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有看全智賢的新劇《智異山》嗎?姐劇中這美貌狀態可以說是二十年如一日。
81年的全姐今年已經40歲了,可皮肉不垮,骨頭不崩結構穩當,對比野蠻女友時期就是軟組織少了一些,但仍舊適宜。
回想一下,無論是在圈內還是圈外,我發覺現在已經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女性能完全拋去這種年齡的限制,活得更加努力和張揚了,這真的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現象。
41歲的殷桃體型輕盈,腹肌清晰。
前一段時間剛結束的北京時裝周「無齡榜樣」專場,t臺上的不是超糢或年輕的職業糢特,而是來自七個城市的素人糢特,她們平均年齡53歲,第一個出場的姐姐67歲,颯起來同樣全身發光,我們很難想象她們為了能以最好的狀態站上舞臺背後付出了多少努力。
圖源:無齡榜樣官方
氧叔突然發現,其實能讓人維持長久美貌、「美一輩子」的,並不只是流行的幼態和年輕化,而正是這一股蓬勃的「無齡感」。
這種「無齡感美人」並不只應局限於如今網路上宣傳的「沒有熟齡感」,也不是局限在臉上有沒有皺紋或是狀態保養有多好,而應該是完全拋去了年齡的束縛,不被年齡框架限制,不一味地追求幼態,不一味地追求凍齡,不會因為「年歲」而降低對自我的期許,眼神裡從未丟失少年心性和對生活的熱切。
它應該從何處獲得?不是單一的自我鞭策和偽裝,而是外化與內化的雙驅動。
無齡感美人的成就之路
第一步,停止再有「標簽思維」,接納自己。
很多人焦慮於年齡的根源其實並不是察覺到身體機能不如從前,而是從根本上就認為「某些美的、好的標簽只能應用在某些年齡上,時間的流逝讓這些標簽漸漸離我遠去。」
這些標簽有年輕的豐盈感、有積極活力的心態、有外貌和生活上極高的試錯成本,但其實這都是我們在想當的情況下貼上去。
仔細想想,這些標簽是否只屬於某些年齡?
有人問陳沖「歲月對她代表甚麼?」她的回答是「歲月就是歲月,還能是甚麼」?
「其實是可以炫燿的東西,因為它意味我戰勝了那麼多痛苦和疾病,這反而是一個值得吹噓的事兒」。
掌握無齡感訣竅的美人們通常能破除標簽帶來的局限,完成自我接納,掌握年輕態的內核,然後才能在外在上化繁為簡,知道最適合自己的美,真正的凍齡美是不會倚靠太多裝飾,因為她們不會在焦慮中盲目跟風。
45歲的林熙蕾
而陷在標簽中的人,只會在焦慮中不斷地否定和懷疑,認為「我只要貼上了某個年齡的標簽,就能變成某個年齡的人」,在少女感的執念中越走越遠。
第二步,從內到外,驅使自己擁有旺盛的生命力。
生命力,本質上是時刻繃緊的神經和鬥志,我們通常會認為年輕比年老更美,其實也是因為二者展現出的「生命力」含量不同。
之前叔看過全智賢和李敏鎬的一段採訪,李敏鎬痛苦地抱怨,全智賢每天極度自律地控制飲食、運動,讓偶爾因為拍攝時長過長,偷懶一天的他非常焦慮。
而全智賢對維持身材這件事的認知則是「我要時刻保持緊張情緒,只有緊張才能有動力。」
90歲依舊能稱霸T臺的不老傳奇人物卡門.戴爾.奧利菲斯历經三次離婚兩次破產,當她被問到凍齡祕籍的時候她說「我要永遠讓自己保持一個向前的狀態。」
天海佑希永遠不會讓自己浪費時間在「消沉」上。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那些時刻緊繃,時刻保持好奇和鬥志的人,就算在臉上已經有了年齡痕跡,但仍舊會具備一種神奇的正向吸引力,他們的視覺年齡通常比無年齡痕跡,但不積極的人要年輕。因為比起暮氣沉沉,他們才更有年輕態的精神特徵。
詳情參照每天按時按點晨跑的46歲鐘漢良和上五樓累的不行的25歲大林子(dbq)。
不被任何標簽限制對美的想象
有生命力的內核是有鬥志,是時刻緊繃,那我們逆推回來,有生命力的外表體現應該是甚麼樣的?
我認為比起皺紋,衰老下垂的面部組織,最好在外表上體現生命驅力的辦法是註重毛發和皮膚的管理。
標志性的濃密白發更有生命力,能忽略面部老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