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院辦野漢
油管的視頻推薦機制多少有點問題。
自打我一個月前看了一段三上悠亞跑坡的視頻以來,我的首頁推薦裡每天都會出現各式各樣的日本女生跑坡視頻。
今天是瀨戶女士跑坡,明天伊籐桑接力跑坡,後天日野小姐還在跑坡……
日本妹子跑坡視頻足足困擾了院辦一整個月,我一不知道為甚麼這麼多日本女生熱衷於跑坡,二搞不懂為啥還這麼多人愛看別人跑坡。
這些視頻還都統一掛著 「全力坂」 的 標簽,仿佛一個日本神祕組織正在互聯網上招兵買馬,試圖用跑坡的方式統治世界。
為了防止世界被破壞,院辦順籐摸瓜連夜直搗 「全力坂」 老家,震驚地發現所有妹子跑坡視頻仿照的都是一檔極為長壽的日本電視節目,節目名正是《全力坂》!
自打 2005 年開始,以女藝人跑坡為主題的《全力坂》就作為一個固定節目登上了朝日 TV,16 年風雨不改日夜兼程,到現在已經出了將近 3000 期。
但妹子跑坡真的值得做成電視節目,當真有人看嗎?對於擅長從無聊中發掘古怪樂趣的日本人來說,答案只有一個 ——「魔雞籠 desu!(當然!)」
每天淩晨,準時開沖!
周一至周四淩晨 1 點 20 分,這是《全力坂》粉絲們每周固定的體育迷時間。
他們鎖定朝日 TV,聚精會神地盯著電視機,像開盲盒一樣焦急地等待著當天跑坡女明星的揭曉時刻。
時長僅 6 分鐘的節目,通常需要熬過長達 4、5 分鐘的廣告才能切入正題。正片開始得總是突然,沒等觀眾回過神來,身著便裝的女跑者已經站在了坡道起點。
小原一華
發令槍嚮,女跑者瞬間開始全速沖刺糢式。旁白振振有詞地說道:「這又是個讓人想沖的坡」,攝影師也沒閑著,從各個角度捕捉著跑者的矯健身姿。
遠景特寫都不在話下,短短 40 秒時間裡,攝影師的專業素養和對受眾喜好的獨特理解,已經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轉眼跑者已經抵達終點。全速跑 200-400 米的上坡,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戰,更何況是這樣一位身著針織衫短裙、從未受過專業訓練的業餘跑手。
跑完全程,她已是面色潮紅,喘息聲伴隨著胸肺的起伏忽高忽低。
但在懟臉鏡頭面前,她仍然用最後一絲力氣擠出了微笑,像一道曙光提前照亮了淩晨一點半的霓虹國。
這便是《全力坂》這個深夜檔節目每期的內容,掐頭去尾正片頂多 40 秒,沒有花裡胡哨的整活,嘉賓來了就跑,話都不讓說,從頭到尾仿佛散發著一種莫名其妙、懂的都懂的氛圍。
但就這麼個怪逼節目,愣是一播播了 16 年,完全沒有要停播的意思,其中必有玄機。
按照官方解釋,《全力坂》是一檔全力推廣日本 「坂道文化」 的節目。
院辦初中學過,島國日本地處四大板塊交界處,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受制於此,日本在城鎮建設中也保留了大量坡道。
跑不完的坡給《全力坂》提供了大量素材,不過坂道介紹肯定不足以撐起觀看量,於是節目又請來各種女藝人跑坡助陣,配合不斷更換的場地,到場的藝人也很少有重複的情況。
宮脇咲良
雖說藝人身份囊括工種眾多,但這麼多期不重樣的事實仍然令人震驚。不看這個節目,你根本就不會知道日本區區 1.26 億人口裡,竟然能有 1000 多個女藝人。
