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硬演「農村人」,有人王婆賣瓜,有人「土得掉渣」卻堪稱一絕

金巧巧

西遊記續集》中的孔雀公主,大家還記得嗎?

就是那個跟女兒國國王一樣,貌美如花、心地善良,不想吃唐僧肉,卻一心想和唐僧夫唱婦隨的孔雀公主。

這個人物形象,不僅在鮮有美顏的年代,驚艷了無數觀眾。

即便現在回過頭去看,依舊美得不可方物。

由於這個角色過於驚艷,飾演她的金巧巧,自此便成了「公主專業戶」,接連在各大影視作品中,飾演了十餘次公主。

她們有的刁蠻任性,有的溫淑賢良,但有個統一的外貌特徵,那就是「美」。

這些絕美的銀幕形象,曾為金巧巧圈粉無數。直到,她在2016年的採訪中說了這麼一句話:

你讓我演公主可以,我的氣質很接近,沒有問題,你讓我演農村人,我就費勁了。

這句話的本意,是金巧巧在表達自己作為演員的局限性。但被很多人誤以為,她覺得飾演農村人有辱自己的形象,所以不演農村人。

為此,她本人在多年之後,還特意出來澄清過。

但是,觀眾對金巧巧的誤解也不是空穴來風的。畢竟,能飾演公主就不能飾演農民的演員,需要反省的,絕非所謂的氣質,而是自身的演技。

自身氣質高雅,卻扮演了農村人的演員,多得不計其數。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被粉絲們尊稱為「鞏皇」的鞏俐,她從出道到現在,就飾演了很多深入人心的「農婦形象」。

從成名作《紅高粱》中,敢愛敢恨的酒坊當家。

到《菊豆》中,被封建禮教迫害的染坊老闆娘。

再到《秋菊打官司》中,既倔強又善良的農婦。

以及《活著》中,悲情苦命的底層妻子。

鞏俐扮演的農村人形象,堪稱中國電影史上「yyds」。

尤其是《秋菊打官司》中的秋菊,更是讓她在第4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和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的頒獎典禮上,都摘得了最佳女主角的桂冠。

為了演好懷胎六月、說著一口方言、土生土長的陝北農婦秋菊,鞏俐提前去當地生活了好幾個月。

這期間,她沒怎麼洗澡,就連洗頭都是用洗衣粉,因為這樣做可以讓頭髮變得毛躁,符合當地缺水乾燥的生活條件和環境氣候。

她做的這一切也確實管用,當她換上紅棉襖棉襖、綠頭巾的時候,大家都沒認出來,這個「土得掉渣」,兩腮帶有「高原紅」的農婦,竟然是昔日的氣質女神鞏俐。

而她不但在外形上很好地貼合了人物形象,在拍攝的過程中,更是用精湛的演技,演出了秋菊偏執的神情和笨拙的姿態。

很多觀眾看完電影都驚呼,鞏俐不是在演秋菊,她真的成為了秋菊。

跟鞏俐一樣,出演過農村人的「謀女郎」,還有章子怡

她出演的農村人,雖然不似鞏俐那麼真實,但充滿了個人風格。

不管是《我的父親母親》中,為愛奔跑的清純少女招娣,

還是《最愛》中,死了都要愛的垂危病人琴琴。

章子怡飾演的這些農村女性,都土氣不足,而美麗有餘,即使深處閉塞的山村,也會由著人之本性,去追尋心嚮往之的愛情。

招娣穿著厚重的衣服,在路上追趕。

琴琴穿著大紅的衣服,在山中跑。

是這兩部電影中,非常感人的鏡頭。

完全可以說,章子怡是在用自己的美麗,賦予了農村人幾分鮮有的浪漫和詩意。

還有一個把農村女性演出個人風格的演員,就是憑藉「小燕子」被觀眾熟知的演員趙薇

只是,不同於章子怡的角色,總是以美為主,趙薇扮演的農村女性,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村」。

她在《親愛的》裡面,扮演因為無知而販賣小孩的李紅琴時,說台詞時用了自己二十多年都沒有說過的家鄉話。

電影開拍之前,趙薇連續三次都拒絕了陳可辛的邀請,因為她覺得這個角色挑戰性太強,自己駕馭不了。

後來,架不住劇本的感染和導演的盛情邀約,她才答應出演。

一開始,她多次嚮導演申請用普通話去演,但為了詮釋出李紅琴的農村特徵,她還是用了自己家鄉話。

最初用方言說台詞的時候,趙薇會覺得彆扭搞笑,後來卻突然發現,只要一開口,自己就想哭。

因為濃烈的方言,打開了她個人的情感記憶,也幫她進入了角色心理。

除了台詞之外,為了更好地塑造李紅琴,趙薇也吃了很多苦。

拍攝車站偶遇孩子家長那場戲,趙薇直接跟幾個群演說:「要真打,一人一巴掌,她記在心裡!」

那場打戲拍了六遍,每次都是真打,直到趙薇自己看哭了,她才同意導演喊卡。

如果說,以上三位兼具實力和氣質的明星演員,飾演農村人是工作需要,那麼接下來提到的這兩位明星,完全是在用拚命「扮丑」,試圖用農村人的形象,來冠名自己的演技水平。

眾所周知的,就是范冰冰在《我不是潘金蓮》中,飾演的生命不止、上訪不止的村婦李雪蓮。

楊冪在《寶貝兒》中,飾演的先天殘疾的農村女孩江萌。

熟悉范冰冰的觀眾都知道,她一直走在擺脫「花瓶」的路上。

即使沒有片酬,也賣力地出演了《我不是潘金蓮》。

因此,當這部影片在國外獲獎的時候,她驕傲地說了一句:我是得了影后的花瓶。

但這個影后,只是國外觀眾承認的影后,國內的觀眾並不看好。

畢竟,她在這部影片中,除去凌亂的頭髮和土氣的衣服,其他地方,都盡顯「花瓶」自身那種精緻但觸碰不得的嬌嫩。

楊冪亦是如此,雖然導演總是在誇讚她,說她在出演首部文藝片時,做了「毀容」般的造型,刻意把皮膚化黑,還加上了雀斑。

可即便如此,當影片不甫一上映,觀眾聽到她那一口撇腳的方言、看到她那些用力過猛的表演。

再多的表揚,也都成了「王婆賣瓜」式的自賣自誇。

這樣看來,演藝圈裡還真是充滿了各種奇怪的現象。

有的人,用不能出演農村人,來說明自己的演技;有的人,則想用農村人的形象,來加持自己的名譽。

而事實卻證明,只有那些把表演當成本職工作的人,才會在心中,毫無偏見地看待農村人,把他們當成等待表演的角色,去全心全意地理解、盡心儘力地詮釋。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