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渤拍的這部電影,太牛了。
很多人認為這是黃渤最好電影。
這部電影也被譽為「擁有獨特的藝術氣質,又言之有物」的國產片。
《鬥牛》

導演: 管虎
主演: 黃渤 / 閆妮 / 高虎
類型: 劇情 / 喜劇
這部由管虎執導,黃渤、閆妮主演的黑色喜劇電影,講述了抗戰時期,一頭荷蘭大奶牛和一個農民老鄉共同經歷生死的故事。
豆瓣評分 7.8——

在2010年亞洲電影大獎上,閆妮曾因《鬥牛》獲得了最佳女配角提名;
黃渤更是憑藉此片,一舉拿下了第46屆金馬獎影帝的桂冠。
而導演管虎,可以說是華語導演中的異數。

他的作品不多,爭議不少,但部部是經典。
很多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例如《老炮兒》、《殺生》、《廚子戲子痞子》等均出自他之手。

我一直覺得他是一位 「作品既有人文關懷,又很有看頭」 的導演。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的作品往往是從現實社會出發,關注著廣大底層群眾的生活。
而《鬥牛》正是源於他在山東沂蒙徵集到的一個真實故事:
一位農民在抗戰時期帶著一頭長相怪異的牛逃生。
之後導演又加入了趙冬苓的小說《八路牛的故事》裡的情節,最終改編成了電影《鬥牛》。
初看電影海報和簡介時,我還以為這又是一部 「機智農民兄弟用鍋碗瓢盆戲耍小日本鬼子」 的搞笑電影。
結果開篇不多久,一地的焦屍,和恐怖片似的環切旋轉鏡頭叫人虎軀一震。
至此,故事才慢慢開始進入了回放….
閆妮在影片中飾演女主「九兒」,是村裡的一個小寡婦。

大大咧咧,性格潑辣。
克夫克子,被村裡人叫做「掃把星」、「外姓人」。

男主「牛二」由黃渤飾演。
一個貧窮膽小的破落戶,暗戀村寡婦九兒。
一通「抓鬮」後,負責看管八路軍留下的大奶牛的任務就交到了他的手裡。
作為交換,九兒被村裡人嫁給他做媳婦兒。

這是一頭國際友人捐贈的荷蘭大奶牛。
漂洋過海,始終奮戰在世界反法西斯的最前線,也被村民叫作 「八路牛」、「革命牛」。
長年生活在大山裡的村民哪裡見過這種黑白相間、奶量充足的牛。
而豐滿的奶牛乳房又很容易勾起男性農民的性幻想。

於是,偷摸奶牛奶子的牛二獲罪了,還被押解著遊街示眾。
類似這樣的詼諧片段在電影中比比皆是。

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裡,不含三聚氫胺的正宗荷蘭牛牛奶成了大夥兒難得的營養來源。
這頭「下奶神器」自然也就成了日本鬼子、土匪、難民們爭相追逐的對象。
如此看來,保護奶牛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而人性的丑和善也在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有些人搶了牛奶喝不算,把奶牛的奶子擠出血了也不算完,還要殺它取肉。
用牛二的觀點來看,奶牛哺育了你們,奶牛就像是你們的娘 ,你們怎麼忍心殺她?

更有那麼一夥人,七手八腳非要把洋奶牛跟國產黃牛配種,想生出一頭有黃牛特色的奶牛來。
如此荒誕不羈,不勝枚舉。
牛二的這條「護牛之路」著實走的相當不容易…….
從《鬥牛》裡,我依稀看到了一些《鬼子來了》,還有《活著》的影子。

例如,全村抓鬮,誰都不想接養牛這個活,跟《鬼子來了》裡面,姜文被迫幫八路軍看守鬼子如出一轍。

又比如,牛二和以寡婦「九兒」名字命名的大奶牛相依為命,
一群又一群的人和事在他們身邊經歷著,
直至最後,兩個人就這麼」活著「。

從拍攝手法上看,這部電影最大的特色就在於「時間線上的錯亂交疊」。
整個過程一直在「閃回」,閃回是牛二和寡婦九兒愛情的過去進行時。
這些閃回將悲涼殘酷的現實空間切割得支離破碎,但牛二與牛之間的依戀是一條不斷被加深的感情線。
加上愛情的閃回的不斷積累,我們才能最終理解,牛二是怎樣將自己的碎夢情緣寄託在了牛的身上的。

一段在炮火中註定要灰飛煙滅的愛情被表現得越美好,它背後的淒涼與無奈便越徹骨。
整部電影始終籠罩在灰濛濛的破敗色調之下,即使穿著大紅襖子的閆妮出場時,依舊無法打破這種悲涼的氛圍……

看完整部電影,忽然覺得這頭奶牛很像是對中國農村婦女的隱喻。
奶牛不語——女人沒有話語權;
奶牛沉鈍——女人處於弱勢地位;
奶牛被迫和黃牛交配——女人喪失性主動權,淪為生育的工具……

然而,沒有奶牛(女人)的哺育,男人根本無法存活。
所以,在這場男人戲中,閆妮的出演四兩撥千斤;
而在一幫糙爺們你死我活的殺戮遊戲裡,奶牛的出場總是顯得溫情脈脈。

而黃渤,正如導演管虎所說的那樣:
「黃渤身上有一種動物性。」
在這場演繹中,黃渤將「動物的溫良」發揮到極致。

無論是對愛情的守候還是對八路軍的承諾,
在他身上,始終流露著戰爭之下不滅的人性。
和貧苦百姓的無知懦弱,以及日本鬼子的殘忍野蠻相比,這顯得彌足珍貴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