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票房第一,抱歉,它還是爛片

奇異博士2

千呼萬喚,《奇異博士2》終於來了。

全球票房超9.4億美元,暫列年度票房冠軍。

但,本片的口碑卻十分兩極化。

有人怒誇,認為是漫威最佳。

有人狠批,認為它過於狗血。

這部爭議大片,到底好不好看?

魚叔也第一時間刷完,這就來跟大家好好聊聊它——

《奇異博士2:瘋狂多元宇宙》

Doctor Strange in the Multiverse of Madness

論外在,《奇異博士2》無疑是好看的。

魔法,向來是漫威電影中最酷炫的 超能力之一。

片中則將魔法的神祕強大與奇幻詭譎,展現得淋灕盡致。

例如在異世界跑酷。

用法器單挑大眼怪。

又或是上演一出「跨宇宙大戰」。

視效奇觀,輪番轟炸,令人驚嘆不已。

而這之中,「多元宇宙」的展示就成了重中之重。

在之前的《蜘蛛俠:英雄無歸》中,漫威就讓大家窺見多元宇宙一角。

促成了讓所有粉絲心潮澎湃的「三蛛同框」。

到了《奇異博士2》,成了核心元素的「多元宇宙」展現起來絲毫不吝嗇。

既有不同宇宙間的快速穿越。

動畫宇宙、冰雪宇宙、恐龍宇宙……

還有對其他宇宙的詳盡展示。

有的宇宙宛如花海,有的則堪比廢土。

另外,多元宇宙的角色也是一大看點。

全片共出現了四位奇異博士。

兩個旺達還有同框戲份。

而諸多角色中,最大的驚喜莫過於「光照會」

其中有X教授、卡特隊長等大家十分熟悉的角色 。

那些看過的,想看的,如今統統同了框。

不得不說:漫威真會玩

除了視覺上的震撼,和角色帶來的激動。

本片最值得稱道的,還得是大量的恐怖元素

被稱為「恐怖片鬼才導演」的山姆·雷米,真正讓漫威有了一部足夠嚇人的「恐怖片」。

小手段上,用了大量Jumpscare (突然一嚇) 。

先是一片詭異的安靜,預示危險逼近。

之後突然撲出,活脫一「惡鬼殺人」。

又或是採用大量面部特寫直拍。

以主觀鏡頭,來一點點拔高恐怖閾值。

大手段上,導演更是不遺餘力。

比如有一幕旺達「破鏡而出」。

扭曲的身形,變形的關節,就像「貞子」再現。

魚叔還曾擔心,「漫威第一部恐怖片」只是噱頭。

但伴隨視效奇觀下的一驚一乍,只讓人覺得所言非虛。

特效,強大,多元宇宙一覽無遺。

恐怖,對味,漫威似乎開始變得「瘋狂」。

可惜,《奇異博士2》的新鮮,止步於外表。

裡子,則是毫無新意。

從故事劇情,到人物角色,甚至是彩蛋,都十分俗套。

一切都只是為了引出「多元宇宙」這個概念。

而代價,就是犧牲一切合理性。

**以下內容包含劇透**

電影開場發生在另一個宇宙。

這個宇宙的奇異博士,因打不過怪物而慘死。

而擁有穿越多元宇宙能力的「美國小姐」阿美莉卡,在最後關頭打開傳送門。

帶著奇異博士的屍體和怪物,一起穿越到了主宇宙。

美國小姐跟主宇宙的奇異博士不打不相識。

向他解釋了自己的身份和能力。

並且明確地告訴他,多元宇宙之間存在聯繫。

她向奇異博士求助,稱一直被跨宇宙的怪物追殺,只為奪取她的能力。

而追殺她的力量,恰好跟巫術有關。

於是,奇異博士搬出了地表最強巫術專家——

緋紅女巫旺達

但沒想到的是。

奇異博士非但沒得到旺達的幫助。

還意外發現旺達就是一直想抓美國小姐的人。

因為旺達想用美國小姐的能力,穿越去其他宇宙找到自己的兩個孩子。

既然奇異博士發現了,旺達也就直接攤了牌。

要麼你交人,要麼我殺人。

於是,為了保護美國小姐,奇異博士等人跟旺達大打出手。

黑化了的旺達,實力遠在奇異博士之上。

因而她在法師老家大開殺戒。

混亂之下,美國小姐帶著奇異博士打開傳送門去了其他宇宙。

在那個宇宙,沒有「複仇者聯盟」,只有「光照會」

這是一個跟複聯同樣強大的組織。

於是奇異博士轉而向光照會尋求幫助。

而在主宇宙的旺達,則用《黑暗之書》學會了「魂穿」

即將意識穿越到其他宇宙的自己身上。

就這樣,旺達跟奇異博士展開了跨越多元宇宙的較量。

頂著「多元宇宙」這個龐大絢爛的名頭,故事上其實十分簡單。

本片完全可以改名為《旺達尋親記》

為了找孩子,她在多元宇宙間大殺特殺。

這個劇情,是不是似曾相識?

