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很多日本女生不敢一個人去吉野家?

很多日本女生不敢一個人進吉野家吃飯,她們寧願不吃,去便利店買加熱便當,或者在店門口旁邊的外賣窗口排隊自提。

似乎店裡面是龍潭虎穴,承載過剩的陽剛之氣可能化作實質性攻擊,滿足一些孤女飼群狼的情節幻想。

外賣窗口排隊

吉野家店內用餐的顧客一直存在嚴重的性別失調,80%為男性,女性僅占20%。

人難免會對罕見的事物多看幾眼,因為出乎意料,所以印象深刻。

你看日本各縣最美的女高中生評選,一圈下來臉盲到一個人都沒記住。但美女在吉野家就餐,能讓一位22歲的日本少男記一輩子,甚至包括她點的牛肉飯為中等份量的細節。

這種男性群體若有似無的審視,似乎用目光在說「有女的來了」,讓獨自走進吉野家的日本女生感到不安。

尤其是,進店後發現獨自來吉野家吃飯的女生,全場只有你一人,堪稱碩果僅存。

去過一次,就尷尬到後半輩子不想再一個人去,仿佛她們不只是進店吃飯,而是來給私生活進貨的。

更何況,吉野家的主流男性顧客的年齡剛好在三四十歲,被居高臨下的男性凝視燻陶入味,而女性顧客年齡大多在20-30多歲。

她們年輕而心思細膩,比起在封閉環境被陌生男人看著吃飯,更毛骨悚然的是,這些大叔之間還存在某種隱祕的眼神交流。

全男性陣容

你想到周圍的人怎麼看你就心髒狂跳,又猜不透他們相互傳遞的加密資訊,只能放任自己在惶恐中不斷下更糟糕的預判。

甚至開始審視自己,身為女性孤身一人進入男人窟的行為,是否算作輕浮。

實況:從未獨自吃飯的我,人生第一次嘗試牛肉飯單人餐,但還是為選座而感到緊張

或者不夠具備女子力,平時連自己下廚帶飯都做不到,只能像個糙老爺們一樣來吃美味便宜的快餐。

在這種內心煎熬下,根本食不知味,只想趕緊吃完走人。

對於社會閱历豐富的30歲熟女來說,一個人去吉野家吃飯也需要做心理建設。以免事後跑去雅虎討論版詢問,自己作為女人是不是已經徹底完了。

日本調查網站《Sirabee》去年統計顯示,因為男性顧客實在太多,有一半的女性受訪者表示,獨自去牛肉飯連鎖餐廳需要勇氣。

不同年齡段認為「獨自去牛肉飯連鎖餐廳需要勇氣」的男女比例

因此,哪怕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日本女大學生,也有約30%的人從沒去過牛肉飯連鎖餐廳,首當其沖的就是吉野家。

吉野家、松屋、食其家並列為日本牛肉飯連鎖餐廳的三巨頭,日語裡也叫「牛丼禦三家」。

吉野家布局在客流量大的車站周邊或商業街

男性顧客為主

沒有去牛肉飯連鎖店的經驗的美女

因為吉野家進店用餐的女性顧客太少,其他觀望的女性進這種男性主場餐廳會有顧慮,不想被男性過度關註,於是敬而遠之。

然後吉野家女客更少,女客進店更會受到矚目,就餐體驗不佳,自發減少光顧,達成一種殊途同歸又不斷遞減的內循環。

它逐漸演變為一種「獨身女客不在吉野家店內吃飯」的社會共識和基本現狀。

似乎作為日本女生,你進吉野家就得搭配上一個同伴,最好是一個或幾個男人,好像女性根本不具備獨自吃牛肉飯的完全行為能力。

這時又有日本網友跑出來,問女生為甚麼不獨自進吉野家吃飯。

他們不知道為甚麼她不敢,就像他們意識不到盯著別人是一種冒犯,就像一些街流子死盯著姑娘領口,又問女性為甚麼不踐行穿衣自由。

他們都懂,但不在乎。

為甚麼女性不獨自去吃牛肉飯?松屋、食其家、吉野家的客人幾乎只有男性

請告訴我為甚麼松屋或吉野家完全沒有女性顧客的理由

女性為甚麼不一個人進吉野家?

基於這種趨勢,本來能一個人獨自進吉野家的女性顧客遭遇過不同程度的尷尬。

比如,店員會專門詢問獨身女客是否選擇外帶回家吃,還覺得自己很貼心。

更離譜的是,女性一個人進店用餐,即使你的尊臀已經坐在凳子上,也會被店員禮貌詢問「你想在這吃飯嗎?」。

那不然呢?

畢竟吉野家不存在針對女性身份獨行者的結界,也有日本女生成功嘗試過一個人進吉野家就餐。

正如《韓非子·說難》提到的那句,事以密成,語以洩敗。

說出來就容易招來身邊女性的規訓。她們自己不敢一個人去吉野家,也不想讓你只身破局,撕開改變的突破口。

對方可能是你的表姐或小姨,也可能是你的同窗或閨蜜,以一副「這都是為你好」的人生導師姿態,讓你懷疑自己真的做了一件錯事。

女大學生一個人去吃牛肉飯很奇怪嗎?

我的一個女性朋友說,女生不能一個人去吃牛肉飯。

 為甚麼女生不能一個人在吉野家吃飯?日本女生經常點他家的外賣,但不會一個人在那種地方吃飯。

還有一種比較受男性推崇的坊間說法。

女性不能一個人去吉野家,是因為吉野家等牛肉飯連鎖快餐定價便宜,飯沒有檔次,顯得人也不夠高級。

他們在一些「沒看見過女性獨自去吉野家吃牛肉飯」的帖子下急得跳腳,罵對方只想去高級餐廳,吃法國菜,看不上本土的牛肉飯。

「這哪是看不上牛肉飯啊,這是看不上你。」一位匿名女士回答。


 來源:  beebee公園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