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萬小刀
一、
1977年,10歲的臺北男孩張宇還叫張博翔時,就擁有了自己的第一架鋼琴。他把鋼琴彈得賊溜,才華橫溢,光芒四射,小小年紀就擁有了一大把迷妹。
但是張宇不為所動,直到他12歲時上了初中,認識了才貌雙全的女同學十一郎,懵懵懂懂的心裡,才有了一點小想法。
十一郎當時還叫蕭慧文,性格很文靜,張宇卻是學校裡出了名的追風少年,張宇對她充滿了好奇,就在她面前秀琴技,不料非但沒有打動芳心,還碰了個釘子。
和別人不同,十一郎不僅不吃張宇這一套,還覺得他自以為是的優越感十分搞笑,對他的第一印象就三個字:「很討厭」。
不過「早戀未遂」的張宇也沒有太沮喪,轉身就迎來了他人難以體會的快樂。
初中時期,張宇就寫下了人生中第一首原創歌曲《白鴿》,憑借幹淨利落的吹拉彈唱,成功與四名女同學一起組了一支樂隊,名叫「稻草人合唱團」。
經常與四個女同學一起練歌的張宇很快樂,但快樂的時光轉瞬即逝。
轉眼之間,張宇上了高中,再次與當初的乖乖女同學十一郎不期而遇。
此時張宇已經身經百戰,卻仍然感到心動,於是,他再一次吹嚮了沖鋒的號角。
二、
有一天,張宇到十一郎家中做客,看到鋼琴之後,就迫不及待地操練起來。
當時,羅大佑憑借一張專輯《之乎者也》震驚了臺灣樂壇,成為流行歌教父(詳見萬小刀公眾號往期精選《羅大佑的一春又一春》)。
於是張宇自彈自唱了羅大佑的《小妹》《家》《穿過你的黑發我的手》等幾首歌曲,想用琴技和歌喉徵服十一郎。
意外的是,十一郎從來不聽流行音樂,她根本不知道羅大佑是誰,還以為這些歌都是張宇的原創。
十一郎從小酷愛寫作,在同齡人裡是佼佼者,可張宇唱的情歌不僅曲調悠揚,歌詞也寫得十分深刻,這讓十一郎以為自己碰到了高手,就向張宇討教寫作訣竅。
面對這個「美麗的誤會」,張宇遲疑了0.01秒就做出決定:先把美女騙到手再說!
就這樣,張宇陰錯陽差地憑借羅大佑的才華攻下了十一郎的堡壘,兩人終成眷侶。
不過好日子沒過多久,張宇就發現十一郎好像有點死心眼。
明明大家就是談個戀愛,可十一郎卻頗有一種此生非你不嫁的架勢,這讓還準備看看大千世界的張宇很是頭疼。
好在高中畢業後,兩人去了不同的大學。
張宇去了臺中念大學,十一郎則留在了臺北。雖然兩人只相隔不到200公裡,卻也成了異地戀。
邁入大學校門後的張宇是魚入大海,鳥歸山林,找到廣闊新天地的他,把臺北的伊人十一郎忘得一幹二淨,可十一郎卻要求張宇每天都打一通電話。
在沒有智能行動電話的年代,這個要求無疑會耽誤張宇很多獵豔的時間,於是張宇對十一郎提出了分手,理由是:「壓力太大」。
那時張宇完全沒想到,自己的這句話對十一郎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三、
分手之後,張宇徹底過起了萬花叢中過的快樂生活。可當他回到臺北看見十一郎時,發現十一郎因為傷心過度,一個禮拜暴瘦了20斤。
這時,張宇才意識到自己深深傷害了十一郎,於是主動提出複合。
然而回到臺中,張宇才記起來,自己在臺中也有女友,這怎麼搞?想來想去,別無他法,只能做好時間管理:白天陪臺中女友,晚上與臺北的十一郎煲電話粥。
那段時間,張宇忙著在不同女友之間反複橫跳,不僅精神疲憊,身體也逐漸吃不消……於是他和十一郎再次幾分幾合。
但無論分多少次手,張宇最後都會回到十一郎的身邊。
就連張宇的一些女朋友都明顯感覺到,自己不過是張宇的「經驗包」,即便現在兩人睡在一起,可他終究還是要回到臺北那個女人的身邊……
大學畢業後,張宇與很多臺灣歌手一樣,開啓了餐廳駐唱之旅。
不過在哪裡唱,成了一個問題。
張宇想要回到臺中唱,一是因為在那裡上大學,對臺中很熟悉,二是因為那裡有「自由」的味道。
但十一郎卻堅持讓張宇在臺北唱,明面上的理由是:在臺北,被發掘的機會更多。實際上,她心裡當然也會想:這樣就不用再異地戀了!
