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人在囧途之泰囧》上映。
戲裡,王寶強的傻氣、徐崢的精明氣與黃渤的痞氣湊在一起迸發出火花,最終打出了一張高達十幾億票房的王炸牌。
這成績,饞人得很!

觀眾對其贊不絕口,甚至準備大手一揮封他們一個 ” 喜劇鐵三角 ” 的名號,好讓他們繼續在熒屏上賣力抖包袱。
然而,這哥仨卻從此 ” 分道揚鑣 ” 了?

《泰囧》之後,徐崢接連導演《港囧》《我和我的祖國》(奪冠單元)等,力圖將電影這塊蛋糕做得又大又好吃;

告別徐崢,王寶強轉投陳思誠懷抱,一邊嚷嚷著 ” 思誠更懂我 “,一邊暗戳戳地導演處女作《大鬧天竺》,打算自己當大王;

黃渤更不用說,一向猴精的他一面與徐崢在《心花路放》裡繼續演 ” 好哥們 “,一面在《我和我的家鄉》中跟陳思誠達成合作。

表面上三人客客氣氣的,但私底下的小動作卻從來不停。
最近,這哥仨好像又要搞些 ” 小動作 ” 了。

黃渤、徐崢頻 cue 王寶強
在最新一期的綜藝《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中,表演選手談到了 ” 笑場 ” 這個話題。

也許是為了讓節目更有看點,黃渤聽後馬上 ” 搶 ” 過話題:
” 我記得在拍《一出好戲》的時候,寶強特別愛笑場,那天他跟張藝興兩個人在那裡笑,即便我的臉已經耷拉到那裡了,寶強和藝興說到那個地方,還是會笑。”

黃渤的話,像是觸動了徐崢的記憶點,他很快便接過話茬,繼續 cue 王寶強:
” 寶強特別愛笑場,我跟他拍《人在囧途》的時候經常笑場 40 多分鐘,有時候工作人員都已經不笑了,但我們還是在笑。”

除了吐槽王寶強愛笑場,徐崢還讓黃渤現場糢仿王寶強。
黃渤也很識相,他立馬擺出一副 ” 老實人 ” 面孔,然後捏著嗓子歪著嘴糢仿,” 我不知道。”

徐崢看後嘴角都咧到了後腦勺,然而笑了幾秒鐘後他又立即收回笑容。
也許是覺得 cue 王寶強的次數太多了,黃渤開始努力給自己找補:
” 人家(王寶強)又沒來,沒給人通告,我們也是無心冒犯,只是說一下當時的那種文化現象。”

控場的馬東更會察言觀色,他發覺到黃渤徐崢的 ” 不自在 ” 後,轉手便玩了一個梗:
” 這一段咱們不播,咱剪下來給他寄過去。”

說罷眾人哈哈大笑,場下觀眾也跟著樂開了花。
事實證明,無論過去多少年,觀眾依舊願意為黃渤、徐崢和王寶強這三位 ” 喜劇人 ” 買單,並且 ” 笑果 ” 還不錯。
但場上笑得歡,就能證明場下這三人的關系足夠鐵嗎?

別忘了,在黃渤、徐崢上節目拿王寶強逗樂之前,他們仨曾因為《泰囧》的利益分紅問題鬧得很不愉快,這事兒甚至還為王寶強 ” 背叛 ” 徐崢、倒戈陳思誠埋下伏筆。

” 好兄弟 ” 疑似因錢翻臉
2000 年,一部《春光燦爛豬八戒》讓籍籍無名的徐崢既賺得了名氣,也討得了老婆。

與名氣豔福一塊兒來的,還有亟待轉型的尷尬。
黃渤曾講過一個有關徐崢的趣事:
徐崢有次要去銀行取錢,工作人員在聽完他的需求後很溫柔地回了句,” 好的徐先生,請您稍等。”
說完,工作人員關閉窗口準備取錢,但卻忘了及時關掉話筒,隨後徐崢便聽見對方跟同事吆喝道:” 哎哎哎,給豬八戒拿一萬塊錢!”

