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B站的夏日畢業歌會瘋狂刷屏。
《bilibili夏日畢業歌會2021》滿屏「爺青回」
很久沒有出現在大眾視野的許嵩,帶來了一首超級經典的《有何不可》。
「為你唱這首歌,沒有什麼風格。」
但凡是個90后,聽到這旋律絕對能跟著哼下去。
當年的大街小巷,無論是理髮廳迪廳、網吧超市、還是小區的公共廣場,到處都能聽到許嵩的歌。
時間一過十幾年,視頻里的Vae還是那個帶著黑框眼鏡的纖瘦歌手,而全場大合唱的場景,彷彿一下將我們帶回全班追逐「非主流」的那些年。
一切好像都沒有變。
許嵩曾經有多火?
很多00后可能並不了解,曾經的許嵩,火到什麼量級。
在巨星扎堆的年代里,這個「突然降世」的創作人許嵩Vae,曾在QQ音樂榜單上打敗過天王周杰倫,一舉霸佔榜首。
榜單前五都是許嵩的歌
在當時,僅憑「一根網線」出道的許嵩與華語流行天王周杰倫的「對戰」,簡直成了互聯網的頭等好戲。
《稻香》敗給《灰色頭像》,29歲的周董也這樣「輸」給了24歲的許嵩。
不甘淪為「手下敗將」的傑倫粉絲創造了一句後來風靡飯圈的狠話: 「有一個才子叫許嵩,不幸的是他活在周杰倫的時代。」
「嵩鼠」們也不甘示弱,紛紛拿出數據、實績,勢必要把傑迷按在地上摩擦。
橫掃各類榜單不在話下
江蘇跨年演唱最受喜愛節目投票中許嵩一騎絕塵
貼吧大戰、空間對峙,還都只是粉絲間的「小打小鬧」。
有人為了維護許嵩與昔日兄弟反目成仇,誰敢貶低一句許嵩,就會立刻遭到「放學門口小賣部」的約架警告。
@清水朋克/知乎
除了線上為偶像勇敢發聲的「狂飯」外,民間「自來水」們也在用切身行動,表達他們對Vae的支持。
在KTV爭相唱《素顏》偷偷告白暗戀的女孩,一句”不畫扮熟的眼線,不用抹勻粉底液「成追愛金句,全班合唱的盛況更是在高校間頻頻發生。
@實幹家wjm、@塵世美是壞孩子/微博
校門口賣的飯卡貼、海報等」許嵩文創周邊「成為當之無愧的銷量冠軍;
@涼月難訴衷腸
因為mp3內存卡容量有限,不少學生不惜擲下重金給卡升級,只為存儲更多許嵩金曲;
上自習課溜號,和同桌一人一隻耳機,偷偷在課本上把優美雋永的許式歌詞寫出花來,是很多初高中生的難忘回憶。後來許嵩的《千百度》還被收入《大學語文》教材,一定程度上是來自偶像多年後的回聲;
在當時,qq空間里若沒有幾張遮臉斜劉海的許嵩帥照作為裝點,簡直不敢自稱空間潮人,bgm也必須搭配上頹廢感十足的《玫瑰花的葬禮》。
請妳謧鐦,榭榭
動感巨制
許嵩就這樣,勢不可擋地闖入大家的生活。
然而,「許嵩熱「並沒有僅僅停留在粉絲對他的追捧。
很多像他一樣想成名、愛音樂,但沒有簽約經紀公司的創作者,從他的「一夜爆火」中看到了機會。
很快,徐良、汪蘇瀧也火了,他們的名字常常和許嵩一起出現,被大家戲稱為「網路歌手三巨頭」。
「網路歌手」這一群體也在不知不覺中形成雛形,正式擁有了時代姓名。
@Weiniyuki
那些年,在殺馬特理髮廳、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店、甚至是QQ飛車的賽道上,隨處可聞「三巨頭」的勁曲,其流行程度放到現在,恐怕也只有走哪跟哪的某音神曲,能勉強與之一戰。
多年後連汪蘇瀧本人都下場自嘲:
「我出門的時候,只要經過撞球廳、小賣部、理髮店,凡是人均消費不超過20塊錢的地方,都能聽見我的歌。」
在還沒有實現高度信息化的時代里,許嵩、徐良、汪蘇瀧就這樣成為了第一代平民明星。
他們憑藉著製作並不精良的歌曲,打敗擁有強大團隊的巨星歌手,拉開屬於自己的時代序幕。
很多人說他們的歌詞不夠精緻,製作太過簡單,歌曲的立意也著實談不上深刻。
但他們的歌就是能引起當時的年輕人們最直接的共鳴。
對於當時還是學生的90後來說,誰不會在考試前大喊一句「考試什麼都去死吧」呢?
