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悲》就是全亞洲最爛恐怖片。
桃相信這幾天各位恐怖片發燒友的朋友圈一定是這樣的
「《哭悲》資源誰有?」
苦等了一年的恐怖片,直接180°大反轉
「爛片,不要看,還夾帶私貨。」
反轉之後,是觀眾們對《哭悲》的差評不斷,而如今我們也不用再看到這部爛片出現在某瓣。
但是肯定很多讀者好奇,為啥這是2022年亞洲第一垃圾片?
《哭悲》一度被傳得神乎其神,甚麼有史以來尺度最大、國外參展、血腥、重口等等,讓B級片影迷一度有了很高的期待。
今天看了後發現真的是甚麼樣的shit都敢來包裝宣傳了。
在桃看來,圍繞著電影《哭悲》事件的起始,其實就是一場恐怖題材電影的失敗造神。
那麼,如何包裝一部爛片恐怖片呢?
好問題。
如今一個沒有宣發的電影,就只能成為小眾電影,小眾還是其次,更直接的問題是,沒人願意去看。
所以從下面的一系列操作中,你會發現《哭悲》的宣發團隊確實有兩把小刷子,各種入圍,各種獲獎。
瑞士第 74 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國際首映。
加拿大蒙特利爾第 25 屆幻想曲國際電影節放映。
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舉行的Fantastic Fest 電影節放映。
除了入圍電影節,該拿的獎項也不能少,在加拿大的幻想曲國際電影節上,《悲傷》憑借首部長片獲得了最佳影片獎。
Fantastic Fest在其 2021 年的恐怖片競賽中授予《哭悲》悲傷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
桃撓破腦袋都想不出獲獎的原因,是因為《哭悲》題材血腥、重口?
而臺灣島內,《臺灣時報》更是稱這部電影是「制作精巧的血腥盛宴」。
加上內地觀眾苦苦等待的一年,網路上各種放出的電影資訊,已經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
再加上喪屍題材的電影故事背景很少發生在東亞地區,這種來自西方的恐怖舶來品的確很有噱頭。
以至不少觀眾產生了一種這是不是「華語第一喪屍片」的錯覺,而且臺灣媒體稱其為臺版《屍速列車》(臺灣《釜山行》)。
但這個電影再次告訴我們,現代的電影宣發手段多麼離譜,信電影宣發你就輸了。
因此你會發現,從海外到內地,從國際電影節到內地網路上的營銷宣傳,將一部爛片塑造成了一部「神片」。
《哭悲》導演賈宥廷,雖然導演稱姓賈,但其實是個徹頭徹尾的外國人,這點請牢記,非常重要。
導演在拍攝現場
在瑞士的洛迦諾電影節上,賈導演在接受採訪時被問到為啥想拍《哭悲》。賈導演回答是看了2013年重置版的《鬼玩人》得到的靈感。
當然《哭悲》不是《鬼玩人》。
劇情極其簡單,一句話概括,一對情侶遭遇了喪屍病毒大流行,這種喪屍病毒會把人變成殺人狂。
賈導想拍一部B級血漿片,某種意義上說,這個片子做到了,宣發的反人倫、惡心、不適,桃全都有感受,但是這並不是桃期待的。
誰都沒有想到一個恐怖B級片,竟然把人看笑了。
電影的槽點實在太多了,幾乎每五分鐘都有一個槽點,所以桃就不逐字逐句地去分析了,就挑幾個重要槽點簡單說說。
電影裡男主把女主送去乘地鐵上班,回來去買早飯時,在早餐店裡,遇到了奇怪的阿嬤。
臺詞喊阿嬤,應該是大娘,但是這個化妝我真的覺得是大爺
一大媽渾身帶血又是這個造型,一般人下意識的反應應該不是上去搭話,而是打110好了……
一切按照類型片套路進行,男主上去果然就被啐了一臉……年輕人始終是年輕人,不過應該慶幸了,上一個這個造型的老太太吐的可是獨門暗器——棗核釘。
大鬧早餐店完以後,這位變異的阿嬤追趕著男主出來。
一般愛情劇出現這個構圖的時候,基本上就代表馬上有汽車要過來了,果不其然……
而同一時間,女主這邊在地鐵上也遇到了奇怪的中年大叔。
電車,看著書的OL,禿頭又穿著怪異的大叔,這個畫面讓我有隱隱一絲熟悉的蛋疼
然後劇情就是,車廂裡人群騷動,被病毒感染的喪屍人在實施無差別暴力。
你說血腥,確實血漿四濺,我能明白導演想表達喪屍爆發下的混沌環境。
但是糊弄人的化妝,強行套路化不講邏輯的血漿鋪陳,片子的整體水平甚至不如《群屍玩過界》《活死人之地系列》《鬼玩人》。
要知道,那可是20世紀80年代技術力的片子。在我看來,這部片子充斥著導演的白人優越感,是對黃種人毫無道理的惡意的刻畫,處處是為了獵奇而獵奇的設計,罵完男人罵女人,然後再罵當地政府。
雖然在這篇文章裡吐槽占99%,但是還是有1%的閃光點,它屬於演技在線的演員。
對,我說的就是地鐵裡的變態中年大叔
當然,大叔拿斧子的追逐戲,也能看出學了《閃靈》。
即使後期宣發把這個片子無限拉高,用盡各種誇張詞語極盡修飾,在我看來,依然掩蓋不了這個片子的惡臭本質,從上到下,這個片子能稱得上血漿的鏡頭我都可以截取出來了,但是放在1小時40分鐘的片子裡面這算甚麼?
尤其諷刺的是,B級片追求感官刺激,也要符合基本邏輯。
很遺憾,這個片子以一種故弄玄虛的手法來拍攝,像《雙瞳》那樣追求懸疑?失敗。像老式B級片追求獵奇感官刺激?
失敗中的失敗。
唯一值得一說的獵奇點,可能就是電影開頭這段詭異的動畫,這段動畫是賈導演自己給觀眾埋的彩蛋——賈導演2013年自己制作的動畫短片。
所以賈導演還是去拍動畫片吧,至少看的時候不用動腦子
回到話題上來,賈導加入很多性暴力的元素,但是喪屍片加入成人元素完全意義不明,或者說是醜化,所謂的黑色幽默充斥著不知道哪裡來的優越感。
從專業角度上來說,從電影色調選取來說,前半部分更是達不到基礎的行業水平,我甚至不知道這種片子有甚麼存在的意義。
在掛上「跨國參展」「獵奇」「血腥」等吸人眼球的字眼的時候,在成人片演員都在努力演出,配角都在綻放演技,攝影在精心設計銜接的時候,在編劇和導演浪費這群人所有的努力的時候,喪鐘為他們而鳴。
真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再看到純粹的、不夾帶私貨的、優質的cult片或者恐怖片啊!
設計/視覺:壯壯
臺灣cult片的悲歌
來源: 北戴河桃罐頭廠電影修士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