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大天王裡,張學友會唱歌、郭富城能跳舞、劉德華論人品、黎明憑演技。
「 唱而優則演」的那個年代,舞臺型偶像郭富城的實力卻常常被眾多花邊新聞掩蓋。
很多人一提到他就想到熊黛林、方媛,少有人知道他出道的第一張國語專輯《愛你愛不完》銷量就破了 100 萬張。
他是擁有個人演唱會場次最高紀錄的歌手、巨星邁克爾 · 傑克遜唯一購買過演唱會 DVD 的華人明星,扮相新奇、歌曲前衞,始終用自己的外形引領大眾審美風向。
10 月 26 日,郭富城 56 歲了。
這些年,他始終沒被中年感追趕上。
去年初夏,他在 30 多度高溫的香港街頭連續唱跳 50 餘分鐘,穩穩掌控全場。兩年前更是成為男團選秀節目的導師,引領下一代人的風尚。
「 偶像的時代可以逝去,有影嚮力的人生從不停息 」。他一直踐行著自己說的這句話。
少女的品味,30 年前、30 年後並無不同。
去年 4 月,「 郭富城搖頭 」 的視頻爆紅。一則混剪視頻在 B 站上播放近 890 萬次。近期,TVB 官方賬號又在抖音發布了他在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的著名片段,獲贊近 100 萬。
1993 年的郭富城,就這樣搖動著頭,又進入到了 2021 年的少女們的心中。
郭富城搖頭,並表演《狂野之城》
他一向有著讓人驚豔的外貌。
1990 年,還沒出道的郭富城在臺灣拍攝了一支十幾秒的機車廣告,被女孩潑水到臉上後,秀氣的臉和濕漉漉的眼神露了出來。
播出當晚,電視臺的電話就被打爆了,大家都在問,這個男孩是誰?

同年 9 月,以藝人身份出道的郭富城推出首張國語大碟《對你愛不完》,銷量破 100 萬張的同時,也風靡了亞洲的美發市場。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少年少女走進理發店,都會指著牆上 「 四六分開、短發有點像蘑菇 」 的俊美少年畫像,排隊等著理一個 「 郭富城頭 」。
網友混剪,郭富城發型
帥氣和舞技,讓郭富城從一名小舞者成為大明星。
但出道的 31 年,他每天想的,都不僅僅只限於當一個帥哥。


「 在明天,每個人都能成名 15 分鐘。」
但那場讓郭富城一夜成名的機車廣告,他足足等了 6 年。
祖籍廣東東莞,1965 年,郭富城出生在香港,中學畢業後直接進入了景福金行工作,業餘時間基本上都在跳舞。

1984 年,19 歲的他練舞受傷,因為請假太久被銀樓辭退,在家待業時,朋友替他報名了一場舞蹈選拔賽。
誤打誤撞地,他從 3000 人裡脫穎而出,考入 TVB 舞蹈訓練班,開始給梅豔芳、周慧敏等女明星伴舞,也讓 TVB 藝人經理馮美基賞識到了自己的才華。

郭富城為周慧敏伴舞
1987 年,郭富城轉入無線藝員訓練班成為藝員,開始在《成吉思汗》《天涯歌女》等諸多電視劇裡跑龍套。
當時,無線有 500 到 600 個簽約演員,被監制想到的永遠只是少數。這段時間,他的收入並不高。
郭富城後來在自傳中把這份經歷總結為 「 熬 」,工作五年、一直對工作非常熱愛,但低收入的生活不知道自己還能支撐多久。
他的夢想,是一層比現在的家寬敞一點的樓,但看到收入,才發現,「 夢想還遠著呢 」……

苦於沒有水花,1990 年,郭富城離開了無線,來到臺灣發展。這時,他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完全不會講普通話,甚至連聽也不會。
郭富城始終記得,當時去參加在當地相當紅的一檔節目《周末派》時,他進到編導主播室透過一層玻璃,看主持一直在講話,觀眾一直在笑,心裡特別鬱悶,「 都是中國人,為甚麼自己只會說廣東話,聽不懂普通話?」
他開始潛心學習國語發音,在錄音棚裡唱歌時,每唱一首歌,都會問旁邊的老師歌詞到底怎麼念,這樣慢慢地記了下來。
1990 年,郭富城終於等來了機遇。第一支國語專輯《對你愛不完》在全亞洲銷量突破一百萬張。次年,他推出《我是不是該安靜的走開》等抒情歌曲,於 1992 年返回香港發展。
憑借亮眼的舞姿,郭富城以出道兩年的新人身份,與劉德華、張學友、黎明被港媒封為香港樂壇四大天王。