誰沒有暗戳戳地用「我寫檢討的文采不到寫情書的一半」,去diss那個總是盯著我們早戀的教導主任呢?
從他們的表達里,我們可以窺見一代青春年少的中學生,在山一樣的試卷和題海的禁錮里,生出的叛逆精神、不受拘束的銳氣、和野蠻的生命力。
「非主流」如網路歌手,就那樣生猛地衝破了主流觀念的圍牆,不可阻擋地闖入了每一個90后的青春世界。
網路歌手都去哪兒了?
在網路愈來愈發達的當今,「許嵩們」卻逐漸沒落了。
對於已經過氣的「三巨頭」,我們只有在熱搜上偶爾看到他們的名字時,才會猛然生出「誒,他們如今在做些什麼?」的好奇。
許嵩呢,這些年依然在孜孜不倦地創作,他的音樂明顯比當年更加成熟了。
2011年,許嵩加入了海蝶音樂,發布了專輯《蘇格拉沒有底》,自此走上了專業音樂人的道路。
這張正式專輯的銷量依舊高得可怕。
@美圖攝影分享
之後,梁啟超作詞、許嵩編曲的《少年中國說》火爆抖音,也被選進小學七年級音樂教材,重塑了大眾對「許嵩」這個名字的認知。
他的很多專輯都由自己作詞作曲,他的音樂風格也逐漸趨於多元化。
他開始更多地在歌里表現自己對社會問題的思考:
《全球變冷》暗指社會冷漠,人與人之間的猜疑與隔膜愈發深重;
《拆東牆》中描繪小人物在大環境中身不由己,命運只能顛沛流離如浮萍;
最新的《假摔》更加現實,為冰天雪地里打工的外賣小哥發聲。
有網友調侃說許嵩可以終身「吃老本」,畢竟「一首歌唱一輩子」的歌手也不在少數。
@夏打盹
但叛逆如許嵩,還是要「劍走偏鋒」。
如今的許嵩,依然有一大批死忠粉。
「過氣了」的他還是開得了萬人場的演唱會,全場座無虛席;
大型萬人露天KTV,許嵩負責拿麥
也還是隨隨便便一出手就能進排行榜前三。
新歌《烏鴉》蟬聯各音樂榜單TOP1
被質疑網路歌手的身份不入流,在採訪中他雲淡風輕。
「怎麼網路歌手就不叫歌手了?這早已經是一個歷史性辭彙了。」
多年後面對」不紅了「、「現在誰還聽許嵩啊?」的冷語,他也很坦然。
突破創作領域的「舒適圈」
他用自己的人生向我們證明著,選擇專註、遵從自己,在推崇流量至上的年代並不是「不聰明」,不討巧的。
汪蘇瀧則走出了與許嵩截然不同的一條路,他成為了「三巨頭」中曝光度最高的一位。
《做家務的男人》《野生廚房》《五十公里桃花塢》,他開始在各類綜藝中現身,操著一口大碴子味東北普通話,圈粉無數。
有一期《吐槽大會》,李誕問汪蘇瀧:「蘇瀧哥哥,你有窘迫的時候嗎?」
汪蘇瀧搞笑回應:「沒有窘迫的時候,因為我從大學時代,就創造出了《小星星》《有點甜》等膾炙人口的歌曲。」
《吐槽大會》
面對宋丹丹老師」你有出名歌嗎「的魔法攻擊,汪蘇瀧也輕鬆化解。
在娛樂圈斗獸場中肆意遊走的他,其實並沒有不務正業。
出道后不久,汪蘇瀧就被唱片公司騙了,為了拿回自己的音樂版權他打官司,也賠了不少錢。
後來他自己開公司,開始層出不窮地接商演,上各種節目掙通告。
在外人看來他的目的只不過是為了錢,但在音樂行業不景氣的當下,也許只有掙夠了錢,他才有繼續堅持音樂之路的資本。