最終,張宇聽從了女友的建議,留在了臺北。
但當時的張宇年輕氣盛,只肯唱自己喜歡的歌。沒過多久,他就為此付出了代價。
四、
1991年的一天,24歲的張宇「照例」拒絕了一名客人的點歌。可沒想到那人是一名黑道大哥,於是,張宇當天回家的路上,就被一群人給了一頓「社會的鐵拳」。
可這頓鐵拳並沒有打彎張宇的脊梁,第二天有人點了他不喜歡的歌,他依舊拒絕演唱。甚至唱到動情處,張宇還會讓客人小一點聲音,不要影嚮他唱歌……
時間一長,餐廳老板對張宇意見很大。為了不丟掉工作,張宇只好找來脾氣好一點的游鴻明搭檔演唱。
游鴻明專門負責唱張宇不喜歡的歌,而張宇只唱自己喜歡的歌。
可慢慢的,張宇喜歡的歌越來越少,游鴻明唱得時間越來越長。有時一天十二首歌,游鴻明要唱十首,張宇只唱兩首。
但在分錢的時候,張宇卻始終秉承著「公平原則」:五五開。
不知道後來的鳳凰傳奇是不是受了張宇的影嚮,但當時有一個人對張宇很感興趣。
他就是前一陣子病成了植物人卻有不少網友拍手叫好的音樂人,袁惟仁。袁惟仁比張宇小1歲,當時是「凡人二重唱」組合的一員,與張宇在同一個餐廳駐唱。
有一天,袁惟仁聽到有神似羅大佑的歌聲傳來,立馬跑進去一看,竟然是張宇。
於是,袁惟仁立馬向自己的老板——大滾唱片的蔡宗政推薦張宇,並且拍著胸脯說:「如果錯過了這個人,華語樂壇將會受到極大的損失。」
蔡宗政半信半疑地去聽了一場,結果那天碰巧張宇感冒,唱得是「瞎難聽」。回去後蔡宗政把袁惟仁大罵一頓,說他甚麼人都介紹給自己,甚麼眼光嘛……
但袁惟仁卻堅信張宇是個人才,說明情況,再三懇求老板再去聽一次。
蔡宗政也是個愛才之人,真的又去聽了一次。這一次,蔡宗政在張宇的身上仿佛看到了羅大佑的影子,當場決定把張宇簽入大滾唱片。
加入大滾唱片之後,張宇才隱去本名「張博翔」,開始以藝名「張宇」行走江湖。
那麼,為毛要叫「張宇」呢?關於這個藝名,其實還有一個浪漫的故事。
五、
十一郎雖然文文靜靜,愛好寫作,卻很喜歡狄龍主演的武俠電影《蕭十一郎》,她的本名蕭慧文,恰好姓「蕭」,於是張宇就給她取了個筆名叫「十一郎」。
十一郎一看,不甘示弱,也給男友取個藝名,用「宀」代表家,用「於」代表「十一」,再加上姓,就成了「張宇」。
張宇和十一郎才子配才女,互相「賜名」,十分浪漫。從那以後,兩人就以藝名闖蕩樂壇,一個負責譜曲演唱,一個負責寫詞收錢,連分工都甜蜜得像「灑狗糧」。
後來,這對「黃金搭檔」成了圈內無數人羨慕不已的「神彫俠侶」。可在一開始,張宇的音樂之路並不順遂。
1992年,張宇結合自己做駐唱歌手的辛酸經歷,打造了第一張個人專輯《走路有風》。但這張專輯銷量一般,讓張宇和老板蔡宗政都有點受打擊……
張宇的憔悴與失落,都被十一郎看在眼裡。
一天夜裡,十一郎看著熟睡的張宇,心裡不禁心疼起來,拿起筆寫下了:「你的臉有幾分憔悴,你的眼有殘留的淚」。
張宇醒來後,看見桌上的臺詞和熟睡的十一郎,心裡也泛起無限酸楚。張宇把這些情緒全部譜成曲子,取名為《用心良苦》。
1993年,《用心良苦》專輯發行,26歲的張宇一炮而紅,尤其是專輯同名主打歌,沒過多久就傳遍了臺灣的大街小巷。
這張專輯不僅獲獎無數,後來還成了香港電影《昨夜長風》的主題曲。
隨後,十一郎煽情的歌詞,加上張宇極具辨識度的嗓音,像一股龍卷風一般,迅速席卷了整個華語歌壇。
「宇式情歌」,自此正式拉開序幕。
但張宇火了,皆大歡喜之時,有一個人卻悲喜交加。
六、
這個人就是張宇的老板,蔡宗政。
張宇火了,作為老板的蔡宗政不應該是燒香拜佛嗎,為毛還會悲喜交加呢?