節目裡藝人的跑姿絕對喧賓奪主,每期也因她們各自的表現而呈現出不同的節目效果。
運動苦手的人一跑就破功,起跑動作再怎麼唬人也難抵消 「少女跑」 的 Debuff。
福原遙
動機純粹一心跑步的嘉賓也不少,從她們的眼神中你仿佛就能感受到:這家夥好像真是來證明自己的。
坂本澪香
身材火辣有時反而徒增煩惱,G 杯寫真女星忍野さら的到來在某種程度上說是眾望所歸,但當她跑起來時,頗具沖擊性的畫面就一度讓這檔本就意味不明的節目卷入了名為 「動機不純」 的爭議之中。
忍野さら
但無論是不是真會跑步,也不管你身材如何,來到《全力坂》就意味著你必須全力以赴直至上氣不接下氣,這是這檔節目的唯一規則。
日野麻衣
如果說一本正經地瞎折騰是日本人最擅長的事情,那麼第二擅長的可能就是用瞎折騰的方式把一本正經的事情破壞掉。
比如節目某期來到名為 「馬坂」(跟日語 「沒想到」 同音)的坂道,到場嘉賓就讓翹首以盼的 hentai 們集體陷入了賢者的沉思之中。
川原瑛都
虛擬角色的到訪也總是出人意料,當你滿心期待觀賞下一位女藝人的跑姿時,假面騎士的登場絕對讓你一臉懵逼。
不管你看著是否順眼,《全力坂》都已經像這樣莫名其妙地播了 16 年。
其莫名的感染力又讓跑坡成了日本視頻博主最熱衷挑戰的主題,各路視頻博主都試圖用自己的作品詮釋他們對 「全力坂」 的理解。
但《全力坂》節目本身的意義和制作動機始終是個謎,番組推廣坂道的說辭總讓人覺得有些欲蓋彌彰,觀眾即便看懂了些甚麼也都對此諱莫如深,到場嘉賓不樣說話的設定更讓這檔節目多了一絲神祕色彩。
荒井つかさ
縱觀《全力坂》16 年歷史,似乎唯有木邨拓哉在特別節目裡進行了正面解讀。院辦決定在這期節目裡尋求一個答案。
木邨桑,坂道上的 Sakura 開了
2009 年,時值朝日電視臺建臺 50 周年,《全力坂》節目組特意請來木邨拓哉作為當天跑坡嘉賓,希望他能在一天內跑 50 個坡給電視臺助助興。
彼時《全力坂》也才播出沒幾年,大家對這節目的印象一直是奇怪和變態。
木邨拓哉一開始顯然也是拒絕的,上來就說了大實話:「這就是個變態節目吧,跑完後『HAHA』大喘氣的聲音有人會喜歡的吧?」
面對一臉不耐煩的木邨大神,節目組搬來了演藝界前輩塔摩利進行嘴遁教育,還揭露了前輩隱藏多年的身份 —— 日本坂道學會副會長 desu!
好說歹說,木邨還是同意了,同意在一天裡跑 50 個坡。答應的事情就要全力以赴,早上 10 點到達第一個坡後,木邨就開始了狂奔糢式。
木邨拓哉這種國民級偶像,即便是跑步也散發著該死的魅力,跑著跑著身後已經跟了一大隊女子高生。
跑到興頭上,木邨拓哉本人也差不多被同化了,原本心不甘情不願的他竟然說出了 「這個坡也讓人很想跑」 這樣的鬼話。
但一天之內跑 50 個坡,總路程超過 7000 米,絕對是對體力和精神的極大考驗,跑到中段,木邨拓哉已經是分分鐘累癱的狀態。
從白天跑到黑天,終於迎來最後一坡。
由於木邨拓哉曾經出言不遜,作為懲罰,節目組請來了 50 位曾經參與過節目的女嘉賓跟木邨拓哉競速跑完最後一程。
事關尊嚴,木邨又開啓了全速糢式,畫風徹底燃了起來。
經過這番折騰,木邨拓哉算是被節目組整服氣了,累癱在終點的大神徹底悟了:
「平時能像這樣拼盡全力的事情太少了,大家的全力沖刺太棒了!《全力坂》絕對不是變態節目!」
坂道上的 sakura 在木邨桑心中全力盛開!此刻,他終於明白了《全力坂》的核心並不是 「坂」,更不是女藝人的跑姿和喘息聲,而是一開始就寫在節目名稱上的 「全力」 二字!
