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寡姐 

寡姐 
迪士尼漫威電影《黑寡婦》經歷了多次延期之後,終於在美國本土上映了,由於其同步上線Disney+,我們內地觀眾也得以第一時間看到。

自從2019年6月28日《蜘蛛俠:英雄遠徵》上映之後,我們已經有足足兩年時間沒能看到MCU(漫威電影宇宙)電影了。

雖然劇集《旺達幻視》、《獵鷹與冬兵》和《洛基》相繼播出,但《黑寡婦》畢竟是電影,其制作和規糢比這些限定劇要大很多。

 

然而豆瓣開分7.2分,上線一天便掉到了6.6,目前看還有下降空間,顯然我們內地的觀眾對其不太滿意。

 

到底是甚麼原因拉低了分數,《黑寡婦》的表現是哪裡不及網友們預期呢?

01、

在此前片方發布的預告片中,我們已經得知本片將會出現的3位新主角,

分別是「寡妹」葉蓮娜·貝洛娃(佛羅倫斯·珀飾演)、「鐵娘子」梅麗娜·沃斯以科夫(蕾切爾·薇姿飾演)和「二代紅色守衞」阿列克謝·肖斯塔科夫(大衞·哈伯飾演)。

在電影中,他們和「寡姐」娜塔莎·羅曼諾夫(斯嘉麗·約翰遜飾演)組成了一個臨時家庭,在美國俄亥俄州共同生活了3年。

這是娜塔莎和葉蓮娜兩人童年的美好記憶,但她們不知道自己是被「紅房子」組織挑中的小孩,她們的「家庭」也只是為間諜任務做掩護。

紅色守衞和鐵娘子的任務是盜取一種名為「化學徵服」的技術,在得到這份文件之後,他們就在美國軍方的追捕下駕飛機逃離美國。

紅色守衞將「化學徵服」技術交給「紅房子」組織大Boss德雷科夫,娜塔莎和葉蓮娜則被強行收編,訓練成「黑寡婦」。

這倆姐妹也從此分開,娜塔莎後來遇到「鷹眼」克林特·巴頓,為了擺脫「紅房子」的控制,兩人決定在布達佩斯用炸彈炸死德雷科夫。

但德雷科夫並沒有被炸死,他的女兒安東尼婭卻被炸成重傷,又被德雷科夫植入芯片並改造成「糢仿大師」。

娜塔莎從此離開「紅房子」,在經歷過無數挫折之後,和鷹眼一起加入複仇者聯盟。

葉蓮娜則留在「紅房子」,因受到「化學徵服」藥劑的精神控制而幹盡傷天害理的事,直到有一天她在出任務時意外被解毒,且得到了「化學徵服」的解藥。

葉蓮娜因此得以離開「紅房子」,並帶著解藥逃亡,為了擺脫糢仿大師的追捕,她聯繫了娜塔莎。

最終娜塔莎、葉蓮娜、紅色守衞和鐵娘子四人合力搗毀了「紅房子」基地,德雷科夫也被炸死,「糢仿大師」安東尼婭和「紅房子」中的其他黑寡婦成員都被葉蓮娜放出的解藥解毒,終於得到了自由。

02、

漫威玩得太過了

娜塔莎「寡姐」在《複聯4》中已經犧牲了,所以這部電影講的是她的「前傳」故事。

這個故事的時間線並非如上映前網友們所猜測的是在《美隊3》之後,《複聯3》之前,而是在《美隊3》中美隊與鋼鐵俠撕破臉之後,「機場大戰」之前。

在美隊與鋼鐵俠關系破裂之後,複聯眾英雄各奔東西,娜塔莎也決定暫時隱居,這時候她卻收到了葉蓮娜的求助資訊。

而娜塔莎是在《美隊3》中的「機場大戰」之前回歸的,片尾出現的飛機正是美隊逃亡時開的那一架。

「黑寡婦」娜塔莎·羅曼諾夫最早出現在2010年的《鋼鐵俠2》中,其後她又作為配角加入了多達6部MCU電影,直到11年後的今天,才迎來首部個人獨立電影。

當影迷們滿心以為這是一次和娜塔莎的完美告別時,我們卻發現寡姐在《黑寡婦》中根本不是主角。

漫威玩得太過了,《黑寡婦》就像以前的《美國隊長》、《雷神》、《驚奇隊長》、《黑豹》一樣,其劇情和制作都只是一般,其作用只是為了將更多的角色引入MCU這個龐大的電影宇宙。