這是因為,張宇當時合約還沒到期,就收到了無數唱片公司的邀約。蔡宗政擔心自己的小唱片公司,已經留不住張宇這尊「大佛」了。
原本,張宇放話說,「我的創作才能是政哥發掘的,不會離開。」
但合約即將到期時,張宇父親做生意失敗,陷入巨大債務危機。這個突發事件,讓張宇不得不重新衡量一下放在面前的大合同。
思慮再三,張宇決定離開大滾唱片,加盟EMI科藝百代唱片公司,並成立自己的「喜得音樂制作公司」。
1994年,27歲的張宇加盟新公司不久,就推出了自己的新專輯《溫故知心》。
專輯風格依然是「宇式情歌」,十一郎包攬大部分歌詞創作,成了「站在張宇背後的女人」。
一開始,十一郎並不是只給張宇寫詞,她給其他歌手也寫過詞,像張惠妹、王力宏,等等。只不過,給王力宏寫的詞被退了回來,還退了兩次。
後來,十一郎想既然沒人懂我的詞,索性就做張宇的「禦用詞作者」吧。
1995年,張宇的新專輯《一言難盡》再次大賣,同名歌曲《一言難盡》成為電視劇《地下獵人》主題曲,還獲得了「臺灣金曲龍虎榜全年排行總冠軍」。
第二年,張宇新專輯《消息》又獲成功,他在華語樂壇的地位終於算是穩固下來。
不過,就在張宇的事業達到第一波高潮時,家裡的後花園卻著了火。
七、
那段時間裡,張宇雖然日進鬥金,但因為要幫父親還債,所以經常是錢剛到賬還沒捂熱,就馬上進了債主的錢包。
時間一長,關於張宇到底應不應該替父還債,張宇和十一郎有了意見分歧。
十一郎認為張宇不能這樣一直還下去,但張宇卻認為身為人子,父債子還是天經地義的事。
就當兩人爭執不下,眼看著再一次面臨分手危機時,十一郎的父親果斷站了出來。
父親問十一郎:「你到底愛不愛眼前的這個男人?」
十一郎回答:「愛。」
父親又問:「你覺得跟他在一起會不會有未來?」
十一郎回答,「會。」
於是,父親告訴十一郎:「既然你已經選擇跟這個男人在一起,這個債務就不是他一個人的,而是你們兩個人的共同債務。」
聽完父親的話,十一郎不再迷茫,她開始勒緊褲腰帶,堅定地幫張宇父親還債。過了大半年,張宇父親的巨額債務終於被還清,張宇和十一郎也終於松了一口氣。
經歷了這段共同還債的日子,張宇深受感動,他覺得是時候給身邊這個默默奉獻了多年的女人一個名分了。
1997年,30歲的張宇舉辦了人生第一場個人演唱會。在演唱歌曲《Wind Beneath My Wings》時,把十一郎邀請上臺,正式官宣了兩人戀情。
唱完歌,兩人在舞臺上深情相擁,眼中都含著淚。
沒過多久,兩人正式舉辦了婚禮,有情人終於成了有證的眷屬。
婚後的一天,兩人開車馳騁在加拿大的高速公路上,看見了一輪又大又圓的月亮。
看見這輪圓月,渾身長滿文藝細胞的十一郎,聯想到了自己的婚姻,情不自禁想要吟詩一首,來見證一下自己的婚姻。
十一郎吟完詩,張宇譜上曲,就有了歌曲《月亮惹的禍》。
這首見證了兩人婚姻的《月亮惹的禍》,成為古天樂、溫碧霞主演港劇《圓月彎刀》的主題曲,第二年被收錄在專輯《月亮·太陽》中,專輯在臺灣地區賣出80萬張,在亞洲地區總銷量超過500萬張。
或許是新婚給了張宇和十一郎太多的創作靈感,沒過多久,張宇又推出了新專輯《雨一直下》,同名歌曲火遍兩岸三地,讓張宇的事業沖上了最巔峰。
可就在這個時候,張宇卻做出了一個誰都沒想到的決定。
八、
2004年,37歲的張宇宣布進軍主持界,與前輩張小燕搭檔主持綜藝節目《快樂星期天》。
這個決定讓很多歌迷都一臉錯愕,不知道一個好好的「苦情歌王」,怎麼就去當了主持人,還主持綜藝節目,整天嘻嘻哈哈的,成甚麼樣子……