郭富城,張學友
郭富城是第一個以國語歌進軍內地的香港歌手。1993 年,四大天王在人民大會堂表演民歌串燒後,內地滿街都是港臺流行音樂,「 郭富城頭 」 也成為了一種時尚。
同年,他受邀擔任第七屆全運會 「 全運之星 」。
他開始覺得,自己似乎也帶領了某種潮流,讓兩地觀眾有越來越多的渠道去交流音樂,「 這非常好 」。
這段時間,他又推出《狂野之城》《動起來》等舞曲,徹底奠定了舞臺型歌手的風格。
郭富城,《狂野之城》
1997 年是一個寶貴的轉折。那一年,郭富城獲得了當年香港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 「 最受歡迎男歌星 」,並蟬聯三屆。
他苦練舞技,在 8 年後,獲得 「 香港舞蹈年獎 」。從此,舞蹈、歌唱再無短板。
專輯制作人張洪量驚訝於他的成績,畢竟剛開始,郭富城有點五音不全,「 郭富城是極少數通過努力,把歌藝提升至很高水平的藝人 」。
這必然下了苦功。但工作和生活中,郭富城又不是全然繃緊的,他不耍大牌、好相處,還喜歡開玩笑,有種 「 風流倜儻 」 的感覺,這份松弛正是香港電影群星時代的獨有魅力。
網友混剪,香港群星時代
郭富城擁有毋庸置疑的人氣,「 對你愛不完 」 的招牌姿勢不僅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火遍大街小巷,還被用到了近幾年的流行歌曲創作中,「 在胸口比劃一個郭富城 」 的《野狼 disco》就是一例。
用數據換算這種人氣碾壓就是,當時郭富城在首都體育館演出兩場,門票 180 元一張,不僅輕松破了以往 120 元的最高紀錄,貼出的海報還被人帶走了。
著名詞人林夕,對郭富城的實力大為贊賞。他說,新一輩偶像沒幾個可以像郭富城那樣邊唱邊跳的,「 站著唱不走音已算 OK 了 」。
從這種意義上來說,舞臺型藝人一直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那段日子,事業一路順風順水,郭富城卻從中感到了更多的不足,他始終渴望體驗從來沒遇到過的一些遭遇,以及從來沒經歷過的人生體驗。
千禧年,第 3 次拿到最受歡迎男歌手獎之後,郭富城決定轉型。

幾乎所有參演的影視作品裡,郭富城的眼神都會流露出憂鬱。
這是演員內心的體現。他後來回憶,這種展露應該是源於比較艱苦的童年。
郭富城家裡有五個兄弟姐妹,他是最小的一個。父母開了間小銀樓,一家人就住在了九層樓高的一座公共屋村(c ū n),這裡,每樓層都會住著三十多戶人。
十五六歲的時候,郭富城一面念書,還要在暑假的時候去打暑期工,賺零用錢給自己用,就這樣早早地積累了社會經驗。

一次採訪中途,他和記者聊到了自己成長的環境,少年時期的他從家裡出來,得穿過一條狹長的通道。
對方設法想象了一下,直覺郭富城穿門而過、經過三十多戶人家的那路程,就像一種不得不在眾人面前保持平庸和平衡的過程。
回憶起採訪過程中郭富城克制、禮貌而敬業,沒感覺到特亮眼的東西,也沒捕捉到源於實力強勁的咄咄逼人。
那位記者覺得,骨子裡,郭富城會很小心地保護一些事情。
好在還有作品。在平時被好好保護的那些情緒,卻總能在郭富城參演的電視劇、電影裡爆發出來。

1991 年,郭富城與梅豔芳、劉德華首次合作出演電影《九一神彫俠侶》,他飾演反派 「 銀狐 」,笑容冷漠,提名了當年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1992 年,他與劉德華、關之琳合演了動作電影《龍神太子》,性格亦正亦邪,觀眾評價 「 靚 」 到發光。
這段時間,他以歌手出道不久,銀幕上的形象還是偏偶像為主。2001 年,郭富城在《浪漫櫻花》中飾演舞蹈老師,並演唱主題曲《parapara Sakura》,留下了一段經典音樂回憶。
2005 年,四十不惑,郭富城接拍了《三岔口》,他飾演的尋妻警察,滑下山坡,在靜謐的氛圍中獨自啜泣,細膩的演繹,讓他捧回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也就是在這部電影之後,郭富城不再想在影視中當偶像、當帥哥了。
次年,郭富城在《父子》中飾演一名有爛賭惡習的父親,被評為,「 像一頭受傷的野獸舔舐著傷口,表演相當瘋魔 「,蟬聯了影帝。在他之前,做到蟬聯的男藝人只有成龍。

右二郭富城,右一周潤發。
2011 年,郭富城與章子怡主演了 「 艾滋村 」 題材的電影《最愛》,為飾演好陝北農村青年,他學了三個月以 「 訥似郭富城 」 為代表的方言。
然後是《寒戰》裡年輕的警務處副處長劉傑輝、《全民目擊》裡聲名在外的檢察官童濤、《道士下山》隱姓埋名的太極宗師周西寧 …… 他選擇的角色都內心飽滿、性格各異。
2015 年 12 月,電影《踏雪尋梅》在香港上映,主演郭富城憑借此片獲得金像影帝。2016 年,他主演的《寒戰 2》因在香港獲 6680 萬港幣票房,成為香港影史票房最高的華語片。
他逐漸成為了口碑和票房都有保證的成熟演員。

