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俐,這麼多年來,演了那麼多戲,角色和骨子的氣質總是一脈相承。

無一例外,全都是名正言順的「大女主」。
而鞏俐在這些電影里,得到了前從未有的自由。
雖然沒有任何過火的鏡頭,但是卻展現了更猛烈的慾望。

儘管這部電影是當年國產片的票房冠軍,但是上映前卻遭到了大量刪減。
即使這樣,影片依舊不容小視。
1994年上映,鞏俐破尺度表演,即使刪減40分鐘,但電影依舊經典:

本片改編自女作家石楠的小說《畫魂:潘玉良傳》,講述民初女畫家潘玉良極富傳奇的一生。
影片中人物和故事,均是真實的歷史。
潘玉良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女人,她原是一位青樓女子,後來成為了我國著名的畫家。

她的一部作品,曾被拍賣到2200多萬。
在1938年至1974年間,潘玉良輾轉英、美、法、德、意、日等地舉辦個人畫展,並且參加各種藝術比賽,榮獲20多個大獎。

關於潘玉良的故事,存在著多個版本,除了鞏俐主演的這部電影外,還有音樂劇形式,以及李嘉欣,胡軍,伊能靜,劉燁版本的《畫魂》。
但是在眾多版本中,還是鞏俐這版最為經典。

鞏俐與張藝謀合作過十次,而《畫魂》嚴格來說是鞏俐拍的第一部非張藝謀導演的作品。
影片在上映后,引起了很大的爭議,為此整整刪減40分鐘才播出。
但是無論怎樣刪減,都無法磨滅鞏俐的演技,以及傑出女畫家潘玉良的坎坷藝術之路。
在片中,鞏俐將一個不屈服命運的女人,演繹得至誠至真,堪稱經典。

14歲那年,被舅舅賣進了安徽蕪湖一家青樓,從此淪落成一名風塵女子。
妓院里的頭牌千歲紅,告訴她一個潛規則:
看準一個,就死纏他,纏到他願意出錢贖你走,不然一輩子你都別想出去。

潘玉良到了「破瓜」的年紀,老鴇準備讓她接客。
沒想到,潘贊化對她百般疼愛,不僅把她娶進門,還拿出錢供她讀書、學繪畫。

在學校里,有一門藝術類的基礎課——人體寫生。
然而,裸模這個職業,在當時看來有傷風化,引發了一大片的爭議聲。

結果,被人發現后,不僅把畫給撕爛了,還把她推入浴池裡教訓一下。
迫於無奈,潘玉良只好回到家中,自己脫掉衣服,拿起畫筆畫自己。

在《畫魂》上映的同一年,她的《霸王別姬》、《活著》、《唐伯虎點秋香》接連上映,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很顯然,《畫魂》被認為是鞏俐的轉型之作,有意擺脫「謀女郎」的一次嘗試。

1929年,潘玉良學成歸來,擔任上海美院西洋畫系主任。
然而,這份工作卻給她招來了異樣的眼光,很多人歧視她的身世,詆毀她的作品,認為這樣的人不配當老師。
原本,潘玉良想要舉辦一個畫展,但受限於當時的環境,結果被迫中止。
這時,她才猛然的發現,自己的畫不可能被世人所接受。
於是在1937年,潘玉良再次前往法國,並客死他鄉。
在去世前,她將所有的畫作託付給同鄉,全部運回國收藏。

潘玉良的一生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
如果不是潘贊化,她肯定不會有後面精彩的人生。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如果不是自己的努力,她也不可能真正活出自我。
從風塵女子到藝術家,潘玉良的一生,展示了一個優秀的女性通過不斷地努力和抗爭,漸漸認識和實現自我價值。

作為一個關注女性的導演,在講述潘玉良時,黃蜀芹更多是著重描繪潘玉良這個個體,對於背景和群像的描述,則被一筆帶過。
但是這麼濃厚的筆墨,並沒有讓觀眾感受到那個年代女性的其他特點,反倒是顯得平淡和表面化。

總而言之,潘玉良的一生,遠比電影傳奇。
從主題到內容,相比《小時代》、《我的前半生》等女性主義的作品,《畫魂》都有過之而無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