實是人們藉助外力所體現出的附加值美感。

附加美感是對人本身進行的賦能

附加值的美感是基於人外表基礎上魅力的延伸,通過內在的外現表現出來的。

這種美由才能與氛圍的結合,給予人本身美感的賦值,能讓人感受到在本體之外加倍的美感。

就像開篇說的陳綺貞,她一襲紅裙站在舞台上唱歌已經很美。

但當附加了樂器給予她才華的美感后,給人的感受更加豐富,此時她的形象已經不僅僅是純粹的外表美那麼單一。

吉娜愛麗絲與朗朗結婚時,人們都說她很美,身材好,一切讚美都止步於外在。

徒有外表的美人並不在少數,而朗朗是著名的鋼琴家,人們對他有鋼琴才能的附加感受。

所以當時即便吉娜愛麗絲的外表已經很美,仍有人認為是她高攀了朗朗。

後來,吉娜愛麗絲鋼琴家的身份透出。

在她原有的外在基礎上,鋼琴才能又為其產生了附加美感,導致人們對他們的評價也發生了反轉。

紛紛開始說朗朗娶了吉娜愛麗絲是人生贏家。

同樣受到附加美感優待的還有歐陽娜娜。

她演出的鹿小葵估計這輩子都讓人很難忘記。

其他演員演出失敗后常常會受到大批量的冷嘲熱諷,有的甚至會被要求退圈。

但反觀歐陽娜娜,在諷刺的背後人們最常說的卻是讓她好好學習樂器,好好上學,這在娛樂圈中已經是一種優待。

附加美感會直接改變本身在其他人眼中的印象,因此這種美感在很多時候會超越,甚至改變人物本身固有特點在他人眼中的看法。

所以很多明星會通過附加美來感為自己的形象加分,有時還可以讓人對其本身看法發生反轉性的改變。

謝娜作為《快樂大本營》的主持人,很長一段時間給觀眾的印象是浮誇的。

隨著她名氣的上漲,作為主持人參加一些更大的活動后,在觀眾眼中,她的言行舉止與他人的差距更加明顯。

因此後來也藉助學習書法來作為自己的附加美感,希望能夠讓觀眾對她的看法發生轉變。

袁姍姍在一段時間被黑的體無完膚,然而助她一舉翻身成功的卻並不是她的演技或者作品,而是她健身得來的馬甲線。

馬甲線不僅抹去了她之前給觀眾造成的不良印象,甚至輔助她找到了另一種展現自己的方式。

對於袁姍姍來說,這種附加美感所帶來的已經不僅僅是洗白而已,而是為她的星途又拓寬了道路。

王珞丹也曾經想藉助這種附加美感翻紅。

她彈吉他,學手風琴,把自己包裝成一個無所不能的文藝女青年。

她在每時每刻都努力營造著自己的附加美感,外出都要背手風琴亮個相。

但附加美感本質上還是附屬,始終都不應該超越她本身作為演員的基礎。

所以隨著她對營造附加美感的越來越沉迷,人們甚至開始淡忘她作為演員存在的美感。

附加美感一旦沒有了可以依附的主體美,就喪失了大半的魅力。

附加美感是內在與才情的外現,這種美感依附於主體的美,讓人物本身的美從內而外更加飽滿,而不是徒有空殼。

謝霆鋒年輕時擁有非常具有優勢的外表條件,而他的音樂才華則是為他在原本就優秀的基礎上帶來了附加美感,讓他在當時的小生中脫穎而出。

直至現在,每當他拿起吉他,觀眾內心還是會想起當年那個不羈的少年。

這就是附加美感所帶來的,可以比外表更加深入人心的感受。

附加美感可以通過事物本身為人物賦能。

這種賦能與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附加美感非常相像,有時也能理解為花瓶的反面。

張馨予在出道后因演技不佳被說是花瓶,徒有其表。

後來她為了挽回口碑,一邊練習演技,一邊飛去國外進修了油畫,試圖另闢蹊徑,從才女的角度重新進入大眾視野。

意識到附加美感的人越來越多,想要嘗試的人也越來越多。

但這種附加美感也需要找到正確的方法,不然試錯太多,不僅讓自己心累,附加的美感也會大打折扣。

尋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附加美感,並將其融入生活,自己才能受到影響,並在這種影響下良性成長。

附加美感不僅要立,還要立得住

在嘗試附加美感前,首先要找到自己的興趣點,並且是日常可以自己慢慢練習的。

可以是自己一直想做但是沒有嘗試過的事,比如開頭提到的彈吉他,畫畫,閱讀等,都是嘗試附加美感很好的方式。

比如孫儷在日常就有練習書法的習慣,並常常展示。

這樣她的附加美感在作為宣傳手段外露的時候就不會顯得過分突兀。

將自己對於附加美感學習的過程展現在社交軟體上,不僅自己在過程中更有動力,還可以給他人帶來潛移默化的印象。

張馨予在為自己增加藝術附加美感的初期曾受到質疑,就是轉變太過急促造成的。

於是她常把自己學習的照片發出來,意在慢慢滲透,以改變人們的看法。

甚至她後來索性開了直播,來鞏固自己的附加美感真實性。

受到質疑就想證明這件事是很正常的,但不要用力過猛。

像王珞丹這樣突然街頭開唱的做法頗有作秀的嫌疑,不僅沒有贏得口碑,反而引起了網友一波反感,得不償失。

所以附加美感要立,但最重要的是要立住。

如果只是一時興起,或者一次性加入太多附加美感成分,就很容易翻車。

江一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有段時間網路上充斥著江一燕多才多藝的通稿,鄉村支教,攝影,建築設計,一條條為她築起才女的附加美感。

她從此就算不施粉黛,周身也會圍繞著知性的光芒。

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附加美感一旦立不穩,倒塌之時不僅會連累自己所有的附加美感,甚至還有危及基礎美感的風險。

江一燕在嘗到附加美感的甜頭后開始追求附加美感的聲勢浩大。

最後在秀獲獎時被打臉,以至於她所有的附加美感都開始受到質疑。

找到適合自己的附加美感方式也非常重要,用的不好就會落得豆得兒這樣的結果。

她的一支舞蹈就讓觀眾開始選擇否認她的基礎美感。

現在她到底長得是不是下圖這樣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上圖的舞蹈已經深入人心,回天乏術。

金晨則與豆得兒完全相反。

她對自己的喜好非常了解,所以她附加美感的方向很明確。

對自己的想法明確,具有堅持的心,並且真的去持續努力。

所以金晨可以做到在本身的基礎上,憑藉附加美感美麗翻倍,但豆得兒不行。

附加美感是超越外表的,是對個體的再一次賦能,也是為去往心中羅馬城開闢的新旅程。

人們總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附加美感也是有趣靈魂的一種體現,用真實存在的方式,在改變著別人的看法想法之外,也將深深影響著自己人生的前路歷程。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