在電影的最後,葉蓮娜、紅色守衞、鐵娘子、糢仿大師和一支「黑寡婦」小隊都活了下來。

雖然寡姐已經在《複聯4》中犧牲了,這些新人物卻大概率會在後續的漫威作品中繼續出現,但其中「重點照顧」的是「寡妹」葉蓮娜。

片尾出現的彩蛋中,「德拉方丹伯爵夫人」瓦倫蒂娜·阿萊格拉·德拉方丹在娜塔莎墓前現身,並告訴葉蓮娜「鷹眼」克林特·巴頓是導致娜塔莎去世的元兇。

這個彩蛋明顯指向葉蓮娜將會在未來的《鷹眼》劇集中出現,且很有可能是作為反派現身的。

在《獵鷹與冬兵》中瓦倫蒂娜已經招募了放下「二代美隊」身份的約翰·沃克,並授予他「美國密探」的稱號。

這次又招募了葉蓮娜,她的手下就有兩員大將了,在未來的漫威作品中肯定會成為一股大有作為的勢力。

葉蓮娜被塑造成一個感情細膩、心地善良、願意為愛犧牲、微胖、自帶喜感的可愛少女。

顯然葉蓮娜這個新角色的塑造是成功的,寡姐和她在一起時,形象反而變得黯淡了,但這是明顯的喧賓奪主,對於廣大「寡粉」來說,肯定會接受不了。

03、

漫威一向擅長各種電影風格的混搭,如《美國隊長》是一部二戰片;《銀河護衞隊》拍成了太空歌劇;《黑豹》作為黑人電影獲獎無數。

《黑寡婦》同時兼顧諜戰片和女權電影兩種風格,但女導演凱特·紹特蘭顯然無法駕馭這種題材。

作為諜戰片來說,《黑寡婦》的故事太簡單了,無非是間諜主角為脫離組織,倒戈對付組織頭目的故事。

其情節的曲折和反轉甚至還不如3年前的《紅雀》,與《碟中諜》系列、《諜影重重》系列更不能相提並論。

作為女權電影而言,雖然黑寡婦反抗「紅房子」組織的故事設定本身就帶著女權標簽,但全片都籠罩在濃烈的喜劇氛圍之中,原作漫畫中美蘇冷戰的背景也被隱去了。

矛盾和沖突都被淡化,自然也就呈現不了「女權」的力量,因此本片在這方面也是不合格的。

網友吐槽最多的,還是電影節奏的控制。

片中文戲的比重太大了,每一個角色的出場都有大段的對白,四人在鐵娘子家中的「家庭聚會」以為是對之後劇情的鋪墊,結果卻只是單純的搞笑劇情而已。

在打戲方面,漫威電影「反派太弱」的問題又再次顯現了出來。

漫畫原作中「糢仿大師」安東尼·馬斯特斯是個身高188cm的魁梧大漢,他精通多種搏鬥技巧,曾在神盾局註射過特種血清,獲得了糢仿拷貝他人格鬥招式的能力。

但電影中將他改成了女性,且受到「化學徵服」藥劑的控制而淪為殺人工具。

她的身上除了糢仿的技能之外也看不到更多有殺傷力的攻擊手段,這就大大降低了動作鏡頭的觀賞性。

人物的塑造喧賓奪主;故事情節簡單、缺少矛盾沖突;節奏控制不好,文戲太多,打戲又不給力,這些都是《黑寡婦》顯而易見的缺點。

因為這些缺點的存在,我們內地的觀眾多數不喜歡,就情有可原了。

04、

再見了,寡姐……

根據報道,《黑寡婦》北美周四提前場的票房達到1320萬美元,超過 《速度與激情9》(710萬美元)和 《寂靜之地2》(480萬美元),創造了疫情期間的最好成績。

可見美國人對這部電影還是普遍喜愛的,其在爛番茄網站上的評分也很高,達到80%新鮮度。

比較可惜的是,斯嘉麗·約翰遜和「黑寡婦」娜塔莎·羅曼諾夫這個角色,從此就離開漫威了。

作為寡姐的落幕之作,國內未能上映,觀眾不能在大熒幕上對寡姐說一聲再見,實在有些遺憾。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熱血丹心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