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鴻菲
「 當一個人的心中充滿黑暗,罪惡便在那裡滋長起來。有罪的並不是犯罪的人,而是那製造黑暗的人。 」 ——[法] 維克多·雨果。
法國1815年。這是一個寒冷的夜晚,天空中的星星閃耀著美麗的光芒,照亮了它下面的房屋和街道。 一名男子在街道上徘徊,他想找到一個能夠讓他過夜的庇護所,但他被敲開的每扇門都拒之門外,因為一張黃色的紙條使他成為前罪犯。
這個人因給飢餓的外甥偷竊一條麵包而在監獄裡待了19年。 這是一個看到生活殘酷的人,他有充分的理由憎恨世界,並報仇那些使他不公正的人。 但是,他沒有。 這個人是冉阿讓(Jean Valjean)。
在看完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的《悲慘世界》之後,我眼前充滿了淚水。 我從來沒有讀過一本在各方面都如此驚人的美麗的書。 通過角色的情感和行為,如此清晰,有力地描繪了不同的情感:愛,恨,憤怒,幸福,後悔,夢想,慾望和寬恕。 我愛上了書中的人物。 要說有一個我特別喜歡和欣賞的角色,比其他所有角色都喜歡的,那就是冉阿讓。
冉阿讓擁有很多令人欽佩的崇高品質,他是個永遠不放棄的人。這種特徵加上無私和為他人犧牲的意願使一個人胸懷寬廣,竭盡全力幫助他人,並保持著無限的善良和慷慨的海洋。冉阿讓骨子裡本性就是善良,並一直沒有改變過,這是天性。
平常人們付出很多次才能獲得回報,或者為了獲得滿足的自我滿足感和自豪感。然而,冉阿讓從來沒有這樣,他總是為了奉獻和純粹的無私而付出。冉阿讓也表現出寬恕的強大力量,無論有多嚴重,永遠不要懷恨在心,總是原諒那些冤枉他的人。
冉阿讓的崇高品格和令人欽佩的特質是我渴望實現的一天。 儘管他只是一個虛構的人物,但他向我展示了,從內心成為一個真正的好人,可以取得長足的進步。 一個人不必看起來非凡,一個人不必具有非凡的技能。 有一顆寬容而富有同情心的心會使人成為一個非凡的人。
法國舞台劇《悲慘世界》的插曲《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