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位大美人現在基本都處於「退圈」狀態,但在照片中依然顯得保養得宜。
網友都感慨:果然美女都愛和美女一起玩。
但很奇怪,雖然曾是同事,但事業上毫無交集的李嘉欣黎姿,從什麼時候開始以姐妹相稱的?
更有意思的是,許晉亨在李嘉欣之前,曾熱烈追求過黎姿,只是被黎姿拒絕。
多年以後,黎姿是身家過10億的上市公司女總裁,李嘉欣是(網傳)領月薪200w的豪門媳婦,陰差陽錯地進入了富太太圈,成了好閨蜜。
人生際遇,有時真的蠻奇妙的。
(特別是黎姿,笑起來真的好甜!!)
眾所周知,港圈一直是「百合盛世」。
黎姿朱茵同框的gif,各有各的嬌俏風情,我能反覆看上百遍。
那麼,在香港女星中,有哪些經得住時光考驗的真閨蜜呢?
劉嘉玲&王菲
劉嘉玲和王菲這一對,是「小粉絲倒追偶像」的閨蜜版。
在知道王菲以前,劉嘉玲是鄧麗君唯粉,鄧麗君去世後一度找到不到歌聽,直到王菲出現。
沒想到第一次見面,就誕生了追星史上的尷尬名場面。
在王菲演唱會上,當時已經很有名的劉嘉玲主動上前說:「我特別喜歡聽你的歌!!」
王菲說:「哦,謝謝。」然後轉身走了,不帶走一絲雲彩。
不過,那次之後,兩人就漸漸熟了起來。
出去逛街、吃飯時,174CM的王菲雖然比167CM的劉嘉玲高大許多,但劉嘉玲每次都想護著王菲。
+0的經典語錄:
「王菲是那種一看到就想保護的人,願意為她做任何事。」
「我愛王菲,是那種一見她就想吻她的那種愛!」
據說,劉嘉玲每年生日,不管多忙,王菲一定會抽空出席。
有一年王菲實在離不開北京,劉嘉玲親自飛回內地,因為「我不是想過生日,是想要你陪我過生日。」
很多人以為她倆看起來不像一個世界的人,但看了劉嘉玲的微博就知道,她對王菲的寵是真的。
在劉嘉玲眼裡,高冷的Faye是個小孩子,是「我親愛的」。
微博上的肉麻話,一堆堆數也數不完。
王菲向來低調,最討厭面對公眾媒體,而嘉玲開朗外向,在交際圈中如魚得水。這樣性格相反的兩個人成了好朋友,聽起來很不可思議。
但細想,她們的經歷、背景、個性,何其相似——
孤身從內地到港島闖蕩,在五光十色的大都市裡咬著牙,摔過跤。
成名之後,不論地位多高,卻還保留著直脾氣、真性情。
如果這還不算合得來,那再加一點,愛打麻將。
應該沒人沒聽過王菲和劉嘉玲搓麻將的故事吧。
張國榮曾經繪聲繪色地描述王菲在他家打麻將的場景:「有一次打麻將時,劉嘉玲在她後面坐著,看她搓麻將就說:哎,王菲,你這牌怎麼能這樣打,打壞了!」
但劉嘉玲非要慣著「牌技奇差」的王菲,說如果王菲來家裡打麻將,她一定會主動放炮給她。
理由呢?只是單純的為了哄。她。開。心。
不善表達的王菲曾說,我和嘉玲是一個軌道上的人。
她對朋友的愛一如我們普通人,對好友最大的褒獎是「你是嫵媚本人」。
但兩顆星星哪怕再親,卻也會保持一定「距離」。
有次,王菲的感情出了狀況。劉嘉玲多次主動打給她,卻一直找不到她,她躲了起來,不想面對眾人。
後來等了好久,王菲終於打電話給她,約她出來見個面,但卻不發一語。
於是,兩個人就坐在一起面對面,也不說話,各想各的事情,就這樣過了45分鐘,再各自回家。
好朋友的事,她不說,她便不好奇。
一輩子有這樣的知己,足夠了吧!
