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成了一種主流的,新型的懸疑電影類型。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高口碑驚悚電影,與其他桌面電影或誇張或戲劇的人為刻意的劇本不同,這部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
講述了女記者臥底調查,被恐怖組織招募人員盯上的恐怖事件——
《網誘驚魂》

在說電影之前,先來了解一個發生過的真實的新聞事件。
2014 年,奧地利兩名未成年少女,確切地說是高中生,千裡迢迢翻山越嶺跑到敘利亞,幹嘛?
加入恐怖組織。
結果被囚禁,不停給恐怖分子生孩子,然後淪為性奴。

無獨有偶,英國也有一個未成年少女在招募人員的誘騙下加入了恐怖組織,等她意識到這是個騙局時,卻無法再回到英國。
最終,因為違反恐怖組織的規定,她被執行了 ” 石刑 “,被眾人用石頭砸死。

而本片《網誘驚魂》就發生在這個背景之下,為甚麼?
為甚麼那些女孩會放棄當下美好的生活,去加入恐怖組織?又是甚麼人在誘騙這些女孩子?
一個名為艾米的英國女記者,決定通過 Facebook 深入了解一下他們招募套路。

打開電腦,註冊賬戶。
要被恐怖組織盯上的第一步,需要更換頭像,表明自己的信仰。
艾米馬上 Google 了一個戴著罩袍的卡通人物形象,然後在主頁上頻繁轉發恐怖組織聖戰的視頻。
根據這一喜好,系統馬上為她推薦了很多 ” 感興趣的好友 “。

艾米一一添加,她希望通過這種廣撒漁網的方式,找到可能和恐怖組織有關的用戶,然後得到一些有用的資訊。
果然,一個名叫比勒爾的男人添加了艾米,然後便開始有一句沒一句的私聊。
在確定艾米是皈依的 MSL 後,對方表示要去 Skype 上私聊,順便還告訴了艾米自己的賬戶。

艾米查看了比勒爾的主頁,再仔細看了一下兩個人的聊天記錄,她幾乎可以確定這個男人,就是恐怖組織的招募人員。

作為一名記者,艾米每天都在生活而發愁,拖欠了房租,職業也進入瓶頸期,男友還不理解自己。
所以她想到了這個 ” 笨 ” 辦法,用自己作為誘餌,以新聞當事人的身份來親身講述恐怖組織的可怕。

於是在主編和 IT 同事的配合下,艾米開始以假名字假身份和比勒爾進行了長達一個月的聯繫。
然而整個事件的發展,遠遠超出了艾米的估計,也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按照人設,艾米必須要將自己打扮成一個虔誠的 MSL。
所以她按照網路教學給自己戴了頭巾,學了幾句簡單的阿拉伯語,然後又研究了那些失足少女的案例。
視頻點開,通話開始。

對方是一個蓄著胡子的中東糢樣的 MSL,他說話非常溫柔,熱情地為艾米介紹起了自己的工作。
而艾米則一直按照事前設定好的人設,將自己偽裝成一個完美受害者——孤獨、迷茫、空虛,找不到生活目標的單身少女。

初次視頻,兩個人都沒有透露太多消息,艾米非常克制,生怕引起恐怖組織的懷疑。
而畫面的那一頭,是一個拿著 AK47 在街頭飆車開槍的野漢子,不停炫燿自己的榮燿和戰績。
很明顯,艾米的經歷引起了比勒爾的註意,他們約定下次再聊。

上鉤了!上鉤了!
艾米激動極了,但同時她需要更多的話術慢慢來取得招募者的信任,所以當下次他們再聊的時候,話題就廣泛了許多。
艾米繼續按照人設,說自己一直都很苦惱,找不到生活的意義。

而比勒爾也順著艾米的話講述了自己的出身,他說自己在歐洲從來都沒有歸屬感,常常因為長相和信仰受到歧視。
後來受到了真主的感召,在敘利亞找到了兄弟姐妹,終於重獲新生。
艾米開始套話,為甚麼新聞裡的少女去敘利亞之後都被囚禁了?

比勒爾馬上反駁,那些都是假的,是別有用心之人故意編造新聞黑他們的。
而這次結束聊天之前,比勒爾突然問了一句,你還沒有評價過我的長相?
奇怪,招募跟長相有啥關系,可是隨著聊天的深入,艾米發現了他們的套路,用戀愛來穩固關系。

他們沒聊幾天,比勒爾就明著將艾米的稱呼改成了 baby,我的女人。
然後一邊用甜言蜜語哄騙著艾米對自己產生依賴,一邊趁機炫燿敘利亞的 ” 美好生活 “。

的確,除去恐怖分子這個標簽,比勒爾有著眾多女性都羨慕的條件。
有錢,有顏,身材好,會哄人,只要艾米想聯繫他,他隨時都在線陪伴。

可是情況真如比勒爾所描述的那樣,敘利亞是個人間天堂嗎?
打開恐怖組織的視頻,割喉、斬首、斷肢、石刑、姦殺女性 ……
那些罄竹難書的罪行,真的和這個 ” 溫柔 ” 的男人毫無關系嗎?