這事兒說起來好笑,但一旁聽著的徐崢卻一臉無奈。
當年他很清楚,如果再不轉型成功,恐怕觀眾就只知道他的 ” 豬八戒 ” 了。

2006 年,徐崢無意間在陶虹信箱裡發現了一個叫《瘋狂的石頭》的劇本。
看完劇本後的他欣喜若狂,立馬給導演寧浩打電話,並說自己願意自降身價演一個配角,盡管這部電影的制作班底 ” 很一般 “。

寧浩聽了很是惶恐,他忙說,” 哥啊,可是我們沒有多少錢請您啊!”
徐崢顯得比較坦然:” 我不要甚麼錢,只要你下一部戲找我當主角就行。”
事實證明,徐崢的眼光是毒辣的。

那一年,《瘋狂的石頭》如黑馬般狂攬兩千多萬票房,它不僅讓新銳導演寧浩一舉成名,也讓徐崢成功轉型,順便交到了共同參演的黃渤這個潛力股兄弟。
轉型成功的第四年,徐崢攜手王寶強出演《人在囧途》,並靠著這股雞飛蛋打的 ” 囧 ” 勁,成了華語電影最有票房號召力的男演員之一。

只當演員是喂不飽徐崢胃口的。
2012 年前後,他開始大刀闊斧地搞創作、跑投資。
結果他跑了好久,最後才拉來三千萬投資,這些錢對於拍電影來說無異於滄海一粟。
為了省錢,徐崢讓妻子陶虹零片酬出鏡,順便拉來好兄弟黃渤和王寶強,節省一分是一分。

也許是看出了徐崢的窘迫,王寶強主動表示自己的片酬只要 200 萬,就當是友情價。
黃渤也很仗義,他先是要價 300 萬,後來想了想又說,” 算啦,我不要錢了,你就只當我是投資好了。”

誰也沒有想到,當初拉不到贊助的《泰囧》上映後票房竟然直逼 13 億,黃渤的分紅也一路漲到了五千萬。
那王寶強賺了多少呢?只是當初承諾的 200 萬片酬而已。
哪個多哪個少,小學生都會算這筆賬。

某主持人曾就這一爭議問題問過徐崢,他當時也沒遮掩,直接就說,” 黃渤在這部戲裡投了很多錢,所以分成才會多,寶強只是拿沒有分成的片酬。”
道理大家都懂,但這話說出來就是容易讓人不舒服。
兩年過後,頗通生意經的徐崢打算續寫 ” 囧 ” 神話開拍《港囧》,並決定拿出 500 萬請王寶強再次出山。

可惜這次,寶強學 ” 聰明 ” 了。
他直接與徐崢攤牌,說自己不僅可以不要片酬,還能再投資 1000 萬,只要徐崢事後給自己 10%的分成就行。
徐崢也不傻,《人在囧途》《泰囧》的大賣早已讓 ” 囧 ” 系列深入人心,想給他投資的人簡直不要太多,王寶強這區區 1000 萬,算不得甚麼。

雖然徐崢曾當著媒體的面公開喊話,” 王寶強的夢想一直是拍一部功夫片,這次在《港囧》中他也提出要多加一些打戲,他會是一個真正的武打巨星,所以他的片酬當然比《泰囧》要高,他拿高片酬我覺得也是理所當然的。”
但最終兩人還是因為利益選擇分道揚鑣。

此後,王寶強加入陳思誠陣營打怪升級,徐崢則聯合包貝爾打造《港囧》。
結果,前者憑借《唐人街探案》口碑更上一層樓,後者卻因劇情老套、選角失當折戟沉沙遭人嘲諷。

王寶強公然在徐崢與陳思誠的選擇中說出 ” 思誠最懂我 “,還說他倆的默契源於十年前的相識,合作這件事情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這話裡話外,很難不讓人想入非非。

後來在電影《我不是藥神》發布會上,有人問了徐崢一個棘手的問題:
” 如果王寶強參演《我不是藥神》可以讓票房達到 50 億的話,你願意讓他來嗎?”
徐崢笑著答道,” 不管票房多少,我都不會用他的,你們都去看他了,我怎麼彰顯自己的實力?”

