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3分鐘炸了!史上最驚悚非它莫屬

《小島驚魂》

鬼怪靈異、血腥重口… … 已經成為許多恐怖驚悚片的標配了,使得許多人對此嗤之以鼻。

其實,在漫漫影史長河中,也不乏走心理懸疑路線的經典之作。

不血腥,也不重口,卻依然讓人看得後背發涼— —

《小島驚魂》

沒錯,妮可·基德曼

那年30出頭的妮可·基德曼,絕對的顏值巔峰,清冷的氣質更帶著一種神祕的感覺。

就連閉上眼睛睡覺的慵懶糢樣,也美得發光。

當年這部電影在西班牙影壇大放異彩,戈雅獎一舉斬獲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在內的8項大獎。

同時也被視為妮可演技上的大突破,還因此獲得了金球獎和英國電影學院獎的提名!

這是一部不能被劇透的電影。

故事發生在1945年的英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

女主格蕾絲在一座小島上獨自撫養著一雙兒女,等待丈夫從戰場歸來。

一周前,家裡的傭人突然不辭而別。

格蕾絲只好重新僱了三個僕人,他們分別是保姆米爾絲太太園丁特德先生啞女僕人萊蒂亞

格蕾絲帶著他們熟悉環境,不得不說,房子很大,也很詭異。

到處都是漆黑一片,窗簾拉得嚴嚴實實,大多時候都只是靠微弱的燭火照明。

在房子內行走,進一間屋子鎖一扇門,然後才能進入另一間屋子。

因為兩個孩子身患對陽光過敏的重病,唯有如此,才能確保他們的生命安全。

房子內沒有電話、收音機以及其它任何發出聲嚮的東西,僅有的鋼琴絕對不允許人碰。

格蕾絲的基本原則是:安靜,比甚麼都重要。

三個僕人謹記女主人的叮囑工作,可他們的到來卻打破了房子原本的寧靜,令格蕾絲非常生氣。

比如窗簾經常被拉開,門沒有鎖就那麼開著,

打掃房間聲嚮太大,吵得她快煩死了,就連房子內的鋼琴也時不時發出聲嚮。

格蕾絲斥責僕人沒有好好遵守自己的規矩。

可女兒安說,她經常能聽到一個叫維特的男孩哭、彈鋼琴,還在她們睡覺的時候偷偷躲在窗簾後面。

不止那個小男孩,房子裡還有很多別的人。

包括小男孩的父親、母親,以及一個長得很嚇人的老婆婆。

格蕾絲本來以為女兒在撒謊胡說,直到她親眼看到那夥人的蹤跡,她終於意識到房子裡真的還藏著別人。

她帶著僕人們搜遍房子裡的角角落落,卻壓根沒有找到半個人影。

恐懼、孤獨壓得她喘不過氣,格蕾絲再也受不了了,她要去把神父找來祈福,好好清理下房子裡的怪人怪事。

看著格蕾絲在迷霧中遠去的背影,保姆和園丁竊竊私語著:

你認為幾時……我們才該揭露真相?

可以說,相比一般的驚悚片,《小島驚魂》沒有刻意裝神弄鬼,也沒有大玩甚麼特技特效博眼球。

依托一座房子、幾個人物,便以豐富的細節營造了陰鬱幽晦絲絲入骨的恐怖氣息。

大到房間不能見光、不能有聲嚮的巧妙設定,小到人物角色諱莫如深的眼神,都讓影片多了很多值得揣摩和玩味的地方。

這也是西班牙驚悚片一直以來引人稱道之處。

而妮可·基德曼出眾的演技,也成了本片另一道絕美風景。

從一開始的優雅端莊,恐慌的情緒一點點侵蝕內心,再到後來壓抑到瘋癲的狀態,不同階段的過渡十分自然。

很多影評人後來在談到這部電影時,經常將影片誇贊的重點擱在最後的神之三分鐘。

其實影片本身對戰爭氛圍的渲染,對生的留戀,對死亡的恐懼,才是本片最牽動人心的地方。

有些人死了,其實他一直都在,因為他的心不曾離開。

那個自始至終讓人害怕的,也許根本不是所謂的別人,而是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己。

最後安慰大家一句,房子太大有時也不是好事。

小戶型也挺好,我說真(酸)的~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