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90s美人,許多人都會想到港台輝煌時期的「霞玉芳紅」。殊不知,內地也不少風格各異的美人,而江珊則是其中之一。如今的大部分網友或許對這個名字沒什麼印象,但她可是90年代名副其實的「真·頂流」。
江珊
1994年,趙寶剛的成名作——《過把癮》一舉推出,萬人空巷,其火爆程度不亞於後來的《還珠》。主演江珊、王志文成了現象級「國民CP」,江珊憑此迅速躋身電視劇界一線花旦行列。
《過把癮》
在豆瓣的90年代「國民一姐」之爭中,江珊更力壓寧靜、張凱麗、陳小藝等人,成為TOP,足以見其國民地位與好感度。
豆瓣評論
在《過把癮》中,江珊把那個任性、自我的可愛小女人「杜梅」演繹得鮮活明亮,加上其本身頗富「男人緣」的長相、氣質,俘獲了萬千國人心,成為90年代的「大眾情人」,父母輩的青春記憶。據說,當時的街上隨處可見江珊的海報、髮型及歌曲《夢裡水鄉》。
「幾乎全國男生當時都暗戀過江珊」。這句話不是空穴來風。汪涵也曾公開表白:「江珊一直是我的女神,看到她我就會臉紅。面對江珊的美,彷彿世間的一切都可以被原諒。」
中戲「小山口百惠」到「大眾情人」
江珊成為演員則與其自幼成長環境分不開:出身電影世家,父親江懷延為知名導演,母親為歌舞劇演員。
江珊童年照
在「稀里糊塗」考上中戲后,江珊與徐帆、陳小藝、胡軍、何冰等人成了中戲87明星班的同學。一入學,江珊即吸引了無數人目光,因為她長得像「山口百惠」。
天賦屬性也開始顯露。在陳小藝等眾多好友後來的回憶中,江珊是那個「從來沒看到她在練習、認真,然後永遠拿第一名」的人。但江珊也自爆因課業壓力萌生過退學的想法。
同學何冰評價
1991年,江珊在《愛在雨季》中首度亮相。兩年後,趙寶剛導演拿著改編自王朔幾部小說的《過把癮》本子找到了江珊,看中的就是她身上兼具北方人的真實大氣與南方女孩的溫柔嬌蠻,符合女主「杜梅」的個性。
而《過把癮》的爆火出乎了趙寶剛乃至所有人的預料。畢竟天時地利人和,首先播出時間上就不佔優勢——從央視一套黃金檔改到午夜;其次,男主王志文的北京男人形象也不符合當時的主流審美。
然而播出后,反響卻極其熱烈,觀眾們為追劇紛紛熬起了夜,央視也收到了成千上萬封的來信。應觀眾要求,央視更是在一周后再度重播。收視率甚至超過了87版《紅樓夢》。王志文、江珊也成了一代國民偶像。
江珊與王志文
作為國產都市愛情劇的開山鼻祖、「第一代北京愛情故事」,《過把癮》的劇情流暢,節奏不拖沓,「8集即演完了現在80集的故事」:第1集相愛,第2集結婚,第4集離婚,第7集復婚,沒有一個廢鏡頭。觀眾看起來自然相當「過癮」。
人物平凡卻真實,不完美的「普通人」的愛情擊中了年青一代的共鳴。對比如今又臭又長的膚淺愛情劇,說《過把癮》經典不足為過。現在去看也能咂摸出一些滋味兒來。
大火之後,江珊逐漸往轉型為」國劇大青衣「,《我想有個家》、《永不放棄》、《大宅門2》、《征服》等都是其代表作品,並多次拿下白玉蘭、飛天等獎項。
《我愛我家》客串
此外,江珊還是個搞音樂的。剛出道時期即發過專輯,《夢裡水鄉》當年流行一時。與王志文合唱版的《過把癮》主題曲——《糊塗的愛》也流傳至今,「這就是愛,說也說不清楚。這就是愛,它糊里又糊塗」。你肯定聽過這首歌。2017年,重返舞台的江珊參加《跨界歌王》,並奪得冠軍。
《跨界歌王》
為什麼男人女人都愛她?
長相大氣的江珊其實是南方人(江蘇人)。「南人北相」在民間面相學中也有「富貴之相」的說法,北人悲壯高闊,南人多精巧幽怨。「南人北相」則兼具二者特質,均衡許多,正如古人所說:「要知南人面似北,身大而肥有水色。」
江珊官方身高166cm,高挑說不上。開闊感來自體塊較粗的面部骨骼如顴腮、形狀偏大的五官以及軟潤的軟組織。那時候也不流行骨瘦如柴,江珊的大氣也正是由以上幾點共同造就。
但她的大廓形是相對溫潤的,接近長鵝蛋型,氣質上就攏起來了,大方向被定在大氣與溫惠之間,比知性更柔美,比婉約更洒脫。加上眼型走勢其實是下垂的,笑起來卧蠶摺疊,蘋果肌豐隆,還有小梨渦點綴,江珊的花期是有「甜味兒」的。
五官比例不錯,眉眼舒展,中庭成熟。不過下巴短了點,不后縮。但頜面輕微反頜(「地包天」),下唇也厚,有外翻感。靜態時嘴角下拉,顴骨明顯,眶下三角區也寡平,這些則都是「苦相」元素。動靜有反差,去塑造女人的嬌蠻或甜蜜反倒不會單調。
山口百惠的確是有七分像。江珊像在五官,清純靈秀的下垂眼、稚氣淳樸的原始感厚唇,親切亦動人;鞏俐則像在廓形與神態,方頜長臉+悲憫神情。山口百惠是輕薄的,是稚女的純、柔韌與自憐,江珊透過五官能看到相似的初始,但骨骼體塊更粗,觀感鈍卻也厚重得多。
左山口百惠;右江珊
左山口百惠;右鞏俐
江珊是「姐款」但不「御」。顴腮、骨量與頜面是脾氣,比例、肉感、神態是風情,這些都決定這不是個「小家碧玉」式的小女人或少女。同時她長相的底子里是溫潤、柔和的,不多的攻擊性也完全被抵消。
耐看型、不乏個性,沒有討好諂媚感,也能滿足男人對賢惠美妻的願景,自然男女都能輕易招攬。能統一審美的臉,無一例外得底氣端正,國人審美的首要要素從未變過。何況江珊還多了幾分樸素的生活感,糙但親切。
《過把癮》是顏值巔峰期,劇中造型現在說是港風,其實是受日劇影響大,畢竟港風也學的是日本。浪漫大波浪卷的「杜梅頭」、紅唇、墊肩西裝、鮮艷的內搭毛衣都是當時最摩登的配置。
但如今,這類長相多會被判定為「老氣」、「土」或「苦相」,甚至是「一股姨味兒」。江珊這類上一輩國人的審美,Z世代的觀眾看到會自動聯想到「媽媽那輩兒」的人,大氣正直、樸實端惠。距離感與代溝同在。可惜又可幸的是,江珊這類女演員幾乎絕跡了。
新一代演員中有相似觀感的是95小花張婧儀,作為周迅旗下的主捧小花,她身上有難得的沉靜端惠,優點、缺點與江珊也有相通之處。但她的氣質青澀也木得多,還有待拓展。
張婧儀
江珊這類長相,其實四十歲左右是最具風情與韻味的階段。但遺憾的是,她也徘徊在諸多正能量「警花」、各類苦情媽媽的角色中了。
如今時代過去了,如此多嬌的「江珊」也一去不復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