越聊越曖昧,兩個人的感情也極速升溫。
只要一打開視頻,比勒爾就不停將話題帶到未來的幸福人生上。
他說自己做夢都是艾米,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艾米,他們會生一堆孩子,住大別墅,艾米不用工作也能每天有錢拿。
來吧,敘利亞才是你的家。

艾米不攔著,順著這話就往下問,那我怎麼才能找到你呢?
可是每次聊到這裡,比勒爾就故意岔開話題,沒想到當艾米再次追問的時候,對方竟然要求艾米先和他結婚。
怎麼結?
就在視頻裡結。

這著實驚到艾米了,她馬上去網上查了一下,發現已經有很多國家承認了這種結婚方式。
還沒等她思考,比勒爾就找來了兩個 MSL 見證者,說了一堆她聽不懂的阿拉伯語。
然後禮成,兩個人都沒有見過面,艾米就正式成為了比勒爾的 ” 合法妻子 “。

既然是兩口子了,那就沒有祕密可以隱瞞了。
比勒爾說出了艾米的路線,先去荷蘭,再轉機去土耳其,在那裡會有人會帶領這些新娘越過邊境線。
當然,他還確認了艾米是不是處女,因為這對於 MSL 來說很重要。

那邊,領導已經因為這個 ” 臥底 ” 任務承受了很多壓力,數次都想讓艾米暫停這個調查。
而這邊,不被男友理解,交不上房租,調查沒有突破,艾米已經走投無路。
其實這些日子裡,每天和比勒爾聊天,除了帶著目的性的發展,艾米為了取得對方信任,多數情況下,也是在用自己的真實情感來面對這份虛擬的 ” 網戀 “。
她的人生的確出現了很多問題,她對未來生活充滿了迷茫,而比勒爾總能恰到好處給與她安慰和呵護。

事實上,她差點就動搖了,而她也對自己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感到不可思議。
這些招募人員各個都是PUA 的高手,他們會根據招募對象的具體情感情況制定特別的招募計劃。
有女孩缺愛,他們就送愛。
有女孩缺陪伴,他們就天天等在線上和她聊天。
有女孩喜歡虛榮,他們就變著法地誇女孩漂亮好看。

然而都是話術,都是套路,偶爾他們還會在視頻裡發生爭論,比勒爾會先道歉,然後對艾米造成道德感的壓迫。
一來一回,一唱一和,反反複複,艾米已經沒有了思考的餘地。
確切地說,任何走到這一步的女性,都只會被牽著鼻子走。

就在艾米準備飛去敘利亞和比勒爾見面時,她突然多了一個心眼。
由於當初聽從了 IT 小哥的建議,全程錄屏,所以也錄到了比勒爾和一個聲稱能帶她過邊境線的中間人的通話。

雖然不懂阿拉伯語,但搜尋了幾個關鍵的音節,結果大吃一驚。
她,被賣了。

剛剛還誇贊艾米是個天仙女神的比勒爾,在通話裡將艾米形容成一坨爛肉。
他還保證,只要這坨肉到了敘利亞,兄弟們便可以盡情玩弄發洩。

艾米嚇出一身冷汗,趕忙關掉電腦,當時為了新聞,網站上的用戶都是她申請的小號,身份和名字都是假的。
可是她天真了。
比勒爾在意識到被耍後,竟然給她發了一段恐怖組織對她的全球通緝視頻。
艾米以為自己做的天衣無縫,殊不知對方早在一個月的視頻裡將她的底細摸得一清二楚。
艾米在鏡頭面前晃過一次她的機票,然而機票上印著她的真實姓名。

她在窗戶邊上和比勒爾視過頻,可對方通過街景搜尋,馬上就定位到了她的地址。

最可怕的是,她曾經用自己的行動電話跟中間人通過電話,所以電話號碼也暴露了 ……

通緝令上,除了艾米的個人資訊,恐怖組織還分別用阿拉伯語和英語號召穆斯林對她虐殺。
艾米被嚇傻了,可即使報警也無濟於事,一個遠在敘利亞的恐怖分子,發動的是看不見的侵襲。
艾米的新聞成功了,她的故事的確引起了轟動,但她的後半生恐怕都要在恐懼中度過。

電腦關機了,看似切斷了聯繫,可是艾米的人生也被顛覆了。
其實搜尋關鍵字,未成年少女被誘騙去敘利亞的新聞層出不窮。

招募的手段並不是多麼高級,可是上當的案例卻數不勝數,即使迷途知返,恐怕也不能全身而退。
這是一條走了就無法回頭的路。
網路,讓身份可以偽裝,但讓資訊和隱私卻無處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