這話聽著好笑,但細琢磨卻有股酸味,難免讓人誤會。
不過,雖然自 ” 分成風波 ” 後,王寶強與徐崢的合作次數減少,但近幾年倆人卻常常在公開場合談及對方,仿佛甚麼事也沒發生過。

徐崢會誇王寶強身上的質感不可取代,黃渤也總和他們在不同場合碰面,嘻嘻哈哈鬧不停。

都說破鏡難重圓,為甚麼徐崢、黃渤和王寶強能在經歷利益之爭後仿佛又 ” 和好如初 “,是關系太鐵還是利益最香呢?

重修於好圖個啥
第一,抱團取暖學經驗。
從 2012 年導演處女作《泰囧》到參與拍攝《我和我的祖國》系列電影,徐崢導演作品的票房早已超過 100 億,而他也成了中國影史第二位 ” 百億導演 “。

這數據可能有一定的水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徐崢在當導演方面的天賦與成功。
黃渤的戰績也不錯,雖然他迄今為止只導過一部電影《一出好戲》,但該片卻讓他狂收 13 億票房,並用高達 16 倍的回報率讓一眾投資人紛紛對他亮出綠燈。

對比徐崢、黃渤的傲人戰績,王寶強就顯得 ” 慘 ” 多了。
據說《港囧》之後徐崢打算再拍《印囧》,但不知怎麼的,徐崢沒有將鏡頭聚焦印度,反倒是王寶強在 2017 年推出了一部《大鬧天竺》,並以 3.7 分輕松領走金掃帚獎。

口碑爛,票房也沒好到哪裡去。
雖然電影上映之初恰逢馬蓉出軌宋喆,在 ” 悲情營銷 ” 的影嚮下電影被助力了不少,但隨後幾天票房卻突然 ” 反水 “,排片量也少得可憐。
不得不承認,在做導演這方面,王寶強確實得向另外兩位兄弟學學。

想學就得拿出姿態。
2018 年,王寶強加盟電影《一出好戲》,戲裡演好角色,戲外跟著黃渤忙前忙後,縱然常常累到 ” 不想在這待了 “,王寶強還是屁顛屁顛地跟在黃渤後面學東西。
除了學經驗,三兄弟之所以重新聚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利益糾葛實在太多。
第二,利益關系盤根錯節。
與王寶強關系密切的投資公司——霍爾果斯樂開花影業,曾先後投資過由黃渤出演的《一出好戲》和《瘋狂的外星人》,並次次押中爆款收回成本。

黃渤背後的瀚納影視也曾給徐崢主演的《心花路放》投過錢。雖然這戲讓片方虧了 2700 萬,但黃渤與徐崢的利益聯繫早已分不開。

除了互相投資做生意,三人還集體亮相同一部正能量影片。
2020 年,徐崢、黃渤與王寶強在《我和我的家鄉》中出鏡,雖然演的是不同單元,但戲外王寶強與黃渤常常互懟互笑,王寶強與徐崢的互動也很多。

毫不客氣地說,這三人在內娛早已是利益相連,就算真的有過不愉快,也絕不會甩臉子離開,畢竟誰會跟錢過不去呢?
此外,三人的性格也都比較大大咧咧,除了在熒屏上,他們私底下也經常聚在一塊互侃互懟,非常調皮。

第三,性格歡脫不記仇。
2014 年,徐崢頂著泡面頭現身《催眠大師》發布會。

當聽說王寶強自稱 ” 型男 ” 時,他被逗得哈哈大笑:
”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種形狀的人,有方的也有圓的,我相信他一定也是有某種形狀的哈哈!”
說完,他還對著臺下觀眾承諾,如果這部戲票房過 5 億、10 億,他就讓黃渤、王寶強曬裸照,如果過 20 億,他就自己曬裸照,而是還是正面的。

雖然這玩笑有些老套,但能直言讓對方曬裸照,想必兄弟三人私下的交情一定不淺,就算沒好到穿一條褲子的程度,也不至於是互相眼紅的仇敵。
其實說到底,在資本利益面前從來就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不只是王、黃、徐三人,任何在名利場上行走的人都難逃這個規律。

至於咱們這些看戲的人,還是不要太 ” 天真 ” 了。
與其將他們三人的關系想得過於好或者過於壞,還不如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在人心與利益中間盡可能地找到一個平衡點,過好自己的生活。
作者:追風箏的人
來源:茶水間摸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