2019年汪蘇瀧加盟了《我是唱作人》,一首《不服》出在QQ音樂中。
歌詞一反「汪式小甜歌」的嗲,顯得很霸道很酷——
」何處才是歸途,容我一身傲骨,反正我不會哭,我只想被人們記住。」
相比於上面兩位,在大眾眼裡,徐良似乎過得不算很好。
當年就有很多人質疑徐良,認為他不配成為「三巨頭」中的一員。
他沒有許嵩那樣精巧的作詞天賦,也沒有科班出身的汪蘇瀧那樣穩定的唱功,與他們兩人比起來,他資質平平,沒什麼優勢。
現在的徐良,也似乎證實了大眾當年的困惑並不是空穴來風,他似乎已成為了大浪淘沙中被汰洗掉的那一粒塵埃。
但實際上,他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音樂夢想,前些年還在炫舞演唱會上和汪蘇瀧同台玩了一波回憶殺。
徐良、汪蘇瀧合唱《後會無期》
2016年,徐良默默地出了一首叫《歌手》的歌,歌詞很直白:
「其實我彈琴沒幾年,唱功沒天賦可言,鏡子里平凡一張臉,沒有什麼特點……但我的音樂,從沒有停歇,從沒有膽怯,從沒有妥協」。
徐良就像每一個平凡的我們一樣,沒有那麼出眾的天賦,在同輩壓力里逐漸落後。
三巨頭外,還有本兮、單色凌、小賤……他們形成了自己的「網路歌手宇宙」,也構築著90后的記憶。
隨著時間更迭,我們的喜好隨著流行的走向不斷變換,喜歡的歌手也換了一波又一波,但每每提到這幾個少年時光里的重要訪客時,仍然會發自內心地露出微笑:
他們是青春啊。
網路歌手,真成時代眼淚了嗎?
第一批90后早就三十而立,最後一批90后也已然畢業。
青春這個遙遠的辭彙,確鑿地離開了90後人生的軌道。
很多人說90后就是和殺馬特、非主流牢牢捆綁在一起的一代人,是被寵壞的一代,垮掉的一代;
而當時的網路歌手們,也被批評家們標註上「入行零門檻」、「文化快餐」、「歌紅人不紅」的負面註腳;
網路歌手們慢慢退出舞台;
90后也逐漸走入社會、承擔責任、不再跟「叛逆」掛鉤,「最受關注年輕人」的頭銜也被時代交接給00后、10后,而在後者眼中90后已經成為「後浪」。
在某種維度上,90一代和許嵩、徐良、汪蘇瀧們的成長軌跡交錯著,構成一種「命運共同體」。
前幾天,許嵩因為「承包給畢業生改簡歷業務」又一次上了熱搜,評論區果不其然有「他誰啊?「、「他也配?」的諷刺聲音。
現在的90后看到這種質疑大概只會一笑置之,因為,讓我們掏出鍵盤「口誅筆伐」,洋洋洒洒甩出「千字論文」解釋許嵩何許人也的年紀早已過去了。
看著熱搜上那個熟悉的名字,我們只會感嘆:
90后時代,真的結束了。
他們被質疑、被批判,但始終沒有向社會規則妥協過。
許嵩也好,汪蘇瀧也好,我們都在成長。
急促地奔向未來,變成大人。如今也只在偶爾加班過後的聚餐中,頭腦一熱點起一首《斷橋殘雪》,或者在路上看到穿校服的學生,腦海里突然湧現「懷念也回不到從前」的旋律時,做出一些對過去的回望。
而在回望中,落在我們手心的時代眼淚,已經變成了一顆鑽石。
@許嵩資訊博
本文轉自網易文創旗下公眾號「槽值」,