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原型太可怕!獨佔房產差點被舅舅捅死,2歲弟弟失蹤

我的姐姐

文|掃地僧

4月6日,繼賈玲和張小斐主演的電影《你好,李煥英》之後,又一部高口碑電影《我的姐姐》正在熱播。

影片是由張子楓、肖央主演,圍繞失去父母的姐姐,在面對追求個人獨立生活還是撫養弟弟的問題上,展開了一段細膩感人的親情故事。

這部影片自上映之日,就一直被觀眾所熱評,整部影片的情節十分感人,絲毫不輸當年《媽媽再愛我一次》,很多觀眾被影片當中姐姐的大愛所感動,正是她的無私和善良,讓後面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只是,影片中的張子楓雖然人美心善,並在父母雙雙離世之後,勇敢承擔起照顧弟弟的重擔。

然而,這部影片的原型人物卻遠遠沒有這麼善良,甚至完全是反面的形象。

其實,這部影片的創作思路來源於二胎的全面開放政策。

其實,很早之前,就有一個25歲的女子在某社交網站公開討論這個問題,話題的中心點是她當時有著不得已的苦衷,將只有2歲大的弟弟送人,這樣的做法是否合適。

所以《我的姐姐》最初的故事線是25歲的張子楓,當她21歲的時候母親為生下弟弟,但是這個姐姐骨子裡卻不希望有這個弟弟。

怎奈木已成舟,年幼的弟弟已經降臨人間,這是她無法改變的,即便心中有千萬個不願意,她也只能默默接受。

之所以她的心中對弟弟有這麼大怨,還是受原生家庭的影響。那個年代的人們有著嚴重的重男輕女思想,所以從一出生張子楓就沒能得到父母的關愛,這也讓她形成了比較偏激的性格。

原型女生曾這樣描述自己的成長經歷,其中最不讓人理解的就是她與父母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沒有超過100句話,甚至上學時父母從來沒參加過自己家長會,這讓她形成了孤僻、偏執的性格。

原本因為父母的原因,她就不喜歡這個弟弟,可事發突然,她的父母卻因一場意外雙雙離世,沒辦法,只能由她來承擔照顧弟弟的責任。

然而,人生經驗幾乎空白的她,實在難以承擔起照顧好一個剛出生不久孩子的重任,無奈之下,計劃把親弟弟送給他人撫養。

原型當中的弟弟要比影片當中的弟弟小得多,電影劇情當中的弟弟已經6歲,這比原型中襁褓里的嬰兒顯然要好照顧得多。

當時還是個姑娘的姐姐,照顧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確實是有些難度,因為她根本沒有絲毫的經驗,萌生出不想照顧弟弟的想法或許能夠讓人稍微有些理解。

但是,《我的姐姐》劇情當中,姐姐張子楓卻是放棄學業,選擇照顧弟弟長大成人。

可原型當中的姐姐卻最終把弟弟送與他人,父母留下的2套房產自然也全部歸其所有。

讓人感到不寒而慄的是,原型姐姐把弟弟送人時,還一再對其養父母表示,今後雙方不要有任何聯繫,讓對方把弟弟當孤兒養。

原型姐姐這一系列可怕的做法,讓其舅舅十分生氣,差一點拿刀捅了她,與其他親屬之間的關係同樣相當緊張。

雖然原型姐姐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小孩,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她當年送走的弟弟卻早已失蹤不見,下落不明。

那麼,是原型姐姐的冷酷無情,六親不認顯得可怕嗎?

顯然不是,真正可怕的是原生家庭帶給她的巨大影響。

假設當年父母能像關愛弟弟那樣關愛她,讓她享受父母親情的幸福感,那她就不會形成那種孤僻、偏執的性格,更不會將親弟弟拱手送人。

影片當中的張子楓同樣有過將弟弟送人的想法,同樣飽受親戚們的責難,但我們又不能說與其爭吵過的舅舅和姑媽是「錯的」。

影片中的張子楓曾經面對人生的選擇,她掙扎過,痛苦過,受過傷,流過淚,但這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她從中獲得人生當中最寶貴的一課,令她人生成長的一課。

最終她知道,自己一旦做出選擇,那她就要為這個決定負責到底,這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寶貴的品質,有責任,更要有擔當。

因為她明白,自己不能再走父母的老路,最終她要學會的不僅僅是接納他人,還有與自己的內心達成和解,學會愛的舍與得。

這部影片也正是女主張子楓的「自我和解」與「自我實現」才打動觀眾,讓所有的觀眾感到痛的同時,感悟到愛的幸福與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