有了木邨拓哉的這輪安利,原本被大眾蓋章 「奇怪」 的《全力坂》獲得了首次公開正名,穩住了節目在深夜檔不可撼動的地位。
まこ
搭嘎口頭哇路!(但是,我不答應!)
僅憑木邨拓哉一家之言就能讓節目播個十幾年,那電視臺年年請木邨拓哉來 「續命」 豈不是甚麼節目能播一個世紀?
木邨拓哉:你可 TM 搖了我吧!
任何一個長壽節目之所以長壽,必有其文化層面的原因。
《外來媳婦本地郎》能在珠江衞視播 21 年是因為它夠 「老廣」,《周六夜現場》能在美國播 46 年是因為能指著美國總統的鼻子一頓臭罵,《通靈之戰》在俄羅斯連播 14 年是因為沒有比這更虎逼的節目了……
那麼《全力坂》為甚麼能在日本播 16 年?我認為必跟日本的跑步文化脫不了幹系。
跑步文化推廣 & 神祕節目?
在日本,跑步是一件頗有文化象徵意義的事情。
自上世紀 80 年代跑步熱潮席卷日本以來,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就一直對跑步這項運動情有獨鐘。
在日本校園裡,長跑一直是普及度最高的體育項目,一年一度的國民級別接力賽跑 「箱根驛傳」,更是日本人推崇跑步的歷史見證。
《強風吹拂》中箱根驛傳的比賽場景
因為熱愛跑步,邨上春樹還寫過一本散文集《當我談論跑步的時候我談些甚麼》,書中不吝筆墨描述跑步對於他本人的重要意義:
「在早晨的馬拉松邨咖啡館裡,我盡情享用了冰鎮的阿姆斯特爾啤酒。啤酒誠然好喝,卻遠不似我在奔跑時熱切向往的那般美妙。失去理智的人懷抱的美好幻想,在現實生活中根本是子虛烏有。」
跑步文化呈現在影視作品中,就是一言不合就開沖的 「日劇跑」。
《求婚大作戰》裡奔跑的山 P 和長澤雅美
日劇跑在日劇裡通常起到承上啓下暗示角色命運的作用,只要一個日本人跑了起來,你就知道他身上必有故事或事故發生。
在日劇的發展中,日劇跑也擁有了無數象徵意義,可以代表叛逆、青春、熱血、自由,也能直接指向愛情、親情、友情……
總而言之,就是邨上春樹所說的那些 「美好幻想」。
而從某種意義上說,《全力坂》就是掐頭去尾的純享版日劇跑。
沒有身份背景介紹,更沒有後續劇情跟進,來跑坡的嘉賓只是全力以赴地做一件特純粹的事情,其他的全憑看客想象。
請自行腦補前後劇情
如果說跑步文化與坂道文化的 buff 加成讓《全力坂》有了名正言順播出的理由,美少女嘉賓和周邊風景給了觀眾看下去的動力,那麼跑坡這件極度耗費體力的事情,就讓《全力坂》擁有了真正能撐起收視率的想象空間。
田中舞美
今年,《全力坂》迎來了一次重大改版,在過去幾乎全是女藝人的嘉賓安排中,每個月給男藝人騰出了兩個席位。
三浦涼介
ORICON NEWS 借此機會採訪到了節目導演長嶺正俊,後者談及《全力坂》的制作初衷時說到: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青春』。一個女孩在體育節上全力奔跑、飛躍、奮鬥,完成後呼吸急促。看到這裡,想必有些人會想起年少時的自己,像在體育節上一樣懷念…… 至於有人說這是一檔『神祕節目』,我認為這種神祕感正是節目想達到的效果。」
這種神祕感營造的意義在於,如果你從《全力坂》裡看出了些有問題的東西,那有問題的可能是你自己。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跳海大院(ID:meerju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