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河南變蛋,還以為吞了恐龍化石

河南變蛋

當一個河南朋友說要點些下酒菜,可能指的是來一打變蛋,這和在山東吃燒烤需自助扒蒜一樣自然。

當變蛋整齊碼放在桌面,你端詳它,似乎是在參加一個小型的泳池奠基儀式,卻意外挖掘出那些奇怪恐龍的後生。

圖片

當南方朋友第一次見到變蛋的完全體時,是驚詫的,這些帶著泥土芬芳的滑稽石塊,被好奇的食客寄予厚望。

北方人見到它們也會納悶,如果再結合從後廚無意瞥到的詭異畫面,那很可能會重新整理對河南這片中華熱土的認知:

一大鍋胡辣湯像是在攪拌瀝青,一大盆老鱉看上去不太服氣,就連一大摞不知哪個考古現場出土的變蛋,也隱約透露著玄冥二老的狠人氣質。

圖片

它像緬甸的賭石現場一樣令人心神蕩漾,暴富和落魄只在瞬間,保守的儒士和激進的勇者,兩者的進化也只在剎那。

你拗不過河南朋友的熱情,變蛋還可被當成伴手禮,分裝進一個個胖東來或老貴賓的塑料袋中,然後從它們的發祥地,跟隨三縱三橫的標準軌道星散全國。

變蛋是時間的主人,帶回家擺進藏寶閣,下面鋪些小區池塘採集的蘆葦和穀草,比四方鼎和博山爐更能拿人,底座隱約的標簽上,書寫著小篆--「鸚鵡龍和它的孩子們,出土於楚漢相爭的一個秋天」。

圖片

在河北餐館吃飯,你說要加個蛋,那可能是鹵蛋,帶著豪爽氣質;在廣東就是煎蛋或荷包,你還需選擇生熟幾分;在河南,只能是變蛋,老板的河南血統越純,概率就越大,不會留出斡旋的餘地。

第一次吃,是在某家胡辣湯外賣的湊單計劃之中,在「小食」一欄斟酌良久,一顆金黃的變蛋,保證了我的滿減和小哥的提成,算計劃外的驚喜。

它是雞蛋,又不是雞蛋,它是妥協,更像是最後通牒。

圖片

剛打開外賣,就給我一個下馬威,普通的一次性木筷降不住它,躲藏在包裝深處,周身映射著斑斕光芒,那道光,我在故宮見過,虛掩的門縫,視線探進去,臉龐慢慢貼近冷宮的過往,突然一只禦貓和你咫尺之遙,犀利,神祕,輕靈。

四下無人,你在思考是進是退,它卻不見了蹤影,我懸空的筷子,半開的電視,半張的電腦屏幕都無所適從。

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經過半天的勸降,它才回到我的手中,光滑細膩的質感完美解釋了甚麼是「Q彈」,這似乎是變蛋的一個專屬詞匯,匯集所有漢語學家的想象。

圖片

並不是所有的變蛋,都是金黃的,就像不是所有的禪修,都能頓悟,這取決於你的行動電話濾鏡和雞下蛋時的心情。

一顆完美的變蛋,雞在生產時也必須心身愉悅,哼著鳳凰傳奇的最新單曲,幻想著美好的未來,踱著歡快的碎步,從廣場回到田園,再從田園來到餐桌。

第一顆變蛋的出世已不可考,但很明顯,是動物自己的獨特發明,與人類沒有任何關系。

圖片

傳聞古時候的中原地區,貧窮的農戶飼養了一些鴨子謀生,而人睡覺的地方緊挨鴨圈。烤火時留下的草木灰慢慢堆積,溫度舒適,腳感怡人,鴨子認為找到了省心的孵化園,便將蛋產於其中。

生活,曡加了無數偶然,在一個大雨瓢潑的夜晚,鴨圈旁的石灰窯坍塌,石灰水又沖到了藏有鴨蛋的草木灰裡。

經過時間的醞釀,倒霉的主人從灰堆裡扒拉出變了顏色的鴨蛋,帶著上古人類的好奇基因,一嘗定神,一發入魂,從佃戶到富農。

當然,這是松花蛋的傳奇,如果把其中的鴨蛋換成雞蛋,就是「變蛋」。

圖片

變蛋中的「變」字,凸顯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它代表著時間可以改變一切。

河南的農業十分發達,為全國供應著大量農林牧副漁產品,農耕文明對於人生十分淡然,無非是春耕秋收冬藏的一次次輪回。

每年的五月底、六月初,河南的小麥成熟,轟鳴的收割機忙碌在整片無際的中原,顆粒飽滿的麥穗讓人心裡有根,那種無法掩飾的笑容,從一個邨落,蔓延到另一個山丘。此時,也是集中制作變蛋的時候。

圖片

圖片

一枚地道的變蛋,都是手工制作,這浸透著匠人的想象和大地的奇妙,古樸的化學方程式是公開的祕密,唯一的變量,是每雙靈巧的手,是否可以讓每顆雞蛋保持公平。

用水、純鹼、生石灰和鋸末或小麥的秸稈混合而成的泥,均勻塗抹在雞蛋表面,再刮去多餘的部分,不用氧化鉛,與松花蛋的流派不同,但口感都有相似的滑嫩香糯、筋道有彈性。

河南有大河大山,有冷峻和柔美,也有別開生面的入口俏,它不像松花蛋在口中的韻味悠揚,變蛋的溏心、順滑和回腔,常讓人想起那豫劇在千古文脈中穿透。

圖片

變蛋其中特殊的物質,是食客的念想,和酒一樣,多則傷身,其中小孩、孕婦、高血壓患者要慎用,最好禁食;除此之外,變蛋吃多了可能會引發腹瀉、影嚮身體對其它微量元素的吸收,導致缺鐵、缺鋅。

但這似乎並不影嚮擁躉對變蛋的熱愛,我的山東朋友告訴我「吃肉扒蒜,滋味添半」,來自豫州的同學也曾私下傳授我提高生活質量的隱祕技巧--「變蛋啤酒,要啥啥有」。

同學聚會時也曾被人「勸過蛋」,皮蛋和瘦肉或是與豆腐都是固定搭配,變蛋和荊芥、蒜末則是歲寒三友,其中變蛋要帶泥用手現剝。

在夏季,荊芥茂密之時,加點香油一淋,吃完能在店門口跳起河南探戈,試想一下,酒過三巡,微醺氣氛,三五知己抄起盤中的變蛋,你一顆,我一顆,此起彼伏的清脆撞擊,是夜幕中最歡樂的皇家禮炮,也是令人懷念的河南味道。

圖片

來源:不相及研究所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