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現實的感知組成了我們的生活。
但我們的生活又往往是由無數個現實組成。
1939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了二戰時的德意志元首。
美國建國慶典的賽馬比賽最後是一只騾子獲得了勝利。
你遇見愛情的幾率不足百萬分之一,但你一生平均要和36位殺人兇手擦肩而過。
還好,你活到八十歲也只相當於經歷了25億3千2百萬秒。
你有十五分鐘的時間讓自己出名,但你在25億秒的人生中又有大約4年時間都待在廁所,6年在吃飯,25年的時間在睡覺。
而英國的查爾斯王子等著繼位國王已經整整等了72年。
袋鼠是澳大利亞的國寶。
但因為數量太多,澳大利亞政府鼓勵人們多去食用袋鼠肉。
貓嘗不到甜味,豬看不到天空。
烏鴉能記住每一個人的臉,老鷹能在空中交配。
生活的複雜性讓我們沒人能擁有關於生活的所有畫面
就像她其實是個糢特,但讓她出眾的卻是她的兩顆愛心。
事件在被展現出來之前就已經遠離了它的全貌,局部不能代表整體,微觀也無法取代直觀,
真實只是傳言的附庸。
而愛因斯塔的大腦其實比大多數人的更小。
但他的頂葉區域要比大多數人更寬,腦內神經之間的連接也要比大多數人更加緊密。
女人能看到的顏色比男人更多,但男人對亮度的感知又比女性更加準確。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男性的說話聲音越低越容易受到異性青睞。
但生物學家證明,聲音越低的男性精子的數量就越少。
某種程度上來說,反而是偏見才在真正的塑造我們的生活。你對生活選擇的角度才決定了生活所對你傳達的訊息。
太陽實際上是白色。
甚至太陽都不是一個固體。
我們的知識儲備遠超前人,那我們自然也忍受著比前人更深刻的失落與沮喪。
伊麗莎白牛頓說:知識是人類的詛咒。
而印度擁有全世界最多的大學,他們的文盲率依然是全世界第三。
記得微笑,因為你在微笑時只用調動14條肌肉。皺眉時卻要24條。
你吃飽了聽力會變差。但你在早上要比你在晚上的身高要高。
小孩在春天長得比較快,燈泡塞進嘴裡會拿不出來。
4歲的孩子平均每天笑300次。
而40歲的成人平均每天只會笑4次。
在地上挖個坑,因為這樣你就可以少量的增加地球的表面面積。
把鏡子摔碎,因為這樣你反而擁有了更多鏡子。
生活的糢樣只是取決於你如何理解生活;但你如何理解生活又決定了你生活的糢樣。
幻想是真相缺失時的粘合劑,但生活最大的悲劇就是一直都只能去依靠幻想。
而真相從來都與幻想無關。
2017年的英國消防員從維爾特郡的一場大火中救出了一位農場主的18只小豬。
半年之後,農場主用這些小豬做的香腸送給了他們作為感謝。
2005年,南非男子Marius從一條河中救出了一頭河馬寶寶。
但六年之後,這頭河馬把他拖入了同一條河中,並將他弄死。
生命的畫面本就是一場積木的堆曡。
你所取得的真相實際上都是可被人為操控的糢塊。
淩遲在這個社會並不罕見,只是從肉體變成了語言,發生在觀點與觀點的轉送之間,為誤導者服務。
讓想象力奪權。
但這是不公的。
就像霸王龍和劍龍出現的相隔時間,比霸王龍和iPhone出現的相隔時間更長,動畫片裡卻總安排他們幹仗一樣。
和你站在一起的人不一定和你有同樣的起點。比你走得快的人也不一定就是出發得更早。
我們很多時候只能看到我們所能看到的東西。
但我們可以選擇是否要相信我們所要相信的東西。
心髒在打噴嚏時會停頓百分之一秒。
打噴嚏時每個人都可能會把自己的肋骨折斷。
沒有人可以在打噴嚏時睜眼。
這是三個真相。
把噴嚏憋住你又可能會造成自己的腦頸血管破裂。
這是三個真相之外的另一個真相。
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前提是天上有月亮地上還要有六便士。
真相在不同的故事背景中會體現出不一樣的表現。
你不能恥笑一個在黑夜還能撿到錢幣的人,他實際上長了一雙更加明亮的雙眸。
個體放在整體中才有參考的價值,但也只有個體才能讓整體有價值。以整體的名義損害個體,那這個整體就一定是邪惡的。
對細節的執著是一個優點,但鑽牛角尖也是在形容這個語境。
我們在奔湧的時代洪流裡逐步喪失了問為甚麼的能力,當然很多時候,追問也被淹死在感嘆號的潮水裡。
而在你目所能見的所有愚蠢背後,其實都有著它們的邏輯。
來源:beebee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