林青霞&施南生
最近,看到林青霞的名字又出現在熱搜上,不禁恍惚。
想起來,女神林青霞能有今天,離不開一個女人的提攜。
這個人就是被稱之為港圈大姐大的施南生。
從沒想過,一段超越四十載的「中年閨蜜」,到現在還能感動人。
每次看到她倆同框,都覺得賞心悅目,豔色無雙。
一個夠美,一個夠颯。一個是俊逸奪目的武俠片明星,一個是雌雄同體般的「女金剛」。
只不過,一個在台前,一個久居幕後。
她們不僅聯手在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占了半壁江山,更為人稱道的,是跨世紀也不褪色的的友誼。
南生和青霞都不喜用「閨蜜」形容友情。
比起閨蜜,她們更像是遊走江湖,共同打拚後,相知相識的一對「俠女」。
起初,林青霞是女主角,施南生是製片人。
十幾歲成名的青霞後曾創下「一年拍13部電影」的紀錄,但終日忙碌,內心彷徨,常常情緒不穩定。最疲憊的時候,一度想要息影。
一直陪在她身邊,安撫她情緒的人,就是施南生。
她們會一起去旅行,睡一張大床,大被同眠。半夜聊起各自的初戀情人,咯咯咯的大笑聲在空氣中蕩漾。
事業上的互相成就,是這兩個女人的友情最為珍貴之處。
提起南生的事業成就,林青霞從善如流:
「她帶領了港式喜劇潮流,她帶領了社會寫實片,最轟動的是《英雄本色》;她帶領了拳腳片,以李連杰為主演的《黃飛鴻》系列;她帶領了武俠刀劍片,以《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為首。」
如果沒有施南生,林青霞便可能錯過《刀馬旦》《東方不敗》《新龍門客棧》這些經典武俠電影的輝煌。
而施南生的成就,也少不了林青霞的支持。
身為電影巨星,林青霞的身價本就不一般。但林青霞放話,凡是施南生和徐克的電影,統統半價,不要錢也拍。
到了頒獎台上,看到對方獲獎,自己會發自內心地祝賀。
什麼是朋友?這便是。
她不只是陪你度過庸常、處理瑣事的夥伴,更應該是時刻鞭策你,期待你變得越來越好的同路人。
朋友二字,看似輕飄,背後的情義很重。
兩人認識16年後,梅豔芳去世,施南生打電話給林青霞,流淚訴說一整晚,青霞才了然:喔,這麼要強的一個人,竟然會把脆弱的一面給我看。
至此,兩人真正把對方列為心腹好友,再也沒什麼能將她們分開。高峰低谷,始終攜手,並肩前行。
她們互相見證了很多彼此人生的重要時刻——
林青霞和邢李源結婚時,施南生和徐克是他們的證婚人。
在施南生和徐克婚變之時,只有林青霞知道,好友的堅強背後有多痛。
在賭王的葬禮上,林青霞和施南生被記者抓拍。
66歲的林青霞,與69歲的施南生,一前一後,大步流星,腰杆挺拔,風風火火。這樣的默契姿態,是真正同行半生的閨蜜才能擁有的。
Gigi羨慕她們,不光是因為她們走過了風風雨雨,各自捧下屬於自己的獎盃。
更是因為,女人之間相互扶持的情誼,可以比任何人猜測的更長情、更堅固。
是無論退隱多少年,對彼此還能坦誠相見的赤子之心。
張曼玉&鍾楚紅
再好的朋友,也會因為誤會心生嫌隙。
但真正的朋友,永遠會毫不計較地冰釋前嫌。
1998年,鍾楚紅與張曼玉共同出演了最經典一版的《流金歲月》。在裡面,她們飾演一對閨蜜。
初出茅廬的張曼玉,青澀純真,氣質優雅。
正值輕熟年華的鐘楚紅,一顰一笑,風情萬種。
兩個女孩並肩而坐,巧笑倩兮的畫面,用多少美好的詞語形容都不為過。
張國榮說:「鍾記是一種豔光,香港有哪個女人穿皮衣比她好看?Maggie有一種典雅,那是她剛當上香港小姐的時候沒有的。」
這兩位大美人,不僅都有天賜的美貌,也都有過同樣的際遇。
1984年,王晶邀請她出演愛情喜劇片《青蛙王子》,在片中,她和鍾楚紅扮演兩個青春靚麗的香港女孩。
這部電影票房很成功,躋身年度香港十大賣座片之一。張曼玉和鍾楚紅都是香港小姐出身,拍電影之後,一下子就躥紅了。
但與此同時,她們也都遭受到外界關於演技的質疑。
鍾楚紅被說成是「花瓶」,張曼玉則被亦舒「預言」:將毫無懸念地曇花一現。
或許是合作頻密,或許是惺惺相惜。那段時間,她們慢慢走近,成了彼此圈內最好的朋友。
她們同游日本,會搬到對方家小住,徹夜長談;也會互相安慰鼓勵,一起討論劇本,商量好要一起蛻變。
曾經有人問張曼玉:「你有沒有好友?就是你有心事會跟他說,不怕他會說出去的那種。」
張曼玉回答:「紅姑咯,因為我第一部戲就與她到現在,那份感情是很深刻的。」
為了有朝一日也能拿影後,她倆一天也不敢懈怠。可同行競技,豈能沒有競爭?