可歌迷在看了節目後才發現,苦情歌王是假,寶藏男孩才是真。
只見張宇在節目中插科打諢,如魚得水。開起車來,更是不需要掛擋,直接飆上高速,就算和被稱為「巫妖王」的小哥費玉清比起來,都不遜色。
張宇主持的第一年,《快樂星期天》就入圍了「第39屆臺灣金鐘獎綜藝節目獎」。
後來,張宇在採訪中回應,進軍主持界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十一郎在接連生子之後,情緒十分不穩定。這讓張宇意識到,自己以前在外奔波,可能疏於對家庭的照顧,於是想要找一個時間穩定的工作,騰出時間來多陪陪家人。
回歸家庭的張宇,一邊把主持當班上,一邊給其他歌手寫歌,轉型當制作人。
有一次,那英跟張宇約歌,張宇寫了一首《男人的好》。可寫完之後卻忘記發給那英,正好張惠妹也跟他約歌,他覺得《男人的好》很適合張惠妹,就賣給了她。
後來那英想起來約的歌,就給張宇打電話,張宇這才想起來《男人的好》是給那英寫的,於是張宇咬著牙說歌已經寫好了,下午就送過去。
掛了電話,張宇就坐在鋼琴前,用5分鐘的時間,寫出了《心酸的浪漫》。
再後來,臺灣市場越來越不景氣,張宇來到內地發展。
當有記者問到張宇來內地發展會不會冷落嬌妻時,張宇說,「十一郎聽說我要來內地參加節目時,不僅不嫌棄兩地分居,還問我……為甚麼只去四天就回來了?」
2012年,張宇與十一郎再次聯手,為電視劇《心術》創作同名主題曲《心術》。
2014年,47歲的張宇參加湖南衞視的《我是歌手第二季》,一邊擔任主持,一邊擔任選手,最後還進入了總決賽。
在節目中,張宇一開嗓,很多人感嘆「爺青回」,他們發現在歌壇消失已久的「苦情歌王」終於又回來了。
可節目結束後,張宇又參加了網綜《火星情報局》,這時很多歌迷發現,「苦情歌王」張宇竟然是一名深藏不露的「歌壇老司機」?
九、
在參加《火星情報局》時,沈夢辰說自己喜歡看恐怖片,有人插嘴說她最喜歡和杜海濤一起看,老司機張宇便說:「她和杜海濤看的是另一種不能看的片。」
沈夢辰想要絕地反擊,問:「宇哥,甚麼叫不能看的片?」張宇立馬壞笑著回應:「你願意我可以帶你去看。」
當嘉賓調侃現場觀眾裙子叉開得很高,有人起哄讓觀眾高抬腿講時,觀眾本以為年紀偏大的張宇能穩重一些,讓張宇幫忙說句公道話,結果張宇卻說:「我沒有看清楚,沒法說公道話!」
就連已婚的應採兒,張宇也不曾放過,公開「調戲」她說:「上來!」
這些經典片段流傳於網路之後,很多歌迷已經無法直視張宇那些「宇式情歌」了。
可一邊在節目中高速飆車,一邊唱著「宇式情歌」的張宇慢慢變成了寵妻狂魔。
在2018年突然宣布「無限期停工」之後,他的微博裡除了妻子就是兒子。
生日一定要寫文章表白。
日常也要誇一誇,而且誇得也是文藝又清新。
而十一郎也同樣,在她的微博關註列表裡,有且只有張宇一個人。
曾有人詢問張宇,為何突然宣布「無限期停工」?
張宇卻表示停工並不突然,甚至可以說是「蓄謀已久」。
早在之前的節目上,張宇就曾表示:
「十一郎為了我的事業,為了家庭,犧牲了太多,把自己心裡的浪漫全部都放掉。所以希望未來有一天,我能帶著十一郎去她最喜歡的巴黎,住上一年半載,再也不用四處奔波。」
回首張宇和十一郎的神仙愛情,12歲相識,17歲相戀,30歲結婚,雖然也曾有過風雨,但是再大風再大雨,都比不上相伴到如今的彩虹更奪目,更絢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