仿佛是拿著梁朝偉在《尚氣》中的反派殺戮劇本,演了一出《媽的多重宇宙》。

二者行為相似,但結局大相徑庭。

旺達的結局是她突然幡然醒悟。

沒有太多解釋,轉頭就把自己埋了。

整個一切就像一場惡意的玩笑。

聲勢浩大的開始,倉皇失措地結束。

只留下獨自懵逼的觀眾。

故事上的差勁, 跟角色塑造失敗有很大關系。

作為貫穿多部漫威電影的角色,本就該保持前後一致性

但在《奇異博士2》之中,旺達的轉變就十分突兀。

按照MCU的時間線,《奇異博士2》發生在《旺達幻視》之後。

而在《旺達幻視》結尾,旺達拯救了所有被魔法控制的人,自己一個人住到了山林中。

按照這個方向發展,分明是旺達從善,成為更強大的法師。

但本片編劇似乎忘記了《旺達幻視》的結局。

沒有過多解釋,上來就讓旺達以反派樣貌登場。

為甚麼會變成反派?為甚麼要殺人?她又如何發現多元宇宙?

這些關鍵問題統統沒有解釋。

這層角色塑造上的缺失,也就直接導致旺達這一人物的崩壞。

只讓人覺得不合邏輯,為了黑化而黑化。

導演山姆·雷米承認沒完整看過《旺達幻視》

如此一來,也牽扯出另一個大問題——

整部電影儼然成了旺達的主場秀。

本是主角的奇異博士,居然完全淪為陪襯。

而且在他身上,也絲毫看不出角色的成長。

他本該是個嚴謹、睿智的大法師形象。

在電影中卻像個粗心大意、考慮不周的小配角。

而最讓人憤懣的,還得是電影對人氣角色的糟踐。

像光照會,就是點燃粉絲熱情的大彩蛋。

但電影為了凸顯旺達的強大,硬是安排一場單方面碾壓的戰鬥。

黑蝠王被封嘴爆頭、神奇先生被拉絲、X教授被扭頭殺、卡特隊長被齊腰斬。

這樣的安排,都是對這些經典角色的極大浪費。

本以為是當作王炸呈現,結果全都淪為工具人。

匆匆登場,匆匆落幕。

敷衍輕佻的劇情安排,藏不住想塑造旺達強大形象的急迫心態。

可這樣只會讓所有角色全都立不住。

旺達的強大,只讓人覺得浮誇。

高人氣角色草率領便當,更顯得像是破罐破摔。

總的來說,這仍是一部漫威流水線產品

華麗的視效,能讓人看得足夠爽快。

俗套的故事,只讓人感到索然無味。

盡管拿下今年全球票房冠軍,卻難掩漫威拍不出好片的事實。

對於普通觀眾來說,當年第一部《奇異博士》上映時就讓人眼前一亮。

神祕魔法、鏡像世界、魔法之書……

這些元素都讓《奇異博士》跟其他超英電影顯著區分開來。

設定和視覺上的新鮮感,再加上頗有野心的選角,都讓電影引來無數擁躉。

最終在口碑和票房上,都取得不錯的成績。

等到了《複仇者聯盟》系列中,奇異博士又狠狠地圈了一波粉。

超強的戰鬥能力,以及出色的人物魅力。

都讓他在觀眾心中成了「全邨最後的希望」。

沒想到,第二部令人大失所望。

為了引入多元宇宙,電影中堆砌了太多元素,使得整部電影顯得無比臃腫、混亂。

與其說是個人電影,更像是引出新角色新設定的「工具人」。

如此一來,整部電影就失去了本該引以為傲的光環而變得同質化

與今年另幾部類似作品進行對比,則更顯《奇異博士2》的平庸。

玩概念,它不如《媽的多重宇宙》。

二者核心概念相似,但口碑天差地別。

這部電影才是真正的天馬行空,將想象力發揮到極致。

不僅有奇觀,更將多元宇宙完全融入到故事中。

同時,還藏著溫暖的親情內核。

多元宇宙,本身就意味著可以肆無忌憚地發揮想象力。

而漫威實在太保守了。

不敢想、不敢拍、不敢做。

走馬觀花似的展現奇觀後,只讓多元宇宙淪為平淡故事的背景板。

玩尺度,它不如《黑袍糾察隊》。

髒話、性、爆頭、斷手、斷腳……

幾乎能夠想象到的大尺度場景,《黑袍糾察隊》裡都會有。

同時,它還有著對超級英雄的深度解構與反思。

《奇異博士2》雖然嘗試用恐怖元素增加新意,但也只是點到為止。

合家歡的電影定位,註定它只能用一些老套傳統的驚嚇方式。

顯然,如今的漫威大有在舒適圈中「擺爛」的趨勢。

不求高口碑,只求能賣座。

就跟去年的《蜘蛛俠:英雄無歸》相似,就是奔著票房年冠去的。

它們的目的,就是要讓觀眾看得爽。

不過,用不了多久,《奇異博士2》就將失去這頂桂冠。

即將擊敗漫威超級英雄的,是「老牌超級英雄」湯姆·克魯斯。

由他主演的《壯志淩雲2》正在海外熱映,距離成為年冠只有幾千萬美元的票房差距。

《壯志淩雲2》的拍攝手法,與《奇異博士2》形成了兩個極端。

阿湯哥堅持所有飛行場景全部實拍,不用CG。

這樣既能保證電影的真實度,更能帶給觀眾最好的觀影體驗。

絲毫不賣弄特效,也同樣讓觀眾看得爽。

不僅在口碑上吊打《奇異博士2》,票房漲勢也是一騎絕塵。

如今看來,漫威引以為傲的視覺奇觀已不再是絕對優勢。

最受觀眾喜愛的,永遠是滿懷真誠做出來的電影。

這跟技術新潮還是過時,特效繁雜還是簡陋,都沒有關系。

真正重要的,只有好看的故事。

這一點,漫威曾經有過。

現如今,似乎已經消失。

來源:獨立魚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