1986年,楊凡想找鍾楚紅拍亦舒的《玫瑰的故事》,但亦舒指定讓張曼玉擔任女主角。
為了不搶好友張曼玉的戲,鍾楚紅直接回絕了這個邀請,因為鍾楚紅的態度乾脆,最後還是由張曼玉出演。
她們一同出演了《月亮星星太陽》,又一起與金馬獎失之交臂。
只要和好朋友一起,哪怕失敗,也很開心。
然而,如此親密的閨蜜,卻因為一件小事,整整決裂八年。
當時,鍾楚紅與朱家鼎同居,還是地下戀。
而張曼玉接受採訪,一時嘴快,把鍾楚紅和朱家鼎已經同居的事情說了出去,一時好事變壞事,消息發遍了全城頭條。
鍾楚紅心裡很不是滋味,有記者問她,知不知道張曼玉的感情現狀,她便向媒體說張曼玉和爾冬升已經到了隨時可以結婚的階段。
張曼玉和爾冬升
其實,這本也不是什麼非常大不了的事情,一通電話,解釋一番就好。
但兩個人都在等。越是不聯絡,越是撥不出第一通電話。
身處名利場漩渦,誰又敢說對方不會變呢?
再加上總有不懷好意的風言風語挑撥她們之間的關係,那通和解的電話,就更難撥出去了。
在那之後,兩人果然越來越疏遠,直到各自結婚生子,也沒有勇氣去主動求和。
鍾楚紅嫁給廣告才子朱家鼎,步入婚姻。而張曼玉負了幾次情傷,不再執著於此。
多年後,退圈的鐘楚紅過得淡然,而張曼玉一步步打拚,在影視圈的地位足以傲視華人女星。
這多麼像《流金歲月》裡的故事:明豔照人的鎖鎖率先嫁人生子,看似乖巧的南孫逆流而上,成了獨立女性的寫照。
當年最要好的兩個女孩,遺憾地沒有讓對方見證到人生重要的歷程,只是在心裡給對方留了一個位置。
每當提及和鍾楚紅「分手」的原因,張曼玉都有些悵然若失:「她結婚了,我又很忙,好像各走各的路,真的少了聯絡。」
直到1997年,張曼玉才在節目上透露倆人和解的過程,簡單得讓人不敢相信。
那天,她們的共同好友葉倩文同時約張曼玉和鍾楚紅吃飯。她們第一眼看到對方很愕然,但誰也沒有翻舊帳。
觥籌交錯,談笑之間,兩人便和好如初。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你說起年輕時逗趣的往事,我知道你的笑點在哪裡;失去聯絡後,那些未曾親耳聽聞的傳言,再聽你一個個講起。
這一次,再沒有什麼能將她們拆散。
年少時,我們總是因為意氣用事,弄丟身旁最珍貴的朋友。
還以為,會有脾氣更合得來、更好的朋友替代ta的位置。
只是在漫長的歲月裡才發現,像那樣簡單純潔的情誼,已很難再發生。
或者說,和一個陌生人成為朋友的概率,本來就很小很小。
只是當我們擁有這樣的朋友時,你在說,她在笑,當時只道是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