但郭富城始終對自己的演技十分苛刻,他覺得,自己不像好友梁家輝一樣是天才,而總是通過後天努力,將經歷轉化成內力,才能演繹出更能代表人性的情感。
「 電影是一個夢,怎樣把觀眾帶進夢,跟你一起去游走?」 他相信觀眾是懂得電影甚麼質量、演員能帶給自己甚麼體驗的。因此,更無法讓自己隨隨便便做完一個作品。
演戲的時候,機器就是他的朋友,目之所及全部都是真實的事物。一旦有不理解的情節,他一定會拋下顧慮、建立起對角色的篤定感,讓發自內心的情緒透過心從眼睛出來。

他覺得,表情可以很豐富,但是眼神一定是真實的。因此每次表演,他都沉浸於角色裡,努力去感受人物的每一個細節,以及所有的情感,就像自己真的重活了一次一樣。
曾經,在香港學演技的時候,他被老師評價是全班長得最醜的同學。迄今,郭富城也不覺得自己長得帥。
但他更放在心上的一句話是,「 要在演戲方面好的話,一定要好好磨練演技。」
作為經常被低估演技的影帝,56 歲的郭富城還行走在路上。
郭富城說自己一點都不帥

通常來說,一個時代逝去,與時代脈搏同呼吸的偶像會隨著隱退,下一個時代的偶像則又會誕生。老偶像保守,新偶像尖銳,時代之間天然存在隔閡。
但千禧年後的第二個十年,54 歲的郭富城成為了選秀節目《創造營 2019》中的導師。
身材、容貌保持得極好的他,在一群十幾歲、二十出頭的小夥子裡依然洋溢著青春熱情。
他不僅從初代頂流偶像,成功晉升為新人歌手的老師,還用一段《護花使者》的即興舞蹈,將那個黃金年代再度朝年輕人鋪陳開來。
《創造營 2019》,郭富城即興表演《護花使者》
這讓人不得不感嘆,中年感為甚麼追不上郭富城?
有人歸因為自律。和郭富城合作過《全民目擊》的演員孫紅雷,曾描述他不抽煙、不喝酒,自律得像個清教徒。
之前有次拍電影時需要抽煙,拍了一半他馬上又從戲裡跳了出來、戒煙了。
身為歌手,郭富城覺得自己應該有這樣的操守,一定要讓身體足以供應大量的體能,才能讓音樂和舞臺呈現出最好的狀態。

而且,1995 年因肺氣腫過世的父親,也讓他深覺健康的重要性。
晚年,父親肺的狀態不太好,依賴氧氣桶呼吸,慢慢的,肌肉開始萎縮,最後就沒了。
這件事時刻提醒著他生命的短暫,以及時間的寶貴。郭富城不想讓自己變得脆弱,所以每天都會風雨無阻地跑步、鍛煉。
所以難得的,還有四歲就到耳順之年的他,沒有發福,頭髮依然濃密,還隨時蓄著足以開一場演唱會的體力。
去年 5 月,55 歲的他在 30 多度的香港街頭,連著唱跳 1 小時,不停歇、不喘氣,這樣的體力稱得上可敬。

但更多時候,自律的動力來自於郭富城的內心,他告訴自己,要活在當下,選擇一種盡興、有趣的人生。
年輕時,他就對生命有了這種看法。1990 年,郭富城哥哥在銀樓上班時遭遇搶劫案被槍殺身亡。
家庭的驟變,讓他開始想,人生或許就是這麼無常,自己擁有的一切也會很快就過去。
這提醒了他,人應該牢牢抓住當下的生活,此時此刻就得活得精彩。明天要發生甚麼,都是無常,但不管日後甚麼樣,眼前的每一天都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所以盡情享受生活和工作,不要浪費。

黎明,郭富城
和勤奮的父親一樣,郭富城也喜歡工作,覺得工作和創作就是人生的一部分。不論是舞臺、音樂還是電影上的創作,都讓他非常爽。
他喜歡規劃自己的工作,覺得退休是很慘的事。每十年都會給自己一個方向,比如,用十年做一名歌手,十年後,要當一個演員,規劃好十年光景後,就時時刻刻都為了這個目標,勇敢地面對人生的無常。
「 現在這段時間裡,我還是在努力地做好演員的工作、歌手的職業,站在一個舞臺上為大家表演。」 人生近 50 歲,他如此說。

出道 31 年,郭富城橫跨音樂、舞蹈和電影領域,是舞臺型藝人的楷糢。
他是演藝界的不老神話,香港流行文化符號的縮影,也是一位被大家全程觀摩著花邊緋聞的資深藝人。
未來,他仍將作為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標簽,在萬象更迭的時代重新給出自己的定義。
他步履不停。
因為,「 偶像的時代可以逝去,但是有影嚮力的人生從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